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挺
摘 要:武術散打是一個高強度的訓練,一不留神就會造成身體不同層次的損傷,而具體損傷則有頭部損傷、手腕關節損傷和小腿損傷等問題。而在高校武術散打訓練教學中,很多學生在課堂訓練期間,由于缺乏安全防范意識、訓練動作不規范等問題,導致學生身體受傷。本文針對高校武術散打教學中容易出現的運動損傷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得出幾點預防方法。
關鍵詞:高校;武術散打教學;運動損傷;預防
武術散打是集拳法、摔跤等一體的運動,對人的體能要求嚴格,因此在高校武術散打訓練教學過程中,在進行規范訓練的情況下,教師和學生都應該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和防護措施,切實保障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的安全。
一、運動損傷中的關鍵部位
1、頭部損傷
在高校武術散打教學中,一個不小心,就會造成運動損傷,而頭部損傷是較為嚴重的。在進行武術散打訓練中,學生的頭部暴露在外面,在散打過程中利用摔、打等訓練方式,導致頭部完全暴露在對方面前,致使頭部很容易成為對方的攻擊對象,由于頭部抗擊打性較差,因此很容易就會受傷。
2、小腿損傷
高校武術散打教學中最為常見的便是小腿損傷,而這種損傷的原因很大程度上與散打方式中腿法訓練的不規范有關。在高校散打教學中,由于教師對學生沒有進行散打腿法的規范教學,導致學生在訓練中無法正常把握腿部力量和自身平衡性,導致學生在訓練中,對自身對技術要領的掌握不到位,在訓練時動作不規范,和對手的碰撞行為較多,這就會使小腿內前側部位很容易受傷。據實踐表明,在武術散打訓練過程中,前掃、橫踢等攻擊方式都會造成小腿內部、前側部位的損傷[1]。
3、手腕關節損傷
手腕關節受傷是高校武術散打教學訓練中最普遍的現象。在日常武術散打訓練中,由于學生對手腕方面的訓練不夠重視,再加上學生的綜合素質普遍低下,在訓練過程中靈活度較低,應急能力弱,在出現危險情況中無法及時的做出反應,導致手腕關節受傷[2]。
4、膝關節損傷
在武術散打訓練中,膝關節損傷比較常見的,包括膝關節半月板損傷、膝關節韌帶損傷(兩者常合并發生)、髕骨脫位、肌腱斷裂等一系列損傷性疾病。在武術散打教學過程中,如果訓練強度過大或者訓練不當,就會很容易導致膝關節受傷。而且由于武術散打與其他的體育項目不同,對需要力量和機體速度的要求比較高,因此在散打訓練中,會進行一些摔打等方式,因此如果注意不當,就會很容易受傷。
二、高校武術散打出現運動損傷的原因
1、自我安全意識過弱
在大多數高校武術散打訓練過程中,一些教師在課堂訓練中,只注重對學生的體能、技術等方面的訓練,忽略了對學生的安全教育,導致學生在訓練過程中缺乏安全意識和必要的安全防護技能,導致學生在訓練中很容易就會受傷。而且在受傷后,對傷口毫不在意,無法進行及時處理,導致傷勢嚴重。
2、運動負荷量超過自身體質
每個人的體能素質不同,因此所承受的負荷量也不同。在武術散打訓練教學中,由于一些學生身體素質較差,導致教師布置的訓練負荷量超過這些學生所能承受的范圍,使學生無法得到有效的鍛煉,還會對學生身體帶來很大的影響,在訓練過程中學生受傷的幾率會增大。
3、課前熱身活動不到位
運動熱身是任何運動訓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要性在于可以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在學生進行武術散打訓練之前,都應該做熱身運動。但是在絕大多數學生眼中,熱身對訓練起到的作用是無足輕重的,因此在熱身過程中,敷衍、動作不到位的現象很嚴重,這就導致學生在訓練過程中會很容易出現肌肉拉傷等損傷。其次,不重視課前熱身訓練,學生的身體靈活程度和協調程度都會大打折扣,無法充分將體能調動起來,在課堂訓練中就會很容易出現受傷情況。
4、訓練動作不規范
在高校散打教學過程中,很少有教師會對學生進行專業性的訓練,所以對學生的動作規范要求并不嚴格,這也導致學生在訓練過程中不知道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長期訓練下去會違背對人體結構特性與運動規律,最終造成機體傷害[3]。
5、帶傷訓練,抱有僥幸心理
傷筋動骨一百天,每個人在訓練過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傷都需要好好靜養,不能再進行訓練。但是一些學生在受傷之后,對自己的身體沒有很好的認知,教師也對學生的身體進行很好的評估,盲目同意學生進行訓練,武術散打訓練又是一個高強度的運動,尤其是腿法,在散打訓練過程中,散打腿法是最考驗學生的腿部力量,因此學生在腿部受傷的情況下還進行散打訓練,會造成原本受傷的學生形成第二次受傷。
三、預防運動損傷的途徑
1、做好課前熱身準備
在高校散打訓練教學中,教師要帶領學生進行必要的課前熱身,讓學生做好散打訓練準備,督促學生做好相關的熱身準備活動。熱身訓練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散打訓練內容等進行具體的活動,保證身體在完全打開的情況下進行散打訓練,因此熱身訓練時間也不宜過短,在正常情況下,熱身訓練應該保持在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其次,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熱身活動時,要注意加強對腿部的熱身,防止學生在進行散打腿法訓練過程中出現抽經等現象。熱身訓練只是一些基礎的訓練,學生在熱身過程中,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熱身,不能追求強度過大的熱身,這會很容易導致身體在還沒正式訓練便出現問題。
2、增強安全防范意識
在散打訓練過程中,學生必須樹立安全防范意識,教師也應該交給學生該如何在危險情況下最大程度的減少身體損傷,保證自身安全。在武術散打訓練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進行告誡和教育,讓學生明白受傷對身體造成的影響,讓學生充分掌握安全防范意識,并在受傷后指導該如何第一時間采取什么方式進行應急救治,以便學生在真正受傷之后不至于手足無措。同時,教師在教學期間也應該加強安全防范意識,關注每一個學生的訓練情況,察覺任何問題都要停止訓練,嚴格規定學生的熱身準備情況,防止學生在訓練中出現問題,切實保障學生的安全。
3、提高動作的規范程度
規范的訓練動作不僅能使學生減少身體受傷的情況,還能使學生在訓練中得到充分的體能鍛煉。因此教師在武術散打訓練教學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專業的訓練方式,把控學生的訓練動作,出現不規范的動作時,教師要第一時間進行調整,確保訓練動作的專業度,尤其是散打中的腿法,在教學訓練中,教師一定要及時糾正學生的腿法訓練,因為腿法對學生腿部力量和自身平衡性要求高,所以務必保證學生的動作標準規范,從而達到有效減少學生在訓練過程中因為動作不規范而出現不同程度的受傷情況。其次,教師在武術散打訓練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以往學生訓練受傷的情況,對學生進行正對性熱身訓練,加強學生的肌肉強化,從而達到對容易受傷部位的保護。一個專業的、規范的訓練方式和訓練動作,不僅能增減少學生的受傷情況,更能增加學生的體能承受能力和綜合素質,達到武術散打教學訓練的真真目的。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武術散打訓練中,學生應該加強安全防范意識,提高在訓練中對自我的保護,在受傷的情況下要好好修養,不能盲目進行訓練。其次,教師在進行武術散打訓練教學過程中,要嚴格規范學生的熱身準備活動,并在教學過程中交給學生該如何有效的規范受傷、在受傷之后該如何有效的在第一時間內進行搶救治療。同時,在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嚴格把控學生動作訓練的規范程度,防止學生由于訓練動作不規范而受傷,保證學生在進行良好訓練的情況下提升體能和自身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劉龍. 高校武術散打運動損傷的成因及預防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 2017, 7(13):171-172.
[2]郝曉帆. 高校體育教學常見運動損傷與預防策略研究[J]. 當代體育科技, 2017, 7(30):13-13.
[3]于鵬達.高校武術散打教學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J].黑龍江科學,2019,10(1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