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艷玲
【摘要】伴隨著教育事業的深入改革,教育理念的更新也成為發展的一大因素。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是培養德才兼備人才的需要,更是承擔班主任使命的需要。高三的學生處于人生中的特殊階段,生理上的變化和即將到來的高考導致學生們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高三學生的班主任在班級管理工作中依然不能放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養。
【關鍵詞】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現實意義
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要注重學生全面的發展。在多年傳統教學思想的影響下,高三年級的教學中容易重成績,輕德育,這對高中生長遠的發展會產生不良影響。班主任在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符合社會上對于人才的定位,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現存問題
現階段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高三的班主任,總是擔憂因重視德育教育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下滑,整體的德育教育目標存在很大不足,德育教育的理念也存在很大問題。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點。
1.德育教育的目標不明確
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缺乏明確的目標,導致整個德育教育存在形式主義的弊端。現階段很多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注重的是對學生們情感層面的引導,實踐上的規劃比較欠缺。班主任在德育教育的主要載體——班會進行時,主要讓學生對班級規章制度形成大致認知,“喊口號”式的班級德育教育中,老師的說教反而引起高三學生的反感。在青春期叛逆心理作祟下,學生總是喜歡和老師“反著來”。這種失去清晰目標的德育教育缺乏具體的步驟和科學的設計,班主任在日常管理實踐中難以做好德育的滲透,整體的工作成效并不理想。
2.德育教育理念過于陳舊
德育教育理念需要和時代發展、社會的進步相適應,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忽視了德育教育工作,德育教育的理念更新不及時,依然有落后德育教育思想殘留在德育教育工作當中。例如,在高三班主任強調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時,很多老師忽視了愛國主義精神新的時代內涵,單純地開展“愛國主義”文體活動,用多年以前愛國志士的事例熏陶學生的情感,但由于年代久遠,用學生早已耳熟能詳的事例進行教學難以真正起到作用。
3.班主任和學生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
現階段高中班主任和學生的溝通局限于學習的層面,難以從德育教育的領域展開師生有效的溝通。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很多高中班主任沒有在道德層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對學生的關愛和呵護不夠,師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心理距離。很多高三班主任急于求成,對待高三年級的學生德育教育方法存在偏激行為,由于沒有真正分析學生錯誤思想、行為和道德的原因,一味的批評與指責反而加重了學生的叛逆情緒,不利于高中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質。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現實意義
作為整個班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能夠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育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
1.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成長
高中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首先對高中生自身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高中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規則意識,學生們明白何為“底線”,在校園生活中和未來的社會生活中能夠以自律、自強的品格嚴于律己,更好地投入到不同的環境當中。德育和智育工作的開展是相輔相成的,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提升后能夠抵抗不良信息和因素的影響,自覺投入到知識的海洋當中,對于個人總體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2.有利于讓高中生懂得感恩,熱愛生活
高中生班主任在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產生的影響是終身的,在正確思想的引導下,高中生能夠發現生活之美,感悟生活之美。誠然,不同道德品質和性格的班主任培養的學生性格也會有一定差別,懂得生活和懂得感恩的班主任培養的學生也能領會與人為善的重要,善于從生活中發現美,善于感恩生活,對于學生們長遠的發展有現實意義。
3.讓高中生免受不良風氣影響
高中生,尤其是高三的學生心智處于發展階段,在巨大的學習壓力下情緒的波動和起伏也比較大,思想上和心理上很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形成不良的道德品質和生活習慣。高中班主任是將不良現象扼殺在搖籃里的角色,能夠通過德育教育讓學生形成是非觀,用個人的自制力和判斷力規范言行舉止。
三、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的策略分析
融入德育教育于班級管理工作當中,需要班主任創新德育教育活動的內容和形式,發揮多媒體和網絡在德育教育中的積極作用,提高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積極性。
1.提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積極性
班主任是一個班集體中重要的角色,影響著班級的風氣和學生的言談舉止。實現日常管理和德育教育的融合,需要班主任認真且積極對待德育教育,制定合理的德育教育目標,和班級內學生的實際狀況相結合進行德育教育活動,按照特定主題開展德育教育,針對班級學生的道德和習慣問題實施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
2.創新德育教育活動內容與形式
處于青春期的高中生最厭煩一成不變的教學,這需要班主任創新德育教育活動內容,和時代發展相適應拓寬德育教育活動的內容,從一舉一動的細節抓起,提升學生德育教育的水平。除了內容方面的德育教育創新之外,班主任要注重德育教育形式上的創新,注重和高中生的溝通交流,了解高中生的問題與困惑,對存在于高中學生的不良問題應及時給于學生正確的指導和引領。采取鼓勵的方式引導高中生展開自我批評與自我教育,從而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素養。
3.發揮多媒體和網絡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
現階段的多媒體設備已經覆蓋了大部分校園,這為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在開展主題班會時,為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到其中,要發揮多媒體和網絡的作用最大化,用音頻、視頻等多樣化的形式開展德育教育,和學生的生活有機結合,培養學生正確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切實提升高中生的綜合素養。高中班主任要運用“實踐性”德育教育方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養。
高中班主任承擔著教書和育人的工作,在班級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需要轉變德育教育的理念,發揮德育教育價值的最大化。面對高三這群特殊的教學對象,班主任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關心學生的實際狀況并尊重學生的想法,及時糾正學生潛在的行為和品質上的不足,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養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 張如芳.淺談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學策略——從思想品德教學入手強化德育功能[J].未來英才,2016(13):140.
[2] 董珊均.現階段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實施的難點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