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妙儂
摘 ?要:隨著我國科技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其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不僅能夠彌補傳統教學方法在小學課堂教學中的不足,還能優化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從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幫助小學生融入教學情境、開拓小學生知識視野三方面入手,簡要分析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多媒體;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小學語文是學生們學習語文的啟蒙階段,小學生們在這一時期的語文學習水平,直接關系到將來的語文學習質量。所以,我們小學語文教師在不斷提升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要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策略,提升小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能力。本文作者立足自身教學經驗,對多媒體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簡要分析。
一、應用多媒體教學,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們由于天性使然,對新鮮的事物充滿興趣,而多媒體教學能夠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方式將語文文字知識展現出來,直接給予小學生們感官刺激,抓住學生們學習注意力的同時,能夠激發其課堂學習興趣,有助于提升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教學《海底世界》這篇課文時,班上好多孩子都沒有去過海洋館,更不知道海底世界是什么樣子的,所以任由老師把文章講述得多么天花亂墜,小學生們還是難以想象出海底世界的精彩。這時,我們就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借助視頻或圖片,讓學生們邊觀看邊體會文章中的句子描寫,傾聽海底世界動物們的聲音“有的像蜜蜂一樣嗡嗡,有的像小鳥一樣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樣汪汪”,看一看海底世界的植物“它們的色彩多種多樣,有褐色的,有紫色的,還有紅色的。最小的單細胞海藻,要用顯微鏡才能看清楚。最大的海藻長達二三百米,是地球上最長的生物”,通過直接的感官刺激使學生們能夠“親身”體會和感受海底世界的美妙,這樣不僅能大大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幫助小學生融入教學情境
小學生們由于年齡比較小,形象思維能力不夠,不能很好地想象出語文課文中通過文字描述出來的意境,進而不能深刻理解作者想要通過文字表達的思想情感。而多媒體教學能夠化抽象為形象,再現課文中的場景,使小學生們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幫助其更好地融入到教學情境當中,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
例如,對于古詩《楓橋夜泊》的教學,我們的課堂教學目標是引導小學生們能夠正確流利地背誦古詩,理解古詩的大意,感受詩詞中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想要借景抒發的思想情感。但是小學生們的語文知識儲備還不夠,不能很好地理解詩詞中“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等所想要表達的意境,教師在課堂上花很大力氣講解,學生們可能也無法真正地想象出這一春天的美景。但是加入多媒體教學之后,我們可以將古詩中所描寫的“春江晚景”場面再現,為學生們生動地展現古詩中所描寫的意境,使學生們被吸引并融入其中,不僅能夠帶給小學生美的享受,還能引領小學生體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情感,有利于提升小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開拓小學生的知識視野
小學語文課本中包含多種文章類型,有記事類、寫人類、古詩詞類、科普類等等,傳統的課堂教學僅僅局限于對文章內容的講解,而多媒體教學以其信息的即時性、網絡的便捷性等優勢,能根據課文內容為小學生們提供更多的知識內容,拓展小學生的知識視野,在滿足小學生好奇心的同時,能夠引導小學生更積極地進行課堂學習,充分發掘語文學習中的樂趣。
例如,在《太空生活趣事多》這一課的教學中,主要是給小學生們普及一些太空生活的常識,以激發其對航天知識的興趣。但是這一課的教學內容離我們的日常生活比較遠,學生們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還有一定的難度。對此,我們就可以利用網絡,在制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插入一些關于航天知識的資料,以及我國的重大航天事件(“神州”系列載人航天飛行的成功,“嫦娥”號探月工程等)的視頻和照片,利用Flash動畫為學生們形象地展示在宇宙飛船里走路的失重狀態“翻一個身,就會飄到別處去了”“人稍一使勁就會飄到半空中,咳嗽一聲就有可能后退好幾步”,看一看在宇宙飛船中生活的趣事,不僅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們在“樂”中學,還能開拓小學生的知識視野,一舉兩得。
綜上所述,作為新時期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素養,優化自己的教學方法,科學地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中,讓多媒體技術真正服務于小學語文課堂,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來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學生們的學習狀態,使其愛上語文課,促進語文學習水平的有效提升,為后續更深入地學習語文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狄憲忠.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85-86.
[2]黃曙光,鄭彩娟.小學語文多媒體教學淺談[J].學周刊A版,2014,(4):19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