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樂
語文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文化課程之一,是具有基礎工具性質的課程。適應職業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是語文教學工作的終極目的。本文將根據中職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下一步中職語文教學改革進行探究,以期實現語文教學水平的提升。
中職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語文教學改革不夠深入。一是沒有形成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特色,缺乏科學規范、行之有效的課堂教學模式。本該是充滿魅力的語文課變成了PPT翻閱課,本該是活潑可親的語文課變成了一潭死水。二是忽視了職業教育“知識+技能”的培養目標,不能對文本作多元解讀和有益拓展。三是部分教師把主要精力用在設計課堂教學模式上,忽略了教學目標、文本內容、知識內涵、能力層級的研究。
學生主體地位體現不充分。目前,語文課堂上依舊存在教師講得多、學生自主少,無效合作多、有效合作少,預設活動多、生成思辨少等問題。具體來說,一是缺少課堂教學的整體設計,割裂思維、點狀思維依舊存在,導致教學碎片化。二是缺少行之有效的科學評價。個別課堂的評價,教師是唯一的執行者,學生只能等待教師評價。還有個別教師處于一種混沌狀態,或者評價模式和方式單一,無法做到“對癥下藥”“量體裁衣”。
誦讀教學弱化。職業學校的學生普遍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學校沒有安排晨讀時間或晨讀課,瑯瑯讀書聲似乎離中職院校很遠。在語文課堂上,有的教師理性分析過多,感性品讀不足,誦讀猶如蜻蜓點水,淺嘗輒止。有的教師面對升學壓力,變得急功近利,為了完成課堂設計的內容,把誦讀邊緣化。總結起來就是,教師的范讀領讀弱化、朗讀技巧的指導弱化、學生的朗讀個性弱化、對學生朗讀的評價弱化、課外朗讀弱化甚至缺失。
中職語文教學改革初探
加強中職語文教學研究。一是加強校際教學經驗交流,各學校的語文教師可以利用教學工作會議、微信等方式交流教學經驗,探討教學方式,取長補短,相互促進。二是發揮專家的引領作用。可以邀請省內外知名語文教育專家,對中職語文教材的編寫原則、動態、語文教學的趨勢等做分析報告,幫助教師及時準確地把握語文教學的方向,指導學校的語文教學改革。
設定切合實際的教學目標。要充分認識到職業學校學生的特殊性,控制好知識點的難易度,力求循序漸進,突出基礎知識的教學,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能力訓練和提高,同時配合國學經典誦讀,適當讓學生接受傳統文化熏陶,提高他們的綜合素養。
全面打造有效課堂。在語文教學中注重“以人為本”,逐漸拋棄“填鴨式”等傳統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個性特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以欣賞和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信任學生,多鼓勵少批評,了解他們的愿望和心聲,多研究分析他們的學習狀況和專業特點,因材施教,構建有效課堂。
提升語文教師業務能力。一是組織信息化教學培訓。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合理應用現代教學方法,推動教師角色、教育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等方面的變革。二是觀摩研討優秀教師的語文綜合實踐課教學活動。學習先進地區優秀教師綜合實踐活動課如何開展,學習如何圍繞教學實踐活動的準備、組織、評價等環節進行思考與探索,做到理解意義、把握原則、突出實效、取強補弱。
總之,只要我們立足現實,積極探索,不斷改進優化教學方法,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情趣與活力,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營造學生喜愛的學習環境,尋找適應時代發展和學生發展的教學方法,一定能不斷地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單位:山東省汶上縣職業中等專業學校)
責任編輯: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