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占生
摘 要: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角教學活動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可以說,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成為了當前時期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而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當中學生擁有一定的讀題解題能力對于學生掌握更多知識并且能合理的應用知識來解答題目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本文也便對此展開分析,試析幾點有效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解題讀題能力;培養
引言:對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掌握一定的獨立解題能力對于其在解答數學題目時增強解題有著極大的幫助。而讀題解題能力本身便是學生不可缺少的一項基本學習能力。因此,對于培養學生讀題解題能力的力度一定要加強管理,通過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案來展開培養活動,對此,還需教師進行合理的計劃,以能達到更好的培養效果。
1 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讀題解題能力的意義
為了更好地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讀題解題能力,首先教師要正確認識到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讀題解題能力的重要意義。隨著年級的不斷增長,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所要掌握的數學知識的難度也隨之增加,盡管小學階段的數學知識難度比較符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年齡特點,但是數學知識本身所特有的邏輯性和抽象性還是會給學生學習時帶來一定的困難。與此同時,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對于事物已經產生了一定的認知,在認識到了學習數學時的困難之后,學生便更加不愿意參與到數學學習當中。而數學本身便是一門來源于生活且作用于生活的學科,解題也成為了檢驗學生學習情況、提升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有效途徑。因此,在數學教學當中,教師培養學生的讀題解題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學生只有形成了一定的讀題解題能力才能在解答數學題目時更合理地運用知識,并且結合于本身的解題思維來解答題目,獲得更為理想的學習效果。假如學生未能形成較強的讀題解題能力,在解答題目時則會遇到更多的實際性困難,解題效率也遠遠比不上理想中的狀態,從而抑制了其數學素養的提升,對于其今后的學習和成長都有著一定的消極影響作用。因此,在實際的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當中,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讀題解題能力以能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2 培養小學高年級學生讀題解題能力的有效策略
2.1巧設教學模式,幫助學生形成解題思路
對于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活動來說,教師所構建的教學模式直接影響著學生讀題解題能力的形成和提升。因此,教師要結合好實際的教學內容,并且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認知水平設計出更為合理的教學模式,通過巧設教學模式來進一步幫助學生形成相應的解題思路,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解答以下數學題目時教師便可以構建出相應的教學模式,來進一步展開解題教學活動。如,在一堆紙幣當中,一共有51張兩元和五元的紙幣,并且總額為132元,那么同學們知道這些紙幣都分別有多少張兩元面額的紙幣和多少張五元面額的紙幣嗎?在解答上述類型的數學題目時,教師便要引導學生首先進行讀題,將題目當中的隱含條件和已知條件整理出來,并且引導學生根據這些條件來展開分析,從而形成更為清晰的解題思路。在學生讀懂題意之后自然而然的也便產生了清晰的解題思路,學生的讀題解題能力也能在此過程當中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2.2增強學生解題技巧運用能力,深層次理解題目核心內容
在實際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當中,教師的教學目標一定要進行重新的規劃,通過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來進一步幫助學生提升其解題技巧的運用能力,使其真正的切實地掌握到題目當中所存在的核心條件,進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的讀題解題能力得到提升。例如,在實際開展數學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設計出一個教學情境來幫助學生進行讀題和解題,教師可以拿出一個裝有350克豆子的盒子,接著教師將盒子當中的豆子倒掉一部分,并且提問學生:“剛剛老師將盒子當中的豆子倒掉了一部分,盒子當中的豆子數量還剩原來豆子數量的60%,那么同學們能夠算出剛剛老師倒掉了多少顆的豆子嗎?”學生在聽了教師的提問后,結合于教師的實際操作便并可以輕松地列出算式350x60%=210,也自然而然的可以推算出教師倒掉了350-210=140克的豆子。在這樣的教學情境當中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掌握到解題技巧的運用方法,并且能夠輕松的理解題并且產生解題思路,從而更高效率的解答題目。
結語: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讀題解題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運用數學知識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教師要結合于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認知水平設計出更為理想的培養方案,從而在增強學生讀題解題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升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質量,為學生學習水平的提升帶來更多的有效幫助作用。
參考文獻:
[1]于麗娟.探討培養小學數學讀題能力多元化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5,05(21):22.
[2]文大沛.探究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方法多樣化的策略[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5(20)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