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國家,社會進步的靈魂就是創新,創新能夠帶來的影響還遠不如此。而針對大學生的創新實踐教育方式也逐步的受到群眾的關注。傳統的教育方式而言,最常用的就是理論的方式。而這樣的教育方式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該文章主要是探討了在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增加創新實踐課程的方式,傳統的教育方式和創新的方式相結合,充分激發同學們創新興趣,培養同學們創新能力。
關鍵詞:創新能力、大學數學、改革策略
傳統的大學數學的教育方式更多的在乎分數,但是卻和社會嚴重脫節。新時代要求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理念要求的是提高同學們的創新能力,鼓勵同學們對于新鮮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而不是一味的追隨老師的步伐。而在學校和社會上面推行改革,一定會引起很多傳統教育者和深受傳統教育方式人群的不滿,但是改革勢在必行,這關系到我國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以及同學們未來的發展,一定要頂著住這樣的壓力還能夠再這樣的社會中生存下去。
一、我國大學數學教學現狀
(一)教育觀念過于保守
在很多學校,包括小學,中學,大學都存在著傳統教育方式。但是學生更多需要的是興趣,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對于某一科興趣高的學生對于這門課程取得成績和效果一般都是不錯的。而傳統的教育方式只是注重孩子們的成績,一味守舊的教學方式是對于孩子及其不負責任的,導致的后果就是嚴重和社會發展脫節,傳統的大學數學的教育方式帶給同學們的知識遏制了他們本身的創造力。
(二)教學的內容過于的理論化
大學數學的主要的目標是能夠讓同學們在就業的過程中能夠用得上,能夠將一些數學的理念用于到生活中去。但是目前來看,我國的大學數學的教育理念已經和社會嚴重的脫節。更多的偏向理論化,導致很多同學對于這樣的教育方式都提不起來興趣。最后不得不放棄這個學科。教學的傳統方式已經不適合我們現代學習的需要,但是對于教師來說,很多情況下還是有這樣的詬病,就是相比較于能力來說,更加在乎成績的提高,導致教學的內容更加的理論化,希望同學們都是通過死記的方式來進行學習,但是事實證明,這樣的方式早就不能夠使得學生們進步,或者說已經被時代所拋棄了。
(三)教師的素質有待于提高
目前隨著越來越多教育機構的出現,老師的門檻越來越低,一些教師的綜合素質偏低,還有一些老師仍然受到傳統的教育方式的影響,對于同學們的教育結果還是注重分數,完全忽視了教育的本質,抹殺了同學們的創新能力,導致同學們成了學習的傀儡。同時很多私立學校不斷地出現,導致教師的需求程度不斷地加深,很多私立的學校都降低教師的標準,導致老師的門檻越來越低,很多沒有教師資格證的人都進入了教師的行列,最終導致集體的素質不斷處于偏下的狀態,如果這一事情不能夠得到解決,極大地影響學生學習。
二、基于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大學數學教學改革方式
(一)轉變教學理念
教師和學生已經深受傳統的教學理念的影響,但是這樣的教學理念已經不合適社會的發展,如果不加以改革的話,一定會帶來更壞的影響。而轉變教學方式最重要的就是轉變教學的理念,加強對于同學們知識的梳理和引導而不是一味的灌輸教科書上面的知識,更應該的是要求同學們能夠把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分數的提高。在大學的數學課程中,更多的應該引進新的教育方式,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注重對于孩子教育方式的培養才是當務之急。現在大學數學改革的首要任務就是轉變教學觀念,之前傳統的教育方式已經不能夠被學生和大眾所接受,如果教師不能夠及時的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極大地可能性就是學生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導致對于學習產生厭倦。
并且學生為學習的主體需要選擇最能夠接受的教育方式來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再來教師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而不是強行灌輸一些學思想來強制學生學習。很多上完大學的學生都紛紛的表示,因為教授的教育一直都是強行灌輸的思想,一直以來接受傳統教育的學生都不能將知識做到會貫通,不能夠把這些知識靈活應用于工作與生活之中。因此,在大學的數學學習中,應該建立比較完善的教學方式,能夠把理論和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創新思維能力。
(二)改革教學內容
很多學校都不能按照同學們的興趣來制定課程,導致同學們對于大學數學徹底失去了興趣,最后不得不放棄大學數學的學習。其實有的學習已經實施了比較新穎的教育方式,可以說是引導的方式,在大學數學開課之前會給同學們設置一些科目內容的選擇,授課方式的選擇等等,這樣的教育方式極大的引起同學們的關注,分組教學的方式也深受同學們的喜愛。而最初制定教學內容的目標應該也明確下是提高同學們的創新能力,只要保證這一初衷就能夠達到改革教學內容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矢量在軸上投影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彩帶的不斷移動能夠讓學生們比較直觀的看到矢量和在軸上的投影與投影和三者之間的關系。對于空間感
較差的學生來說,空間、矢量、投影等概念仿佛天書,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使得同學們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知識,并且利用生活中的事物能夠極大的激發孩子們學習的熱情。并且在此之前,教師為了更好的檢驗教學效果,向學生布置一些相關的作業,讓學生們能夠提前的預習向量數量積的含義,并且要求學生們利用一些比較簡單的道具做出在自己理解中的數量積的教學概念模型,用這樣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
(三)提高教師素質
教師的主要責任是言傳身教,作為教師,不僅要具有新穎的教育方式來引起同學們的注意,并且需要能夠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能力。學校對于教師要時常進行一些專業化知識的培訓,并且也要增加一些教師的職業素養的培訓。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提高學生們的創新能力才是改革的主要目的之一。
(四)提高教師的創新教學方法
作為教師而言,需要以身作則,利用創新實踐能力來培養同學們的實踐能力,例如在教學的過程中,高等數學的課程需要將集合與符號等知識相結合起來,教師就可以利用實例來說明,比如說甲學生進入了一家集團,在對于集團內部財務等方面進行統計的時候,這家集團的公款支出屬于與財務有關的情況下,并且占有比較大的比重,之后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財務統計的時候,公款支出應當作為作的一部分,并且還是很大的一部分,那么問題就是,這部分的公款支出與集團總支出有什么樣的關系?這時候很多同學就會表示,公款支出屬于公司總支出的一部分,換個說法就是集團的總支出中包括公款支出,用數學的概念來說,也就是說,公司總支出是一個大的集合,其中包含了公款支出這個小的元素。這個時候教師就可以繼續引導和強化孩子們的記憶,用紙、用水在辦公室中都屬于公款報銷的一部分,這么說這部分的錢款與公司總支出有什么關系。學生就可以說這部分的錢款也是作為元素的存在。教師可以接著進行提問:如果公司的用水情況也是被算作在清潔費用里面,但是在進行統計的時候,用水費用能否被進行兩次的計算,重復計算。這樣的方式來引導學生們了解集合和集合之間的概念。給出同學們一段時間讓他們消化一下這方面的知識。最后教師可以給學生們留下一個課后的思考問題:“生活中還有什么和集合、元素等相似的關系。”這樣來引導學生能夠發散思維,利用自己的思考和常識來找到更多相關的生活中的例子。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極大可能性的將生活和實踐相結合起來,并且能夠使得學生們對于本節課的內容有更加深刻的了解。
結語:該文主要是對我國大學數學的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目前主要存在的主要因素是大學數學教學理念比較守舊,部分教師的綜合素質低等原因,導致目前我國大學數學的教學現狀比較惡劣,如果不抓緊時機變革的話,一定會給教育行業帶來致命的一擊。面對這樣的現狀,提出基于創新實踐能力培養的大學數學教學改革方式,針對教學觀念的問題,改變教學觀念,這方面包括針對老師們,同學們,家長們的群體為首要受眾,希望他們可能了解和認識到上面的問題,傳統的知識和教育方式固然有可取之處,但是必須要結合時代的變化,才能夠發展;而針對部分教師綜合素質低的問題,就需要要求學校提高教師進入的門檻,同時針對已經入職的老師提供定期的培訓,這個培訓不管是職業技能方面的,也包括職業素養的培訓,新穎的觀念的培訓等,回去之后能夠言傳身教,把這樣的思想傳遞給同學們,達到培養同學們創新實踐能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王師偉.新形勢下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校數學教學改革與實踐[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9):330.
[2]王忠偉.大學數學教學改革對應用型本科院校學生的創新能力培養的作用[J].教育現代化,2017,4(3):47—48.
[3]白春艷,謝彥紅,李金娜.從大學數學教學改革談學生創新能力培養[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下旬),2016,29(6):16—17.
[4]劉雄偉.基于能力培養的大學數學公共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學數學,2017,30(S1):73—76.
[5]劉忠偉.大學數學課程教學改革與實踐[J].大學數學,2018.
作者簡介:唐建民;中南大學應用數學大學畢業,湖南師范大學計算數學研究生畢業,現在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擔任數學專職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