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鋒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我國對教育事業越發重視,在初中教育階段,要想讓學生在擁有好成績的同時,又養成人文情懷及良好的性情、品質,就必須加強班級文化建設。學生長時間生活在班集體當中,是班級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班級是學生成長的重要載體,必須要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蘊,才可以發揮出班級的滋養作用。本文就對初中班級文化建設,打造淳淳班級氛圍進行分析,供參考。
關鍵詞:淳淳班級氛圍;初中;班級文化;建設
班級文化就是指一個班集體組織內部專屬的風范,初中學生的生活比較單調,大部分的時間都處在班集體里面,當學生在班集體中學習時,可以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在這樣的環境下,學生學習起來也會感到自由、民主、愉悅很多,更利于學生有效學習。幾乎每一個初中班集體都需擁有班級文化,班主任必須正確地對學生做出引導,重視班級文化建設,提高班級綜合素質,以此來促進學生、班主任、班集體共同進步。
一、明確職責 調動學生積極性
初中班主任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如果要想有效地建設班級文化,就必須明確學生以及自己的職責,這有助于班級文化建設的順利開展。班主任是班集體的領導者,也是組織者和建設者,在班級文化的建設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有著不可或缺的引導性作用,初中階段的學生思維已經有了一定的發育,但在班級文化建設工作中還需要班主任的引導。
班主任首先要做的就是對班級文化建設理論加以學習、汲取,按照班集體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展開工作。其次,班主任在全面熟悉理論知識之后還要制定和班級情況相當的班級制度,從而讓學生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在班級制度的帶領下,全班學生就可以以制度為標準和規范,以此來提倡全員參與,給學生打造一個自由民主的學習空間,這樣的空間也有利于初中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在班級文化的建設當中,班主任還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確保學生的主體地位不能動搖,學生是課堂的主人,在班級文化建設中也是相同的道理。班主任可以通過提高學生的班級文化建設意識和能力來實現建設目的,能力是建立在意識基礎之上的,所謂意識決定行動,一旦學生擁有了文化建設意識,就會在能力方面加以提升,這有助于提高班集體中學生的參與程度。為了讓學生們遵守班級文化建設制度,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按照班級的實際情況建立班規,如文明禮儀、常規考察、衛生執勤等,這些都是班級制度中必須包含的成分,班主任可以根據學生的建議或意見對制度進行合理制定,以達到約束學生行為的作用。
二、豐富班級活動 培養學生思想品德
學校的職責除了讓學生擁有知識之外,還必須要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而班級文化是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有效途徑,也是一個關鍵點,這一職責就托付給了班主任,因此,在班主任教學工作中必須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對班級文化加以合理建設。班主任需要從思想文化、環境文化以及學習文化等多方面來進行文化建設,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還比較小,他們所接觸的環境也有限,所以對很多新鮮的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教師可以以這一特征作為切入點建設班級文化。通過多樣化的班級活動來鼓勵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意識到班級建設文化重要性,并在活動中發揮出學生的作用,將其熱情和積極性激發出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可以采用班會活動來建立班級文化,在初中教育中班會可以有效地傳輸思想品德觀念,當使用了一個合理的主題來對班會進行建立之后,可以讓學生在班會中學習到很多思想品德知識,這對于學生的素質培養有著很大的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當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教師要想將問題及時解決,單純對學生進行學習教育是不夠的,還必須通過班會來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
三、科學引入技術 加強文化建設力度
在我國初中班級文化的建設過程當中,不難發現還存在觀念較為滯后這一問題,很多時候,也正是因為班主任的觀念比較落后,從而導致班級文化比較傳統,班主任無法根據時代進行創新與改進,最終制約了學生的發展與學習。在目前這一階段,班主任必須要對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對班級文化加以實時的創新。班主任可以通過網絡信息平臺來對班級文化精神加以宣傳,以此來促進班級文化精神的建設。網絡平臺往往都有著非常強的宣傳性,班主任可以通過這一優勢來對班級制度以及公約規范等進行制定、公布以及推廣,再加上如今大部分的初中學生都擁有了手機,相比于紙質文件,他們更喜歡在手機上面觀看電子版本文件,所以教師就可以利用這一特征將班級文化制度設置為電子公告板,發布在班級群里。
四、通過班級活動實施思想滲透
班主任需要樹立一個班級的總體目標。在制定目標的時候,就是特色班集體建設的時候。班主任根據班級的真實情況,擬定一個合適的班級名稱。同時,班主任還要引入名言警句來激勵學生,可以從立志、奮斗、人生、理想等多方面深入,引導學生制作成黑板報,讓學生每天都可以看到,從而開辟一個“名言園地”,烘托良好的學習氛圍,締造完美教室。
五、結語
在初中班級建設中,班主任可以通過明確職責來調動學生積極性,通過豐富班級活動來培養學生的思想品德,通過科學引入技術來加強文化建設力度,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班主任自身的引導、組織、建立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及提高我國初中教育的有效性。
注:本文為2019年度蘭州市七里河區個人課題“構建完美教室之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研究”( 課題編號:17534)階段性成果之一。
(責編? 侯 芳)
參考文獻:
[1]徐娟.提高初中預備年級班級文化建設實效的方法初探[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