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榮英
摘 要:新課標對初中生物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理解生命,樹立關于人類與自然的正確世界觀[1]。為了滿足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在生物教學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珍貴以及生命的意義,進而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價值觀。
關鍵詞:生命教育;初中生物;教學;有效滲透
一、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發展,生命教育越來越受人們的重視。但由于生命教育屬于新興課題,因此,生命教育目前還沒有設置專門的課程,只能通過滲透到其他課程之中進行教育。而生物學科中,蘊含著十分豐富的生命知識,因此,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可以取得十分顯著的教學效果。通過對生命教育的滲透,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生命的珍貴,可以幫助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生命意義,進而學生會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除此之外,在進行生命教育的同時,還可以鍛煉學生的理解能力,并且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生物學科主要探討生命以及生命的發展規律,以學生常見的動植物以及人體為素材進行教育,這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息息相關,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探索自然和理解自然,進而形成正確的生命觀,能夠正確認識生命并尊重生命。
二、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措施
(一)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傳統的生物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都是處于“高高在上”的地位,是教學活動的執行者和管理者,學生處于被管理的地位。這種師生關系不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導致學生逐漸喪失對生物知識學習的興趣,甚至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情緒,進而給初中生物教學帶來不利影響。要想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更好的滲透生命教育,需要建立起新型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和自身定位,要將自己由傳統的知識的灌輸者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者,做學生的朋友以及學生學習的伙伴,要給予學生充分的尊重,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和溝通,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及學生的實際訴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多給予學生以鼓勵和幫助,不斷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才能為開展生命教育奠定基礎,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應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型技術手段被應用到教學之中,多媒體便是主要的內容之一。相較于傳統的口頭講述以及板書演示的教學方式,多媒體具有多方面的優勢。通過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將抽象的知識以圖片以及視頻等形式呈現給學生,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認識,這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拉近學生與生物知識之間的距離,進而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例如,教師在講解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下冊《人的生殖》這部分內容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應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受精、懷孕以及胚胎的發育過程等。這一方面可以使學生對所學內容加深印象和理解,另一方面也能使學生感受到嬰兒誕生的不易,進而深刻的理解生命的意義和生命的可貴。
(三)在教學實踐中引導學生欣賞生命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生命教育,教師不僅要注重理論知識的教學,而且要加強實踐教學,真正做到理論結合實踐,幫助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印象,并且通過實踐活動還可以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生命的價值以及生命的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大自然中觀賞各種動物和植物,并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相結合,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在此過程中,教師還應引導學生欣賞生命,使學生感受到各種花卉的絢麗以及各種動物的姿態和神韻,帶給學生更加直觀的體會和感受。例如,在植樹節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到校園中進行植樹和種花,然后要求學生做好后續的管理工作,保障植物的健康生長,并且要求學生對植物的生長過程中進行觀察和記錄,與教師和其他同學分享自己的感受。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直接感受到生命的生長過程,進而加深對生命的認識和尊重。這不僅有助于提升初中生物教學的質量和效果,而且可以使學生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生命的可貴,進而會更加尊重生命、珍惜生命。
結束語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滲透生命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完善教學方式,提升教學的質量和效果。教師應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并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興趣愛好,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措施開展教學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進而使學生更加尊重生命,更加珍惜生命。
參考文獻:
[1]李麗艷. 翻轉課堂模式在初中生物與性教育相關內容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6.
[2]王蓓. 生命教育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探討[A].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年“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