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風險控制現狀角度出發,闡述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所存在的風險,論述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風險控制措施,并從不同角度進行詳細分析,從而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風險控制要點研究提供參考。
關鍵詞:證券投資;風險控制;控制要點
一、 引言
由于我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發展比較晚,因此在很多操作環節和流程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對此要找準其中的風險點,針對性分析和探究風險控制要點,并積極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從而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二、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風險控制現狀分析
(一)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行業準入門檻問題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主要是面對個人來實施資金的募集,在整個募集過程中所設置的門檻相對較低,因此涉及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人員管理質量相對不高,容易存在金融詐騙和市場違規操作的現象發生,盡管我國已經在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方面出臺了相關管理制度,但是缺乏相關的法律法規約束,難以發揮法律的強制約束作用,難以確保從業人員能夠嚴格按照規定要求來進行操作,致使其中部分投資人員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導致投資者信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不利于整個私募證券投資市場的發展,例如以鑫科材料公司為例,該企業在實施募集以及定增解禁后存在部分投資人員迅速賣出股票的情況發生,通過兌現能夠獲得200%的回報,綜合該情況能夠發現其中存在不符合市場規律的情況發生,導致投資者的利益受到損害,致使私募證券基金流動資金大幅度降低。
(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資金問題分析
針對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資金來源主要涉及兩方面內容:一方面,部分投資人員所涉及的資金屬于非法所得,致使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成為部分不法人員資金的洗白場所,因此,公安部門在清算部分違法所得資金時,要收回相關資金,致使私募證券投資過程受到影響,嚴重是會導致整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整體信譽受到影響,導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市場得不到有效管理;另一方面,部分企業或機構憑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方式來實施非法集資,甚至部分募集資金的機構和企業缺乏合法的經營場所和備案資格,對發布的理財產品過度進行夸大宣傳,導致投資者的利益受到損害,而這些機構或企業在完成募集工作后出現卷款潛逃的情況,不僅影響投資者的信心,同時不利于整個私募證券投資市場的運行和發展。
(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及政府監管問題
首先,依照相關資料和整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的發展情況來分析,目前達到有8000人來管理3萬只基金,整體的資金規模達到2.4萬億,但是由于整個行業的集中程度不高,大部分私募證券基金實力比較差,涉及的管理人員專業技能水平不高。同時,國內針對相關的從業人員管理力度不高,審核不夠嚴格,并且,由于證券行業具有高風險和高收益的特征,一旦從業人員對整個行業的動態分析存在錯誤,則開發的證券產品必定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導致其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失誤,致使投資者的切身利益受到損害。其次,由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政府監管方面存在一定的空白地帶,并沒有專門的機構或部門來實施有效監管,缺乏相關法律法規的約束和保護,同時,由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實際操作難度比較大,對從業人員的金融知識和專業技能水平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政府無法有效的監督和管理,非常容易出現違規操作的現象發生。
三、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風險分析
(一)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法律風險分析
依照當前國內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市場實際情況來分析,缺少有關的法律法規來實施規范和約束,并且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是否合法并沒有進行確認,因此,一旦基金和投資者之間發生利益沖突,難以通過法律途徑進行有效解決,導致整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市場發展受到影響,同時,從關系角度來分析,投資人和私募證券投資的從業人員之間只有委托關系,而委托關系屬于一種比較脆弱的關系,在實際操作和運行過程中經常出現口頭的承諾,導致部分從業人員存在鉆法律空子的現象發生,為謀取個人利益會通過簽署不平等的合同或條約來欺騙投資者,但是由于缺少專業的相關法律法規,在違規處罰方面存在不一致情況,導致整個私募證券投資市場得不到有效監管,導致證券市場發展受到影響。
(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政策風險分析
國家為促進金融業健康可持續發展,往往會出臺相關的政策和規定來實施有效的限制或約束,同時,國家為促進一些產業的發展,會積極引導大眾參與到一些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當中,同時會在政策方面給予一定的補貼,而一些不符合國家發展的高耗能、高污染企業容易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會積極督促其進行轉型,而一些國家政策的出臺容易對參與不符合國家政策的行業或企業投資者的利益產生影響,并且,由于國家貨幣政策和證券市場存在一定的關聯性,如果銀行存款利率低于處于上漲趨勢的CPI指數,因此部分投資者往往會放棄銀行而投入到證券市場當中,從而希望獲得更多的利益,但是由于整個經濟市場波動比較大,貨幣政策會出現一定的變化,相關的銀行貸款利率和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會出現變化,而信貸管理力度會不斷加大,導致銀行利率出現上升趨勢,最終導致證券市場出現跌落情況。
(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市場風險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要想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則必須為其創造一個良好的市場環境,但是由于市場環境會處于一種波動的狀態,而相應的證券價格會隨之出現波動,但是由于整個波動過程往往存在周期性和客觀性,人力是難以有效避免其中所存在的風險,一旦市場經濟進入衰退期,則證券價格必定會下降,投資人的利益往往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人民幣在加入特別提款權后會放開匯率制度,一旦匯率波動比較大,與匯率相關的短期產品和長期產品會隨著匯率的變化而變化,人民幣則需要面臨貶值的情況,導致大量資金進入國外市場,而相應的流動資金大幅度縮小,同時,部分投資人為獲取匯率上的差價,會將資金投入到國外的外匯市場當中,而對國內相關產品需求量降低,導致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發展受到影響。
(四)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存在的投資風險和信用風險分析
首先,投資必定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因此投資人員在參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過程中要了解投資產品主體對象的資產、信用以及經營情況,并根據國家政策導向來科學合理化選擇投資產品,但是部分投資人過于信任私募證券投資管理人員,過于信任其所承諾的高回報,致使其面臨巨大的投資風險,一旦整個經濟市場發生變動,從業管理人員難以有效分析市場發展狀況,不僅會導致整個公司出現巨大損失,同時會影響到投資者的利益。其次,由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屬于非公開性的投資產品,因此缺乏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從業人員往往會向投資人承諾高額的回報,從而獲得大量的投資資金,但是由于在實際操作時難以準確把握證券市場的發展情況,導致其承諾的回報難以實現,而投資人由于該類信用風險蒙受損失。
四、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風險控制措施探究
(一)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
由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因此要積極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從而保障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具有一定的合法地位,為投資雙方主體的利益提供有效保障,同時,相關的管理部門要有效完善和加強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準入制度,并在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經營場所、設備以及資金方面進行嚴格的審查,并依照實際情況來建立和完善相關的等級制度,針對投資雙方主體所簽署的合約要給予相應的法律效力,并針對違法合同的主體設置相應的處罰規定,避免出現道德風險,防止因不履約情況導致投資人利益受到損害的現象發生。要從資金管理方面給予一定的法律限制,避免出現隨意挪動資金的情況發生,從而有效降低投資人的投資風險。
(二)積極加強政府監管力度,為投資人利益提供保障
由于沒有專門的管理部門從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操作的管理,導致在處理相關事務過程中存在多部門推諉的情況發生,大大影響相關事務的處理效率,對此要積極建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從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的從業人員信息進行登記和完善,并對其業務操作能力、金融知識以及從業資格進行考核,針對不合格人員要實施有效的管理和培訓,從而有效提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管理質量,同時,當前所監管的私募基金中出現虧損或收益低下的要進行公布和警告,從而為投資人利益提供有效保障。同時要積極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時核實基金公布的有關數據和信息,針對其中存在的隱瞞情況要進行嚴格的審查和處罰,針對情況比較嚴重的要吊銷其經營資格,從而有效降低因信息不對稱所存在的投資風險。
(三)擴大金融產品種類,建立信用體系,合理規避風險
首先,由于金融市場受經濟環境的影響,因此難以準確預測其未來的波動情況,對此要積極創新金融工具和金融產品,促進金融產品種類的豐富性和多元性,特別是要積極開發一些能夠規避風險的創新性金融產品,從而幫助投資者獲取更多的投資選擇,有效降低投資風險。其次,積極建立和完善信用體系,及時登記私募證券市場的參與主體信息,針對存在違規操作、虛假信息的主體要給予相應的懲罰,并及時進行信息公布,同時,要嚴格審查不同參與主體的信用內容,保障其相關信息的真實性,從而對整個投資市場環境進行優化,并積極進行信息共享,為整個私募證券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私募證券市場處于不斷發展和完善過程中,因此會存在一定的問題和風險,因此需要積極采取的管理措施,有效降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所存在的風險,有效推動整個證券市場的發展,為私募證券投資市場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提供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李凱倫.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量化策略對其業績影響的研究[D].深圳大學,2017.
[2]蕫煜韜,黎明,陳佩潞.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建立私募機構自律管理和服務體系[J].中國社會組織,2016(5):39-40.
[3]蔣雪柔.關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監管問題的思考[J].經貿實踐,2018,No.229(11):178-179.
[4]張子麟.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會長洪磊指出完善私募基金自律管理 讓真正有信譽的基金管理人涌現[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6(12):57-58.
作者簡介:王雅琳,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湖北武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