郭志瑞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寫作就是說話,為了生活上的種種需要,把自己要說的話說出來;因此,寫作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重要事情。然而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一遇到作文課學生就頭疼,總是無話可說,作文的教學質量總是提不高,究其原因,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在于學生平時閱讀書籍太少,缺乏生活經驗和作文經驗,習作難度較大,感到寫作很吃力。因此,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寫作方法和技巧,培養學生熱愛寫作的興趣,這是十分必要的。為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采用最普遍也最實用的方式莫過于日記了。那么,怎樣寫好日記呢?
一、培養寫作興趣,挖掘寫作潛力
興趣是直接推動學生寫作文的一種強大的內在動力。學生不想動手寫或動手寫不出東西,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習作的興趣。所以培養寫作興趣是提高作文能力、開發寫作潛能的關鍵所在。老師可以選出一些學生熟悉和感興趣的人和事,在課堂上讀給學生聽。時間一長,很多學生受到感染,也模仿著開始寫日記了。為了讓學生有東西可寫,可以引導學生多觀察周圍的生活,把在學校、家庭和社會生活中發生的事以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在日記本上。比如:學校里、班級里、家里發生的事情,放手讓學生去寫,自由性大,內容廣泛,形式不拘一格,學生沒有壓力,樂于接受。這樣的練習既練了筆,又為作文積累了素材。通過寫日記的形式,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善于捕捉素材、積累素材。
二、創設情境,即興作文
給學生創設寫作情境,要求學生根據當時的情景即興寫作。如:學校召開運動會的情景、年級廣播操比賽等,可以要求學生把這些活動寫在日記本上,因為運動會的盛大場面和同學的表演大家都觀察的比較仔細,所以同學們就很快把日記寫完了,而且寫得十分成功,久而久之,學生們就學會了自己掌握有利情境練筆。這種即興的寫作方法,真正抓住了學生心理情緒的沸點,使學生們感到了新穎、有趣、有吸引力,有感而發,有事可敘,增加了寫作素材,訓練了觀察能力。學生對觀察所做的記錄,以寫“看到的”為主,貴在堅持,每天筆記,有話則長說無話則短說。?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實際怎么樣,就怎么寫。“真、善、美”與“假、丑、惡”要截然分開,不能含糊。尊重生活的本來面目,因為對待一件事,個人的態度,都不一樣,也就是說,我們在寫日記時,按照生活的本來面目寫,這樣寫出來的人和事,就不會是一個樣子了。
三、有計劃布置,有目的練習
寫作離不開生活,要學會寫作,首先要關注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引導學生觀察生活,只有生活豐富,寫作之源才不會枯竭。比如,需要完成一篇寫人的作文,就布置專門觀察人。每天只寫一個方面:外貌特征、語言行動、表情神態等。到了最后,就對前面的內容做總結,篩選糅合成完整的寫人的作文。如寫《我最喜歡的某某某》這篇作文前,先要求學生觀察身邊走的最近,關系最好的人,把她的外貌、語言、行動等碎片化記錄下來,然后再把它寫在日記里。這樣有計劃的布置,有目的的練習,是把學生充分的新鮮感知和很強的寫作能力結合起來的一座橋梁,解決了學生寫起文章來雜亂無章,丟三落四的難題。這種做法,既在日記中練了筆,又訓練了學生作文的完整性。
總之,日記其實很好寫,關鍵是不是能堅持。教師不斷把寫日記和語文課堂教學聯系起來,使之互利互長;把日記和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從生活中尋找無窮無盡的寫作題材,既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又訓練了學生的觀察力,學生在訓練中學會了記日記,提高了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