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貴潤
為應對復雜挑戰,更好地適應新時代要求,山西省方山縣第二中學校積極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開展“三全育人”,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三全育人”工作中形成長效機制,全面提高學生教育和管理服務水平。
堅持 “五育”并舉
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德育為首,突出實效。開展德育主題班會,提升學生的道德素質,培養學生積極情感,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實行“承包制+德育導師制”,校長承包年級,班主任承包班級,科任教師每人承包5-7名學生,對學生進行心理、思想上的輔導,做學生的引路人。舉行隆重莊嚴的升旗儀式,以情載理、情理交融、震撼心靈、催人奮進。開展“5+2全方位滲透”德育活動,“5”是指周一至周五進行校園廣播,“2”是指周一國旗下演講和周末完成手抄報和讀書卡。
提升智育水平。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科學把握學生認知規律,上好每一堂課。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注重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豐富業余文化生活和課外活動,促進學生智育發展。比如全員參與、全面開展“四個一”活動,即讀一本好書、唱一首好歌、品一首好詩、寫一手好字。創辦校園月刊《夢翔學報》,最大限度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園地、展示的平臺、成長的天地。開展每日“三部曲”,即晨誦、午讀、暮省,打造書香和諧校園。
強化體育鍛煉,堅持健康第一。嚴格執行學生體質健康合格標準,開齊開足體育課,開展特色體育項目,定期舉辦學生運動會。落實“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每天下午大課間統一組織學生進行1000米長跑,自選跳繩、踢毽子、仰臥起坐、立定跳遠等其中2項作為興趣愛好。
加強美育熏陶。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開展校園藝術活動,增強學生文化理解,辦好學生藝術展演,推進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建設。剪紙、素描、書法等已成為學校特色。
加強勞動教育。積極開展各種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學習與社會勞動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從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強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公德意識。
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
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優化教學方式,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我校推行“三三二一”的課改模式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特色教學。第一個“三”指教師教學三目標,即自主預習目標、交流展示目標、檢查反饋目標;第二個“三”指教學三環節,即自主預習、交流展示、檢查反饋;“二”指二回顧,即周清、月考;“一”指一反思,也叫教后記。
因材施教,“量身定做”教學方案。教育應以人為本,因而我們在施教過程中要做到循序漸進、有的放矢、適時施教、長善救失、因材施教。這就要求我們精細化備課,一份教案的設計,不僅備知識,更要備人,全員備、全程備、全方位備。
審時度勢,嚴謹治學。我校在管理上適應當地教育環境、順應改革和發展要求,運轉力求科學有序,以創新精神探尋學校管理之路,著力為學生營造和諧、生動的成長氛圍。比如:“全封閉管理”讓學生學會自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培養學生的獨立性,最終走向自強;“建立成長檔案”,不拋棄、不放棄每一位學生,達到全員、全程、全方位管理。
教育的探索仍在前行,我校將堅定把握“三全育人”的方向并形成長效機制,本著讓每個學生“成長·成人·成才”的宗旨,以“標準引領、規范管理、內涵發展、創優特色”為思路,著力打造“嚴謹、善導、進取、愛生”的優良教風和“自主、自信、自律”的良好學風,努力創建平安、和諧、書香、美麗校園。
(作者單位:山西省方山縣第二中學校)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