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必和
摘 要:生物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在生物學習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幫助學生理解生物原理,培養學生科學探索精神,同時實驗也是高考的重要考試內容,因此在復習中要加強對實驗內容的復習。本文對生物遺傳實驗高考試題特點進行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遺傳實驗復習的多種策略,希望對提高高考生物實驗復習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遺傳實驗;復習策略;
2019年生物學科高考考試,生物學科要求學生能夠對生物學問題進行探究,包括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和實施計劃、得出結論、科學表達等;同時,要求學生具備實驗設計、實驗結果預測的能力。生物學科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實驗對學生理解掌握生物基本原理能起到重要幫助作用。“遺傳與進化”是高中生物的重要學習內容,而掌握遺傳實驗能較好理解這部分內容,同時生物遺傳實驗也是高考的重要考點,因此要提高生物遺傳實驗的復習效果,需要掌握科學有效的復習策略。
一、高中生物遺傳實驗高考試題分析
高考生物考查基于邏輯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和預期的能力;探究步驟的設計和評估能力等等,尤其是遺傳題,更是如此。遺傳題把考查重點放在遺傳定律的形成過程、科學思維方法的理解、運用等方面,改變了以遺傳概率計算為重點的考查思路,較好地促進了教學中重視遺傳定律的形成過程,以及其中的科學思維方法,有力地推動了重科學探究、重科學思維的課堂教學觀念的轉變。在生物高考中,采用其他植物和動物材料進行雜交實驗,考查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科學思維水平,呈現出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高考生物命題的重要方向。例如,2014年的第32題取材于教材中的測交實驗;2018全國Ⅰ卷第32題為例,(2)若控制有眼/無眼性狀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請用上表中雜交子代果蠅為材料,設計一個雜交實驗來確定無眼性狀的顯隱性(要求:寫出雜交組合和預期結果),來源于教材“果蠅雜交實驗”;2017年全國Ⅰ卷第29題的設計實驗判斷DNA病毒和RNA病毒,取材于教材中的“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等,這些題目很多來源于教材的經典實驗,因此在復習中,要注重加強對教材經典實驗復習,使學生能應用假說演繹法去研究孟德爾遺傳定律,對實驗原理、方法、條件等方面掌握上,這樣才能抓住復習重點。
二、高中生物遺傳實驗復習有效策略
(一)立足教材溯源追根,創新實驗復習內容
在生物遺傳實驗復習中,要立足教材實驗內容,要從實驗的原理、方法、步驟、目的等要熟練掌握,要注重讓學生從多層面、多視角去思考分析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在熟練掌握教材實驗內容的基礎上,要鼓勵學生對遺傳實驗進行創新或改進探索溯源追根,摩爾根果蠅實驗觀察實驗提出問題,子二代白眼果蠅只有雄性,學生追根,果蠅眼色的基因與性別有關,性別又由性染色體決定,確定果蠅眼色的基因在性染色體上,引導學生想象推理有幾種假設(三種假設)。演繹推理預測測交實驗結果,本實驗與孟德爾的測交實驗不同之處,讓學生去想,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并能應用雜交、自交、測交解決遺傳相關知識。例如,2017年全國高考I卷中第29題,是關于“遺傳分子基礎”這個知識點的內容,考查學生對遺傳實驗的設計、實驗結果預測的題型。而這道題目來源于教材“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這個經典實驗主要環節的內容,在教材中這個實驗的主要環節是要把DNA和蛋白質進行區分,而考題中是要求把DNA和RNA進行區分。如果在復習中對教材中的這個實驗內容熟練掌握,在解答此題時參照教材的內容,可以運用“同位素標記法”,還可用培養病毒的方法進行解決。
(二)突破遺傳知識難點,有效解決實驗難題
要提高生物遺傳實驗復習的效果,必須要對教材中遺傳知識的幾個難點進行有效突破,解決了理論學習的難點問題,才能更好地指導學生的生物遺傳實驗學習,使學生在分析實驗原理、實驗現象、實驗結果時就能得心應手。在復習中應重點對以下難點進行突破:“假設—演繹法”的運用、“基因分離定律本質與運用”、“遺傳物質的轉錄與翻譯”、“生物變異及其在育種上的應用”等等。在對這些難點知識的復習中,可以運用對比、歸納、比較的方法進行復習。由于遺傳學這部分知識的聯系性較密切,通過這樣方法來復習,既能掌握每個知識點的本質,又能掌握各知識點的聯系與區別,有利于實現知識與能力的正向遷移,增強學生分析與解決遺傳學實驗中問題的能力,從而提高對遺傳實驗題目的解決能力。
(三)掌握解題方法技巧,注重培養解題思維
在高中生物遺傳實驗部分的高考試題中,雖然題目的類型多種多樣,既有探索某一生物的遺傳性狀的問題,又有探究染色體遺傳問題,還有分析某種生物是雜合體或純合體、或是探究遺傳變異問題等。但是無論是什么類型題目,在進行遺傳實驗時都是運用了孟德爾的遺傳理論,而他在研究中運用了假說演繹的方法。因此在解答生物遺傳學實驗題目時,需要先做出假設,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演繹推理,從而得出實驗結論。基于這樣的特點,在解答遺傳實驗題目時,一般應采用“逆向思維進行分析,正向順序解答”的模式來形成解題思路。即:把要探究的假設當作結論,以此為基礎來畫出遺傳圖。為此,首先假設題目的結論成立,得出研究對象的不同基本類型;然后,要想得出研究對象的正確基因,需要正確選擇與其雜交的另一基因的類型;最后,畫出圖形運用演繹推理方法進行推測,并根據遺傳定律就能得出實驗結果。而在“正向作答”時,就是要把所畫遺傳圖的結果當作結論,就能正確解題。
以上是筆者粗鄙建議,望廣大教育工作者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高素陽.高考生物實驗試題考查與復習策略[J].實驗教學與儀器,2017(34).
[2]解玲.新課程下高考生物二輪復習策略研究[J].科教導刊,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