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軍
摘要:在當前社會飛速發展的狀態下,人們的生活也出現了各種新的問題與壓力,人們在生活中可以放松的時間越來越少,在此背景下,群眾文化的建設就顯得格外重要。作為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要善于加強對群眾文化的組織,對民間藝術的發掘,堅定社會主義社會的文化自信,不斷對公共文化進行完善,對惠民工作進行深入實施,使群眾性文化更加豐富,為群眾的文化發展,提供良好的環境。在十九大召開后,我們要更加著力于群眾文化的發展。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發展趨勢
在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廣大群眾的物質生活已經基本得到滿足,但是群眾的精神層面還需要提升,當前國家已經將工作重點放到了提升群眾文化的建設上。因此,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也要順應國家所提出的要求,以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來人豐富人民群眾的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1 群眾文化的意義
群眾文化是指人類社會進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合,簡而言之就是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互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是指在人們職業之外,自我參與和自我娛樂以及自我開發的社會文化。我國早在1935年就提出了群眾文化這一舉措。這種文化的開展,以人民群眾為主體,以自娛自樂為主導,從而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精神生活方面的需求。開展群眾活動,有利于提高我國人民的綜合素質提高,使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質的飛躍,人民群眾的文化水平也會隨之提高。在群眾文化的發展過程中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主要會起到整合的作用。社會群體的不同成員都有明顯的個性化特點,因此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溝通,爭取消除不同群眾之間的隔閡,促成全民合作。并且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要在群眾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到導向作用,通過優秀的文化活動,為人們的行動提供正確的方向,促進不同群眾之間的相互理解。在活動過程中,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要起到維持秩序的重要作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 新形勢下群眾文化活動發展策略
2.1 建立群眾文化隊伍
在建設群眾文化的過程中,首要任務就是建立一支專門負責群眾文化發展的專業隊伍。因此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要根據本地區人民群眾的具體情況,找到合適的人選,創建良好的群眾文化隊伍。要從基層抓起,在每條街道、社區或者村組織中選取一些具有文化藝術涵養、并且有一定的管理經驗,同時愛好文化活動的人員,一起對本地區進行群眾文化的建設。此外,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要對這支隊伍進行專業的培訓,提高其工作能力。群眾文化隊伍可以不定時的舉辦一些文化活動,使群眾在良好的文化氛圍之中潛移默化的受到優秀文化的影響,提高群眾的精神品質。群眾文化隊伍可以對不同的人群進行深入調查了解,發現不同人群的不同文化愛好,充分挖掘群眾的潛力,為基層群眾文化事業不斷增加新的內容。
2.2 加強文化政策扶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不良風氣,使人民群眾深受荼毒。因此,積極健康的群眾文化氛圍十分重要。所以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要對群眾文化建立起完善的政策。當群眾過文化有了正確且完備的政策扶持時,人民群眾接觸到的文化活動都是積極健康的,有利于人民群眾的精神升華。同時滿足文化建設的要求和需求,從而通過群眾文化影響社會文化。
2.3 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在我國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生成了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國很多優秀的傳統文化對于社會的發展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都產了深遠的影響。因此在群眾活動的建設過程中,可以融入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傳統文化,提高群眾之間的凝聚力,從而使社會的穩定性得到相應提升。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可以借助各種中華民族傳統節日進行文化活動的建設。例如端午節可以開展劃龍舟比賽,中秋節還可以舉行中秋文藝匯演,還有清明節、重陽節等,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都可以進行良好的運用。利用節日的氛圍調動群眾文化,將我國優秀傳統文化體現到群眾的現實生活當中,從而使傳統文化具有更加鮮明的歷史使命,使其在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建設工作中發揮重大作用。
2.4 推動產業化的建設
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了要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因此群眾文化是文化事業發展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為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要對其進行充分的重視。群眾文化有著強大的群眾基礎,相對于一些其他的文化產業更具有優勢。新形勢下的群眾文化建設,也可以借助新的形式進行傳播,例如可以借助于各種視頻APP向廣大人民群眾傳播正能量。現如今,新時代群眾文化逐漸趨向多元化,小視頻的形式可以更好的滿足不同人群的愛好,并且可以包含科學、管理、音樂、美術、電影等社會性文化,可以有效促進群眾文化的發展。
3 結語
在新的形式下,我們的社會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因此廣大人民群眾對于文化生活的需求將會越來越多。在建設社會主義群眾文化的過程中,鄉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要注意采取多樣化的策略,促進居民素質水平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駱歡歡.淺析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發展趨勢[J].大觀,2017(02).
[2] 惠暉.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J].大眾文藝,2015(03).
(作者單位:四川省南部縣大橋鎮社會事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