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仁杰
摘 要:傳統的中學物理實驗評價方式主要是考試,這種實驗評價方式并不能全面地考查學生的實驗知識和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這種實驗評價方式必須得到改進,以提升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效率。本文從評價觀念、評價方式兩個方面探討了新課程背景下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評價方法。
關鍵詞:新課程;中學物理;實驗教學;教學評價
實驗對物理學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法。因而,中學物理教學離不開實驗。由于實驗涉及到原理、器材、操作、數據處理等非常多的環節,造成對學生進行評價相對比較困難。在傳統教學中,一般以試題的形式來評價學生的實驗知識和能力。但是,試題自身存在一定缺陷,無法全面客觀地考查學生的實驗知識和能力。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須采取更加有效的實驗評價方法,以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指導中學物理實驗教學。
一、評價觀念要正確
教學評價是建立在特定觀念下的一種行為,有什么樣的評價觀念則有什么樣的評價方法。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要建立有效的實驗教學評價機制,應該首先建立有針對性的評價觀念。
首先,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評價的目的是發展學生的物理實驗能力和物理探究能力。物理實驗能力所包含的范圍十分廣泛,包括了實驗基本原理、常見器材的使用方法、實驗操作的基本方法、實驗數據處理的基本手段、誤差分析的方法等。學生只有掌握這些知識和具備這些技能,才可以說具有良好的實驗能力。因而,中學物理實驗教學的評價離不開對基本實驗知識和能力的全面考查。比如,在伏安法測電阻實驗教學中,教師要通過評價手段了解學生對伏安法測電阻原理的認識,對電流表、電壓表使用、讀數方法的掌握,對大量實驗數據的處理方法(計算法、圖像法等)的掌握等。物理實驗探究能力是研究未知世界的能力,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能力。中學物理實驗可以分為驗證性實驗和探究性實驗,這兩種實驗其中都包含了探究元素。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對學生探究能力的發展進行評價可以有效地促進探究性教學。比如,在探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驗設計、探究策略、數據分析等探究性的能力進行考查,以給學生學習以有效的導向。
其次,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評價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傳統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評價以考試為主,考試評價對教師的影響要遠大于對學生的影響,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考試成績來調整教學策略,而學生很少能夠從中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因而,新課程背景下的中學實驗教學評價對象是學生,作用主體也應該是學生。基于此,中學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應該設計出能夠啟發學生的方式。比如,在使用天平測量質量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以問題為導向的評價方式。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情況提出一系列涉及實驗操作和誤差分析的評價問題。學生自己根據實驗來回答問題,自測實驗操作水平。學生從問題中獲得對自己實驗學習的認識,從而主動地轉變學習狀態,調整學習方法。
二、評價方式要多元
在傳統的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評價中,評價形式非常單一,只有試題一種形式。形式單一的評價方式操作起來比較方便,但是對于全面評價學生、積極引導學生存在許多問題。在新課程大背景下,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評價必須多元化,從不同的角度評價學生的學習狀態、實驗能力。
首先,多元化的評價要貫穿于實驗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傳統的中學物理實驗評價以試題形式出現,有很大的滯后,反饋不及時。評價要產生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提供及時準確的評價反饋。針對這個問題,可以利用互評和自評的方式穿插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利用通過同伴的互評和自己的自評及時地獲取反饋,以調整實驗學習狀態。比如,在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實驗教學中,教師要求同組的學生進行互評,教師指定在一些特殊的環節開展互評。學生做完在不同接觸面情況下的實驗后,某一組學生開展了互評,他們指出了對方在兩次實驗中釋放木塊的高度不一致,這樣就影響了實驗結果的可信度。這個小組的學生根據互評反饋重新采用恰當方法進行了實驗,保證了實驗結果的正確性。在實驗結束后,教師發給學生一張自評表,要求學生根據自評表中的評價標準對自己的實驗過程進行打分評價。學生利用自評表打分不公開、不排名,這樣學生可以完全沒有壓力地對自己的實驗能力進行打分。由于學生對自己的實驗過程、實驗能力進行了客觀的評價,這可以幫助學生在下一次實驗學習中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以提升實驗學習的效果。
其次,多元化的中學物理實驗評價要能提升學生的內驅力。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和認識對教學效果起到極其重要的影響。教學評價的一個重要目標是提升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因而,中學物理實驗教學評價要針對提升學生的內驅力進行設計。比如,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實驗教學中,教師提供彈簧測力計、重物等實驗器材,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研究物體二力平衡的條件。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設計和完成情況給予表揚,以激發學生參與實驗的興趣。在學生實驗完畢,他們探究出二力平衡的條件后,教師再列舉出生活中一些有關平衡的實例,要求學生使用實驗探究到的規律進行解釋。學生對生活中的現象非常感興趣,他們積極地利用自己剛剛獲取的知識來解釋現象。在學生解釋現象后,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點評。在本次實驗教學中,教師并沒有將實驗當成一個單獨的教學元素,而是讓學生設計、探究、解釋,在學生實驗過程中不斷進行評價,通過反饋來激發學生實驗的興趣,從而強化學生學習物理的內驅力。
總之,實驗教學是中學物理中的重要環節,教師在教學中要使用有效的評價來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幫助學生調整學習狀況和學習策略。教師所選擇的評價方式一定要多元,評價內容一定要精準。可以相信,只要在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采用了高效的評價策略,就一定能夠使中學物理實驗教學高效。
參考文獻
[1]熊春玲,王衛.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評價初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9(4).
[2]朱海舟.新課程理念下初中物理實驗探究教學研究[J].中學教學參考,2009(23):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