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蓓蓓
摘 要:我國民營企業對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但他們卻面臨著嚴重的發展困境,解決民營企業的發展問題對推動我國經濟的增長至關重要。本文從國家體制、融資渠道等角度分析了民營企業的發展困境,并從融資渠道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民營企業;發展困境;融資難
一、民營企業的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以后,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增長中起到的作用不斷提升,近年對我國GDP的貢獻更是超過了60%。然而,由于我國特殊的國情、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民營企業的發展面對著諸多的障礙。根據世界銀行所屬國際金融公司的調查,我國民營企業所用的經濟資源僅為全國總量的1/3,創造出的財富卻達到了全國總量的2/3;而相比起來,我國國有企業雖使用了民營企業兩倍的經濟資源,創造出的財富卻僅為民營企業的1/2。解決民營企業的發展困境,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二、民營企業發展困難的原因分析
民營企業的發展難題,與國家體制、代際傳承、融資渠道等脫不開干系,下文將就這些角度開展對民營企業發展受阻原因的分析。
(一)國家體制角度
從國家體制的角度考慮,建國以后,我國先確立了嚴格的計劃經濟體制,只允許國有企業的發展。直到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我國才逐步放開了對民營企業的限制。然而,由于我國采用了漸進式改革的過渡方式,國有資本不僅在總量上仍然占有絕對優勢,經營方面所面對的阻力也遠小于私人資本。同時,在遭遇毀滅性打擊的時候,國有企業有國家進行支撐,而民營企業則難以持續經營,也導致民營企業處相對劣勢。
(二)代際傳承角度
從代際傳承的角度考慮,民營企業的傳承大部分仍大量集中在家庭內部,傳承的過程中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家庭內部的代際傳承在才能方面對繼承者設立的門檻較低,易將不適合就任于領導崗位的人選為領導者;采用家族內傳承的方式所體現的人治特征反映在企業管理中,會對企業的發展造成不利影響;民營企業的傳承大多較為突然且缺乏完善的傳承機制,影響企業經營的穩定性。
(三)融資渠道角度
從融資渠道的角度考慮,民營企業難以從銀行和資本市場獲得融資,面對著頻繁的資金周轉問題。啟動資金和應急資金成為民營企業面對的兩座大山。
回顧前些日子發生的于歡案。于歡的母親蘇銀霞是一名女企業家,由于缺少周轉所需資金且無法從其他渠道獲得貸款,求助高利貸,而后由于無法還清貸款,被前來追債的高利貸放貸者辱罵毆打。于歡選擇訴諸武力,造成了一名催債人的死亡。
事實上,蘇銀霞所經營的山東源大的經營狀況并不糟糕。根據互聯網提供的資料,山東源大在2012年的聊城創業大賽獲得了前20名,2016年的收入達到了39321萬元。這樣的一家公司,卻最終敗在135萬的高利貸手上。民營企業家融資難的問題在這個事件中暴露無遺。
從商業銀行的角度說,為了盡可能的獲得利潤,銀行的借款對象大多集中于國有企業和大型企業。國有企業有國家信用保障,違約風險較低;大型企業的貸款金額較大,在貸款總額一樣的情況下,商業銀行為一家大型企業提供貸款的成本要明顯低于為數家中小型企業提供貸款的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的商業銀行必然會選擇大型企業;此外,大型企業的資本比中小型企業更為雄厚,自然更受傾向于穩健經營的銀行的青睞。在本案中,撇開信用因素,蘇銀霞所經營的企業的性質也導致她從商業銀行獲得貸款的難度高。在國家經濟處于經濟周期的衰退期時,民營企業要獲得融資的難度還會大幅提升。
我國資本市場的不完善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與美國市場主導型的金融體系不同,我國金融體系由銀行主導,在股票的發行上實行核準制,即,企業想要公開發行股票進行融資時,不僅需要滿足信息披露的條件,還需滿足監管機構制定的經營狀況等方面的硬性要求。因此,像山東源大這樣的中小型民營企業很難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
三、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的對策建議
要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必須繼續推行金融業的供給側改革。同時,也不能忽視融資渠道的拓展。
(一)銀行業的改革方向建議
就銀行業來說,應該將私人資本引入銀行業,改變國有資本壟斷銀行業現狀。金融資本與國家壟斷資本相結合,勢必阻礙新興企業家的誕生,也不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此外,出臺面向民營企業的貸款優惠政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民營企業難以從銀行體系獲得貸款的問題。
(二)金融市場的改革方向建議
從金融市場的角度分析,我國應當加緊推行利率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加強市場在金融體系中的作用。此外,還應調整資本市場的準入機制: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向美國學習,逐步將股票發行機制改為注冊制,即監管當局監管信息的真實性和充分性,由投資者自身判斷是否進行融資。這樣的機制不僅有助于新興民營企業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還能促使投資者更加關注企業的實際價值,對抑制當下我國金融市場上的投機之風和激勵企業創新起積極的作用。
(三)融資方式的拓展方向建議
發展其他融資渠道也是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問題的關鍵一步。比起從銀行獲得貸款這種間接融資方式,推行直接金融更符合當下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直接金融具有加強了資金供給方和需求方之間的聯系、減少企業的融資成本、對資金需求方的限制更低等優點。直接金融也不僅僅包括從資本市場獲得融資,當下的互聯網金融、P2P就是直接金融的其他選擇。當然,推進直接金融的發展,也不能忽視風險的管控。直接金融很難像間接金融那樣獲得規模效益,國家對信息披露等的管控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四、結語
民營企業對我國經濟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當務之急是趕緊掃清民營企業發展過程中所面對的種種障礙,為民營企業提供一個能夠蓬勃發展的環境。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增強民營企業的生命力,勢必會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一個強大的助推器。
參考文獻:
[1]陳瑛.我國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分析[J].現代企業,2006,(第5期).
[2]張杰.民營經濟的金融困境與融資次序[J].經濟研究,2000,(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