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平
摘 要:受傳統教育的影響,學校一味的追求學生的成績而忽略了學生的鍛煉,導致學生身體缺乏鍛煉,沒有養成很好的鍛煉習慣。而中學生正處于身體的發育階段,對于他們來說體育鍛煉是非常重要的,再加上中學是孩子培養學習能力的重要時期,所以教師要意識到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重要性,幫助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和興趣愛好。本文主要提出了一些有益于培養中學生體育發展性學習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體育教育;中學生;策略
1.善于挖掘學生內驅力,提高學生的發展性學習能力
要想培養好學生,就要挖掘學生的內驅力,在體育鍛煉中,學生的內驅力往往是由體育老師來挖掘的,因為學生對教師會有崇拜感,教師要做好榜樣樹立自己的形象。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情況,幫助學生更好的學習,給學生一個比較輕松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覺得體育課是可以放松心情的課,而不是加重負擔的課。
因為每一個學生的體質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老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體質,對于不擅長體育鍛煉的學生首先要鼓勵他們進行體育鍛煉,還要從他們身上尋找到他們的優點,對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他們的愛好,并且善于對他們進行鼓勵。在看到學生的進步時要說出來,讓學生知道,在了解學生的愛好后要表示贊賞,這樣學生對你的依賴性會比較高,也會在心底里產生驅動力,進而更加喜歡你的課程。除此之外,老師不僅僅是鼓勵學生而已,還要不斷的鼓勵自己進步,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追求更完美,因為很多學生都會以教師為榜樣,只有教師樹立好榜樣了學生才會變的更好。
2.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發展性學習能力
一個自信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自卑的人則會思前顧后,太過于注重別人的看法不敢說出自己的想法不敢跟著自己的內心走,自己的潛能也得不到很好的激發。對于學生來說自信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學生不自信,那么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會不高,只是跟著教師的步驟走,沒有創造性,學習很難得到進步,也就很難把體育當成自己的愛好和習慣。所以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要多鼓勵學生,幫助學生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除此之外,還要結合體育鍛煉,幫助學生掌握一項技能或者特長,這樣學生不會感覺自己一無是處什么都做不優秀了。培養學生的某項體育特長還可以增加學生吃苦耐勞的品質,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加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幫助學生形成終身鍛煉的意識。氛圍也是影響學生愛好發展和進步的一種因素,在體育課程中,老師不應該看低每一個學生,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和學生友好的相處,取得學生的信任,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取得學生的信任,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提高,對體育鍛煉的抵觸情緒也會降低。除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學生的學習興趣外,學生的體驗也是很重要的,教師要想辦法讓學生體會到運動是快樂的,可以給學生一些自由的時間進行悅樂的鍛煉,例如可以讓學生進行打比賽等方來促進課堂的樂趣,教師也可以加入到學生的隊伍中去,與學生成為朋友,感受他們的成功與失敗。這樣學生會覺得教師與自己的距離又拉近了,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又提高了。
3.增強學習興趣,培育孩子自我意識
持續進行體育鍛煉的關鍵性因素是靠興趣和個人習慣來保持的,它可以提升自身發展性的學習能力。在學校的體育科目方面,教師在引領組織孩子們去做體育項目的運動時,需要去懂得激發孩子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做出一系列的操作出來表演體育的多樣性運動,吸引學生的目光,增強學生們對學習體育運動的樂趣,帶動學生自我參與進來運動,同時也在增激勵學生對運動的喜愛與增強同學之間的信任和團結,體驗自身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增強體質的效果,充分發揮出自己的才能,感受運動時帶給學生的快樂。久而久之將會慢慢轉變為自我意識去運動的習慣。由此可得,培育出體育運動的自覺性意識,會慢慢成為運動的習慣,而且這一方面也變成了體育教育的必備課程。然而體育運動的持續性慢慢成為習慣靠的就是堅持,所以要讓學生去提升自身對體育的認知程度,了解運動的原因,并且對其產生運動的興趣,可以通過自覺去鍛煉,把學習和體育相結合,使鍛煉和知識的吸收兩不誤,更加豐富化。
4.用引導的學習方法,提升學習效果,促進發展性學習能力
老師與學生一起互動交流也是體育教育的一大重要內容,要使用各種學習方法來讓學生融入老師的訓練中來,確保訓練時老師能和學生能夠相互結合,在提升學習效果的時候也在提升老師的訓練水平,培育學生的發展性學習能力,可以讓學生擁有積極濃厚的學習興趣,就想學生先進行預習了一次,這樣還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還可以合理的設置課程的內容,在課程中增加一些有趣的東西,例如讓學生們分組做一些小游戲,增加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在游戲中還可以掌握到學習的內容,更多的是體會到體育的快樂。在游戲中掌握體育鍛煉的正確方法,這樣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總結:體育對人生的影響很大,它能夠強身健體,增強人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抗壓能力,還能夠培養人們的團隊意思和競爭意識,培養人的優良品質。在中學體育課堂上,教師要充分意識到體育鍛煉的優點,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和進步,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鍛煉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要善于利用機會,利用體育幫助學生更好的社交,讓學生擁有一個優良的體格,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
參考文獻
[1]顧芳芳,駱群芳.初中生體育發展性學力培養策略探析[J].青少年體育,2018(05).
[2]楊興勇.探究初中生體育學習興趣的培養策略[J].未來英才,2016(1).
[3]柴永茂.中學體育教學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策略探究[J].科技資訊,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