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晶
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當今社會對于誠信和責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企業和社會更加需要具備高度責任感和職業素養的人,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主義建設走向更加廣闊的發展道路。對于媒體行業而言,面臨大數據環境,媒體記者如何更好地進行自我定位,充分發揮職業素養和專業技能,勇于擔當社會責任,弘揚社會良好風尚,及時傳播社會正能量,是一項重要的研究課題。本文對大數據時代媒體記者的社會責任進行了全面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時代;媒體記者;社會責任;分析
中圖分類號:G21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0528836
一、引言
媒體記者在新聞領域擔當重要的角色,發揮著關鍵的作用,能夠及時向社會和公眾傳播各種權威、客觀、公正、全面的信息。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新媒體行業與傳統媒體交融發展,信息資源數量日益增大,在這種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媒體記者如何在海量信息中挖掘重要的有價值的數據和資源,結合時代發展變化的主題找準定位、科學分析,從而向公眾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信息,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也是擺在新聞媒體記者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只有做好這一點,才能更好地詮釋社會責任和使命。
二、大數據時代媒體行業發展分析
隨著大數據向公眾日常生活的逐漸滲透,媒體行業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一方面各種網絡資源和信息不斷擴充,新興媒體快速傳播和崛起,另一方面傳統的報紙等媒體也不斷結合形勢變化,運用新技術進行改進,向著電子化、信息多元化方向發展,人們有了更多獲得信息的渠道,信息共享和交流日益廣泛。傳統媒體在傳播速度和交流互動方面還存在一些不足,計算機網絡技術快速發展帶動了新媒體行業的發展,但如何更好地積聚人氣,借鑒傳統媒體各種資源進行結構優化也是擺在新媒體面前的重要難題。兩者有效地共榮發展,是當前重要的發展路徑。大數據時代
背景下,如何全面地收集有價值的信息,從海量信息庫中找到公眾所需要的內容,進而運用更加生動豐富的手段和式進行傳播,是媒體記者重要的工作職責。
因此大數據時代對媒體記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又要具備全面、專業的新聞技能和素養,才能更好地發揮自身職能,更好地為公眾服務,獲得公眾良好的信任和理解。
三、大數據時代媒體記者的社會責任基本內容論述
媒體記者具有雙重角色,一方面是一個獨立的社會個體,具有自己的思想、觀點和價值觀,另一方面受到行業約束,需要具備專業素養,在政治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和業務水平等都要具備一定的職業能力和素養才能更好地承擔起崗位職責。作為媒體記者要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和公眾的評判,要嚴格履行各種權利和義務,遵守職業道德和行為準則,從而滿足社會公眾期望,提高公信力。
四、大數據時代媒體記者承擔社會責任的重要意義
在國外記者是一個非常高尚的職業,備受關注;隨著我們國家對于媒體行業監管力度的增強,對媒體記者的社會責任承擔方面更加重視。古今中外優秀記者的先進典型事跡具有深遠廣泛的學習價值和意義,并對當今時代媒體記者如何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起到了形象引導和示范教育作用。
新時期媒體記者承擔社會責任,具有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及時走向新聞現場,找到有價值的信息,有義務為全面傳達社會信息、還原事件真相等發揮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面對突發事件和負面事件時,具備良好的責任感,能夠堅定政治立場、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帶頭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顧全大局,從而樹立新聞媒體行業的正面形象。
五、大數據時代媒體記者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的具體體現
媒體記者要根據形勢變化、政策要求和公眾需求全面提升社會責任意識,從而充分發揮好傳播人,引路人的作用。
1.要對事件進行全面了解,從而客觀真實報道事件
對于社會事件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媒體記者要本著以事實為依據的原則,牢記自身的使命和職責,從而針對具體事件深入挖掘內涵、從全方位進行追蹤事件真相,進而將事件真實性向公眾展現,并運用自身的新聞編輯和處理技術采取恰當的報道方式和傳播方式進行宣傳,樹立新聞媒體的權威性。
2.以人文本,全面構建有效穩定的溝通機制
記者不僅僅要做好新聞事件報道本身,還要在公眾、政府之間架起有效的溝通橋梁,通過將民生問題及時發現和上報,從而了解群眾所需,通過及時宣傳黨和國家的各類方針、政策,進而增進群眾對政府的理解,從而為構建和諧社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3.提升自身職業素養,勇于承擔責任,甘于奉獻
媒體記者要積極傳播正確的價值觀,站到公正的角度宣傳事件,所以要有敏銳的洞察力,這些都要以豐富的專業知識儲備、完善的法律法規知識、對其他相關學科基礎內容以及民生問題等要全面涉及和掌握,所以要不斷加強媒體記者的職業能力和專業知識培訓,對不良的信息進行篩選,對正面典型的事件進行弘揚,嚴守國家秘密,遵守職業守則,從而以高度的責任感、專業化新聞處理能力為公眾和社會提供全面、高效、迅速的新聞報道。
六、總結
總之大數據時代媒體記者面臨的壓力和挑戰越來越大,只有勇于肩負時代使命,提升社會責任感,才能更好地編輯新聞、傳播新聞、弘揚社會良好風尚,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發揮有效正面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超,新媒體時代下新聞記者職業素養探尋[J].西部廣播電視,2018 (24).
[2]玉潔,淺談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感[J].視聽,201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