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英語閱讀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也是提高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越發受到關注。本文將探討“五步三查”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使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向積極獲取知識轉變。
【關鍵詞】五步三查;初中英語閱讀教學
【作者簡介】齊靜凈,浙江省天臺縣始豐中學。
我校是一所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初中,學生英語成績底子薄,兩級分化現象嚴重,上閱讀課時,氣氛不夠活躍,“精彩”二字更是渴望而不可求。為了提高英語課堂的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的穩步提升,我校提出了“五步三查”課堂教學模式,強調如何從“關注教”向“關注學”轉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基于初中英語閱讀的要求,結合新目標人教版初中英語教材及初中生的學習特點,本文就“五步三查”教學模式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具體應用進行探討。
一、什么是“五步三查”教學模式
“五步三查”教學模式是在多年的實踐基礎上總結提升出來的一種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它突出的是從學生的學情出發,以自主學習、生生合作為主要學習方式。其中“五步”指的是課堂教學中的五個步驟。第一步,獨學,即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第二步,對群學,先是兩個學習水平相當的學生一起合作學習,再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組內學習;第三步,組內小展示,每個成員將自己學習情況在組內匯報;第四步,班內大展示,每組由組長負責引領組內成員根據學習情況在班里展示學習成果;第五步,整理學典,達標測評。“三查”指教師對于學生的學情進行三次關鍵性的調查。一查在學生獨學時,教師提前了解學生的預習情況;二查在組內小展示時,教師監督并引導學生的積極參與;三查是在最后的達標測評,對學生學習的輸出進行反饋評價。
二、“五步三查”在初中英語閱讀課中的具體應用
1.設計“五步三查”模式的學典。傳統的“教案”一般從教師角度出發,關注的是如何“教”,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地接受知識,學習的主動性被忽視。學生在課前對老師的教學意圖無從了解,課中也只能是被牽著鼻子走。“學典”與傳統的“教案”不同,它像導航儀一樣,具有“導讀、導思、導做”的作用,讓學生知道每一步要做什么,如何去做,充分明確學習任務及學習方法。對于學困生可設計一些翻譯短語、熟記單詞等較容易的任務;而對于尖子生則可設計難度稍大的預習任務:如造句、句子翻譯,文章改寫或續寫等。英語教學中閱讀策略極其重要,在學典中也應作出明確體現以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2.自主學習環節——讀文本,研問題。該環節學生主要的活動是進行自學并與文本“對話”,即根據學典獨學指導閱讀文本并完成相應的獨學筆記。在學生閱讀文本的時候,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運用雙色筆在書上作出標注或在獨學筆記中寫出重難點或有疑問的句子,也可以把文章中的一些好詞好句摘抄下來。獨學環節可以讓學生在課前完成,目的是使學生先自學生字新詞為閱讀課的順利進行掃清語法詞匯障礙。
3.對群學環節——學互助,解疑問。對學指兩個學習水平相近的學生合作學習。常見的對學體現在閱讀課中以解決問題為主線。比如,在教GO FOR IT八下Unit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 (3a-3c)中,我設計以下對學任務:1.欣賞一段小品視頻“扶不扶”,讓學生與對子展開話題討論:What will you do if you see an old man lying on the ground?Will you help him or not?Why? 2.引出文本的插圖標題,讓學生預測文章大意并與同伴交流。3.根據文章內容回答問題:Where does the passage come from?How do you know?學生對學討論課本的圖片激發了學習興趣進而自然進入與文本的對話,同時也培養了互幫互助的精神。群學是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各成員在組長的負責下開展有效的交流、合作和探究。比如在教GO FO IT 八上Unit 7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B(2a-2e)時,群學中我要求學生完成以下學習任務:放飛你的想象Suppose there will be a robot design competition (機器人設計大賽) in our hometown. Please work in groups and design a robot that you like. 1. What will the robot look like? 2. What will it be able to do? 3. Who will be the people to use it the most? 采用小組合作方式,讓小組成員交流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共同設計一個機器人來參加設計大賽。群學過程它既是合作學習的過程,也是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每個學生在學會合作的同時也增強了責任感,培養了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造力。
4.組內小展示——群交流,齊探討。組展環節主要是讓組內成員向全組分享自己對于文本的理解情況。閱讀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要學生學習掌握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閱讀來獲取信息,注重閱讀技能和策略,為繼續學習和能力提高奠定基礎。在課堂上對表格或思維導圖的運用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對文本的理解以及促進閱讀能力的提高。仍以GO FOR IT八下Unit1 What’s the matter?Section A (3a-3c)閱讀課為例。在組展中,學生先根據課堂所學知識,完成如下表格框架和思維導圖,再向組員展示自己的成果進行交流和探討。
上述環節不僅激活了學生的原有知識,調動了學生已有的語言圖式,而且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在閱讀時能更有效地理解文本內容進而為下一步的大展示做了鋪墊。
5.班內大展示——能質疑,共總結。每個小組在班里展示理解文本后的情況。這個環節由組長負責并和組員一起共同完成且展示方式多樣化。如在教GO FO IT 八下Unit 3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Section A(3a-3c)閱讀課時,在班內展示中我給學生安排了以下幾個學習任務:(1) family show(家庭情景劇),即通過今天所學的文本內容,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角色扮演A: Narrator(旁白)B: Nancy C: Mother,進行情景再現。在展示中也采用一些評價機制,如Pronunciation發音、Emotion 感情、Body language 身體語言等等,以便于使學生能夠在展示中做到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通過班展,發現學生把文本演繹地十分精彩。特別是Nancy與mom的對話,使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本背后所隱含的思想情感。(2) Question time!讓學生根據文章內容能否自己提出一些問題。有學生就提出質疑,如Why didn’t Nancy’s father do anything?班里有學生則給出答案Because he didn’t live with them./Because he was away from home.等等。3.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從故事中我們能學到什么?通過文本閱讀,情景再現,再總結時就水到渠成,從而得出It’s our duty to share the housework and sharing the housework makes a happy family.有時學生在回答問題時,受思維惰性的影響,僅僅從現有的文字表面去尋找答案,不能進一步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發現問題本質,導致回答缺乏深度。這時,作為教師我們就要善于抓住契機,促使并引導學生去質疑和總結,從而使他們對文本的理解從膚淺走向深刻,從片面走向全面。
6.進行達標測評。教師要根據本節閱讀課的學習目標以及學習重難點來設計活動,從而對于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細致地檢測。比如在上GO FO IT 九年級Unit 8 It must belong to Carla Section A(3a-3c)閱讀課時,我就設計了一個“complete the passage with the correct form of the words in the box”的任務,通過挖空的題型讓學生完成查學部分的練習。一則可以用來檢測學生的知識獲得情況,另外又提升了學生的思維深度。之后,我再讓學生及時作出評價并選出最優小組。一個合理完善的評價機制是“五步三查”教學模式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有有效的評價才能達到小組合作的真正目的。評價時提倡讓學生進行互評,確保評價的公平性、客觀性和全面性,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
總之,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課堂上,“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模式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建立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促使學生個體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作為英語教師,在教學中我們應落實“先學后教,以學定教”,這樣才會讓課堂因學生而精彩,使課堂煥發出無窮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1]郭相靜.“五步三查”教學操作模式之我見[J].校園英語,2012,8.
[2]師教發.2號印發了關于《在全師中小學建立有效課堂教學的指導意見》的通知[R].2009.
[3]董秀梅.淺談農村初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校園英語, 2012,12.
[4]如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J].教育與教師,2011,130.
[5]邵國珠.初中英語導學案之我見[J].學英語(初中教師版),20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