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響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本研究擬以加強和改進社團管理和建設為契機,完善創新創業生態體系,以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新載體為目標,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意識,以搭建校園文化建設新陣地為核心,振奮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以構建多方協同新紐帶為重點,豐富大學生創新創業經驗,以創建自我完善新途徑為內容,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實現學生社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的功能。
【關鍵字】:創新創業 協會 生態 思路
一、背景
2016年,團中央、教育部發布《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暫行辦法》,為高校進行社團管理提供了規范性文件。但現有研究發現社團發展仍然存在諸多問題,如周旸【1】等認為,在高校轉型地背景下,社團發展需要全員參與,并增加其內涵,而李安英【2】則認為現有管理背景下,社團地位有待提高,政策扶持、教育管理均有待加強。由此可見,由于受到定位、職能、指導等多方面的限制,社團在構建校園文化生態體系中的功能難以實現。本文擬總結創新創業協會地發展經驗,以期為發揮社團作用,構建校園文化體系提供借鑒。
自2014年李克強總理發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口號來,國家、省市、院系出臺了大量的相關文件及政策,宣傳面較窄,需要宣講員;歷年來省市各級舉辦的攀登計劃、挑戰杯、創客杯等比賽,廣大師生參與度低,需要動員兵;為建設創新創業示范校,建立企業與學校、學校與二級學院、教師與學生、等多方協作的橋梁,需要工程兵;隨著二級學院創新創業孵化基地的建立,創新創業團隊的入駐,基地的管理和創業團隊的監管需要協管員。這成為了創新創業協會發展與改革的一個重要契機。
二、創新思路
1、一個定位
在新時代、新政策、新校情的背景下,創新創業協會精準定位為以在校園營造雙創氛圍為目標,以培養大學生雙創意識為工作重點,以提高大學生雙創能力為宗旨,以服務有志青年為己任,致力于為廣大學子提供一個相互學習、自我成長、個性展示的平臺。
2、兩方指導
從創新創業協會的發展方向來看,創新創業協會緊緊圍繞校創新創業氛圍的營造、創新創業實踐的推動、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而開展各項活動。創新創業學院緊緊圍繞創新創業開展工作,連接企業與學校、教師與學生、教學與管理,創新創業學院的指導不僅在人力、資金、場地等多方面資源上給予創新創業協會大力的支持,而且有助于創新創業協會打造成為一個服務學校發展、助力學生成長的專業型社團。
從創新創業協會的機構設置來看,創新創業協會是在校團委的管理下的二級學院學生社團,協會的指導老師由商貿與外語學院輔導員擔任。指導老師從協會性質、定位、架構等出發,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內部組織建設,從創新創業學院的專業指導意見出發,將二級學院的管理指導與創新創業學院的專業指導形成合力,指導開展各類社團活動。
3、三類活動
協會實行“三人行”導師計劃,邀請企業導師、專業導師、朋輩導師分別從企業經營、專業技能、創業經驗為協會成員和在校學生開展培訓類活動,使在校大學生深入思考如何將社會現狀、專業知識與自身實際相結合,在提升自我創新創業意識的同時,增強自我創新創業的能力。依托國家級、省級、市級、校級比賽及項目,在院內開展競技類活動,活躍校園創新創業文化,形成爭先創優的氛圍,振奮在校大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借助校內孵化基地、校外企業創新創業服務站等開展實操類活動,使廣大參觀創業企業、參與創業流程,增強創新創業的實操能力。
4、四項職能
創新創業協會充分發揮會員眾多的優勢,履行政策宣講員的職能。通過線上有公眾號,線下走進宿舍的方式,廣泛宣傳國家政策、學校制度、院系活動,使廣大在校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時代感召有深刻的認知。
創新創業協會依托積極性高的優勢,履行競賽動員兵的職能。借助本社團成員的創新創業的熱情,廣發動員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勇于嘗試地參與各級競賽,激發廣大學生對創新創業的情感。
創新創業協會借助組織架構日益完善的優勢,履行基地協管員的職能。在協同管理協會及其他創業團隊的辦公場地的同時,鍛煉了協會成員的創新創業意志。
創新創業協會憑借機構設置在學院、專業指導在創新創業學院的優勢,履行協作工程兵的職能。日常學習、組織管理及專業指導中,協會成員聯通學校與學生、專任教師與學生、企業與學生,為廣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提供了對接平臺和資源,培養了在校學生的創新創業的行為習慣。
三、反思
(1)借風使船:創新創業協會從眾多的社團中凸顯出來,得益于國家政策導向、學校發展趨勢和學生興趣愛好。一個組織需要發展,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和身處的大環境,時刻緊跟國家、學校步伐。
(2)同心協力:協會成員緊緊圍繞協會的宗旨,協會的發展,分工協作確保了形式多樣的校園活動的順利舉辦;創新創業學院、創新創業導師、創新創業學生三方緊緊圍繞“創新創業”的目標,形成合力,才能在二級學院、校、省、國家中取得優異的創新創業成果.
(3)事在人為:從2016年到2018年,協會三屆學生干部從協會內部的改革到外部力量的整合,從日常管理到活動形式的創新,每一次的嘗試都是每一個成員都朝著自己心中的創新創業夢、成長成才夢邁出的堅定步伐。
【參考文獻】:
【1】周旸,王管.高校轉型發展視閾下的學生社團內涵發展探微[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7):50-52.
【2】李安英,樊習英.關于高校學生社團管理與教育問題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7(3):12-14.
作者簡介:蘇勤(1990-),女,漢族,江西撫州人,教育學碩士,單位:廣東科貿職業學院,研究方向:教育學及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