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仲軍 李強 韓車 武仲蘭
摘要:設備管理是企業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提高企業生產效率的關鍵因素。設備管理是圍繞著設備的設計選型、運行保養、檢測維修、技術改進和設備配件管理等各項工作進行的技術活動和管理活動的總和。設備管理的目的是將人員、制度、設備等各方面形成規范、科學的設備管理運行系統,使設備管理工作得到高效的組織和實施。
關鍵詞:設備;管理;模式;途徑;實踐
隨著設備的專業化、自動化、數字化水平的升級換代,設備管理模式的創新一直是采設備管理人員研究的課題,本文通過提出全新的全員設備管理模式,闡述實現全員設備管理模式的途徑,突出采油設備的石油特色,進而在生產中得以實踐。
1.采油設備的全員管理的意義
通過做實采油設備的全員管理,發揮管理區的現場和管理優勢,讓采油設備的全員管理發揮更大的作用,通過流程再造、制度完善、考核到位,最大限度的為油田創造效益。
1.1油田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油田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通過勘探增加石油儲量、加強地質研究分
析,夯實老油田穩產基礎,減緩產量自然遞減,不斷地提高采收率。而采油管理區處于油氣開發的現場和源頭,采油設備的全員管理為油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1.2實現管理區儲量價值最大化的需要
儲量價值管理是一個以長期效益為中心的發展戰略管理,而采油設備的全員管理可以為儲量價值管理提供數據支持,可以使資金投向與油藏儲量開發規律更加緊密結合,充分體現資金投向效益的管理,從而能確保成本投入的持續高效性。
1.3油田體制機制下轉型發展的需要
油田體制機制建設注重“投入講回報”的理念,加強過程監督,控制過程
節點,落實管理責任,降低開發成本,最終實現油田開發效益的最大化。而采油設備的全員管理以整體優化為原則,以效益最大化為目標,可以創新油田管理實踐。
1.4低油價形勢下油田實現效益提升的重要手段
自國際油價持續走低,低位徘徊,油田企業正式進入寒冬期。此種形勢下,采油設備的全員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從效益的角度來開展工作,而不是片面追求單項業務活動的最優,通過對采油設備的全員管理增強企業的效益。
2.全員設備管理模式
所謂全員設備管理模式就是指打破專業技術界限,通過整個生產系統全體員工參與的設備管理模式,使設備性能達到最優的方式,其特點是全效率、全系統和全員參與。全效率,指設備壽命周期費用評價和設備綜合效率;全系統,指包括生產維修系統的各個方面;全員參與,指設備的計劃、使用、維修所有部門,尤其注重操作者的自主小組活動。同時,通過學習借鑒和應用先進的設備管理理念,在日常設備管理活動中,應用設備可靠性、可維修性、設備有效利用率和設備壽命周期費用分析評價等設備管理的新概念,以實現采油企業設備管理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創新。
3.實現全員設備管理模式的途徑
實現全員設備管理模式,應充分借鑒和應用國外設備管理的先進理念和手段,如計算機輔助管理、全面質量管理、設備故障數據庫系統、狀態監測、風險評估技術和故障診斷技術等,經過消化吸收、融會貫通,有效地提升設備管理和維護的現代化水平。
3.1以質量管理體系帶動設備管理模式的創新。
良好的設備運行質量是生產能否運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精密、大型、單系列等關鍵設備以及主要設備的運行管理。以質量管理帶動設備管理模式的創新,積極采用科學、嚴謹的程序和方法,加大對設備管理的控制力度,從設備購置、質量檢驗、精度檢測、預防維修、維護保養、設備完好率、設備管理程序文件,以及設備操作、維修人員技術素質的培養和設備的使用環境等各個環節,進行嚴格的控制和管理,最大限度保證設備技術功能的正常發揮。
3.2利用局域網建立設備故障數據庫系統
電子、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設備自動化程度的逐漸提高,推動設備管理工作朝著更加注重時間和效率的自動化、動態化和標準化方向發展。利用企業局域網,建立設備故障數據庫管理系統,,使基層班組和管理部門均可在局域網上發布設備故障狀況或獲取設備管理信息。過去,雖然大部分機械、電氣和儀器儀表設備都進行過較為完善的故障說明和故障排除記錄,由于沒有建立統一的設備故障數據庫,修理經驗和使用效果不能及時在一定的范圍內得到交流和推廣。維修人員的工作調動,也造成大量維修信息資源的浪費或流失。建立設備故障數據庫系統后,避免了上述問題的發生,也使相關人員能夠依據數據庫系統盡快熟悉和掌握所需設備的運行特性及使用要求,方便地查詢相關設備維護保養的記錄和方法、設備在技術改造以后的詳細資料以及使用效果等。數據庫系統對資料完整地保存,非常便于查閱及經驗的共享和借鑒。
4.突出石油企業特色
4.1建立完整的組織機構
針對石油企業設備數量大、種類多、專業性強等特點,為加強管理,建立完整的組織機構,專門設置主管設備工作的設備管理部門,定期召開設備工作例會,研討生產中的各種設備管理問題。
為實施規范化管理,選擇典型的機械設備進行前期試驗,通過調查研究、摸索規律和制定試行方案,形成典型設備的規范化管理文件,并按此模式逐步推廣到所有生產設備,使每臺設備和每個生產環節都有對應的管理規范和內容,實現了全部設備的規范化管理。新員工須經規范化管理內容的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
4.2符合石油行業設備特點
結合設備安全、平穩和長周期運行的要求,在探索設備管理模式時充分考慮設備特點,將設備維護與實行計劃檢修與狀態檢修相結合,按照長周期運行計劃安排設備的大修間隔和時間,根據狀態監測和故障診斷分析等情況,采取對策性的預防性檢修。同時,通過各使用單位,開展精密點檢、維護班組日常點檢、生產崗位電子巡檢等,組成設備檢測和故障診斷網絡系統。通過ERP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對主要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態、重要監測點、單臺設備的簡易定期診斷和監測等實施計算機管理,使點檢工作更趨具體化和數據化。并由專人負責維護和管理,有效遏制設備故障的發生,確保生產的順暢運行。對關鍵設備、重點設備故障以及修理中的疑難問題,通過采取跟蹤的方式,掌握和發現設備運行中的故障發生規律、故障隱患部位和劣化趨勢等,將其及時消滅在萌芽狀態。使設備維修工作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最大限度地發揮設備效能,縮短設備檢修時間,實現計劃維修與狀態檢修的有機結合。
5.全員設備管理模式的實踐
以前一直實行以設備運行時間為基礎,以計劃預修體制為主要方式的定期預防性維修的設備管理模式,按照設備運行周期的不同分別進行大修、中修或小修,雖然可以基本保證生產,但缺乏較強的針對性,往往造成設備維修過剩或維修不足,影響企業的安全穩定生產。
6.結論與認識
石油企業的全員設備管理模式的探索與實踐,不僅是一項繁雜的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持續的工作。必須從企業長遠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結合企業的生產特點,以保證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和安全生產為管理目標,堅持繼承和創新相結合,傳統管理和現代管理相結合,不斷摸索、不斷推進設備管理的進步,努力打造具有石油特色的設備管理模式,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和增值。
參考文獻:
[1]高賀;淺談作業成本管理在油氣田企業的應用[J];國外油田工程;2007年07期
[2]郝生亮;鄧志喜;張娟;采油井區如何提升獨立作戰能力[J];經濟師;2012年09期
[3]姚光軍;王瑞麗;石油企業成本控制管理研究[J];河南科技;2013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