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思瑤 李高
[摘 要:近年來,在碧江區民生監督領域,存在若干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基于此提出了若干對策建議,以資參考。
關鍵詞:碧江區;民生監督;存在問題;對策建議]
在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民生領域腐敗案件呈現出多發、高發的態勢,成為腐敗的“重災區”,嚴重影響了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也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這應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警覺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決。近年來,碧江區在開展民生監督工作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若干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碧江區民生監督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貫徹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不力
個別鄉(鎮、街道)、幫扶責任部門、村(居)“兩委”沒有真正把脫貧攻堅作為一項事關全局的工作來抓,底數不清、思路不明、措施不力,沒有認真消化上級要求、領會精神,沒有真正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脫貧攻堅決策部署上來。有的責任心不強、執行力不夠,有的甚至搞變通、打折扣,導致政策執行偏差走樣。有的部門、鄉(鎮、街道)分管領導存在分而不管、包村領導包而不管、村(居)干部只顧自管等情況。脫貧攻堅主體責任不到位,導致部分民生監督組任務過重、監督效果不明顯。
(二)吃透政策狠抓落實能力不足
基層民生項目監督組成員雖然都很認真領會省市區下發的相關文件,積極參與各項專項監察及有關培訓,反復斟酌民生監督具體環節,但由于民生監督組成員大多數“半路出家”,監督執紀問責業務不熟悉,特別是對一些民生項目、資金的實施流程聞所未聞,在過程“摸著石頭過河”現象,不能發現問題或只能發現面上的問題,監管起來不能得心應手。
(三)民生監督脫貧攻堅銜接不夠
民生監督組在具體開展工作的過程中有的被動落實,缺乏擔當精神,推責任、踢皮球,習慣于當“甩手掌柜”,有的工作不負責任,有的敷衍塞責、有的瞻前顧后,由于方式方法不對,溝通協調不夠,導致監管嚴重滯后。上升理論指導不夠。民生監督組成員特別是鄉(鎮、街道)的監督組人員,主動作為不夠,被動參與區紀委派出紀工委安排的工作,以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為目的,缺乏主動創新思考的能力。
(四)村級監督力量薄弱執行偏倚
很多扶貧項目資金都由項目主管部門管理,由于項目數量多、資金分散,多頭管理,基層無法實施有效監督。加之基層監督隊伍參差不齊,工作任務重,已不能完全跟上監管步調。同時,基層對民生資金的具體使用,事前、事中都缺乏參與,事后監督容易出現職能懸空,導致監督缺位,加上缺乏科技手段,經費短缺導致很難對民生資金的使用進行全方位監控及跟蹤,就容易導致扶貧領域腐敗問題易發多發,破壞了黨群干群關系,污染了基層政治生態。
二、對策建議
(一)層層傳導壓力,構建“護林”格局
區紀委監察局組建脫貧攻堅督察組,把管護責任分級明確到具體的“護林員”身上,細化“護林”責任清單,級級壓緊,層層壓實。探索將開展專項督查、民生監督和巡察監督全面結合起來,構建共同監督、各有側重的“護林”格局,推動全面從嚴治黨落小落細落實,著力解決好“護什么”、“誰來護”、“怎么護”的問題。適時開展民生監督“回頭看”,對問題線索再梳理、再排查,確保監督不留死角。
(二)突出問題導向,實施精準監督
以民生領域整治鑄廉三年行動為契機,整合民生監督與巡察監督、派駐監督融合的力量,著力提高工作針對性,緊盯扶貧領域貪污挪用、截留私分,優親厚友、虛報冒領,雁過拔毛、強占掠奪等問題。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精準運用“四種形態”處理違紀人員,努力提高執紀審查政治效果、社會效果、法紀效果有機統一。通過召開涉案款物清退大會等形式,加大通報曝光、警示教育力度,增強群眾獲得感,提高群眾參與監督的積極性,提升震懾、遏制、治本的整體效能。
(三)開展專項監察,深化巡察監督
通過民生監督走訪,查實情、找問題,以村級信訪為突破口,舉一反三、主動作為,及時排查發現和有效化解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依紀依規、公平公正解決群眾合理訴求。充分發揮民生監督組和村務監督員作用,緊盯碧江區脫貧攻堅重大工程,督促鄉(鎮、街道)和部門抓好政策執行。將巡察搬到脫貧攻堅主戰場,結合基層實際,著力發現懶政怠政不作為、違反政策亂作為、謀取私利妄作為、濫用職權胡作為等脫離群眾、影響黨群干群關系等問題。針對巡察發現的涉及扶貧領域問題,重點督辦,快交嚴查。
(四)保持高壓態勢,嚴肅執紀問責
精準實踐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緊緊圍繞“大扶貧”戰略實施,把執紀問責的重心聚焦到脫貧攻堅主戰場上來,堅持正向激勵、負向懲戒、責任追究,用好督查督導“利劍”,發揮好考核“指揮棒”作用,把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變成檢驗干部能力和實績的“大考場”。嚴格執行問責條例、制定符合區情的問責制度,堅持盡職免責、失職追責的鮮明導向,全面把握容錯糾錯機制和“三個區分開來”的辯證關系。對把扶貧領域的相關數據“注了水”,做法“化了妝”,成效“增了膘”的惡劣行為嚴厲打擊。堅持“一案雙查”,嚴扣“兩個責任”,把工作重心轉向倒查追責上,倒逼監管部門種好“責任田”。將監督執紀問責與精準扶貧戰略全方位對接,對膽敢向扶貧資金財務‘動奶酪’的嚴懲不貸。建立預警問責制度,實行每月一督辦結賬、一排位通報,對工作不力、完不成任務、脫了全區后腿的縣級掛點領導、鄉鎮一把手、責任部門和村支書的責任。
參考文獻
[1]周鑰明.貴州省民生監督實踐探索[J].貴陽學院學報,2016,8(4).
[2]陳麟.全方位宣傳助推全覆蓋監督——貴州省民生監督宣傳工作的做法與啟示[J].新聞窗,2016(5).
作者簡介
鐘思瑤(1988—),碩士,講師,研究方向:政治學、基層政府治理。
李高(1983—),碩士,助理研究員,研究方向:農村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