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瑞敏


北京通州玉橋中學堅持以閱讀為突破口,以課程為載體、以活動為抓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用書香潤澤心靈,以經典浸潤人生。
營造輕松高雅的課外閱讀環境,是激發學生熱愛閱讀、走近書籍的第一步,是校園環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建校園文化的重要方面。我校在此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
豐富圖書角:每個班有圖書角。學校依據教師建議為每個班購買了100本圖書,供師生閱讀。學校圖書有專人負責,師生隨時可以閱讀。
開放圖書館:圖書館每周三、五向學生開放,教師可到圖書館上閱讀課;學生可以每天下午借書,老師隨時可以到圖書館、閱覽室看書。
墻壁會說話:學校各個樓層的墻壁上,都有閱讀的內容,每棟樓每個樓層都有不同的主題,名人修身勵志的故事激勵著學生努力學習。
與此同時,學校還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師生享受閱讀的快樂——
定時讀書:早上晨讀之前,學生自主閱讀;中午年級有計劃地組織朗讀名篇、古詩詞等,學校舉辦的各種讀書活動有計劃、有檢查、有評比。
以賽促讀:學生每天在家堅持閱讀,并錄制視頻傳給老師,老師會及時評價。學校每學期開展朗誦比賽,并支持教師帶領學生參加市區級比賽。
以展促讀:每學期學校為老師購買書籍,并通過讀、展、評等環節,促進教師讀書。每年3月為學校“英語節”,9月為學校“讀書節”。展示節期間,內容充實的讀書筆記、結構清晰的思維導圖……引得眾多學生駐足觀看。
以演促讀:5月是學校的藝術節,學生將讀過的經典名著、教材中的名篇名段寫成劇本,自編自演,在讀、寫、導、演的過程中品味中華優秀文化的真諦。
在落實國家課程、地方課程的基礎上,學校開設校本“七歌”(國歌、校歌、軍歌、感恩歌、勵志歌、戲曲、英文歌)課程,學生在校三年要學會唱幾十首歌曲,在歌唱過程中感悟經典、凈化心靈。學校還通過開設軟硬筆書法課程、國學吟誦課程、京劇課程等,引導學生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