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亞
摘 要:隨著國家的快速發展,社會整體利益作為經濟法維護的重點內容,一直受到全體民眾的廣泛關注。但是由于我國法律現狀及法律措施的差異化,在利益維護上也有一定的不同。文章通過對于社會整體利益重要性的分析及經濟法對于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影響的解讀,從社會整體利益在經濟法維護下的現狀出發進行分析,探究了經濟法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有效途徑,希望通過這些方面的思考為健全與提升法律保護、實現社會整體利益更大化的探索提供啟發。
關鍵詞:新時期;經濟法;社會整體利益;維護
引言
我國的經濟法是經過三十年不斷探索實踐形成的,它的出臺收到了社會各階層人士的關注。我國經濟法的制定充分結合了我國的國情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并且它制定的出發點就是社會的整體利益,從而在法律的規范下為我國形成一個良好的社會主義經濟氛圍,帶動我國的前進和發展。
1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維護的理論概述
1.1社會整體利益的重要性
社會整體利益涵蓋國家利益、個人利益、集體利益三個方面,是社會合法利益的有機統一。社會整體利益是個人利益的保護與個人利益限制的有機結合。無數個人在社會共同體中組成社會整體,在社會整體利益的平衡與維持中必將存在威脅一部分人的個人利益的狀態。但是我們需要深知,個人利益與社會整體利益并非是矛盾、對立呈現的。相反而言,只有維護了社會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才有可能更好更大化的實現,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實現個人利益的維護。社會整體利益將社會效率和社會公平性進行結合,這種維護目標其最終受益者是社會成員中的每個個體。公平與正義是社會整體利益重點強調的,也是實現全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
1.2經濟法對于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影響
經濟法作為維護社會整體利益的重要法律手段及調控措施,在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首先,經濟法以社會性作為重要的理論支持,社會整體利益的社會性特點決定了經濟法的執法與立法和社會整體利益的監督調控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其次,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與市場的健康與否息息相關,一旦市場失靈,則社會整體利益將面臨巨大損失,而市場的不穩定性、短時性等特征都影響著社會整體利益的穩定,經濟法作為重要市場規范的法律手段,能夠通過自身的強制性特征控制市場失靈狀況,避免社會整體利益由于市場失靈受到嚴重沖擊;并且,站在經濟法自身角度而言,社會整體利益能夠被看作是其自身利益結構的根本體現,也就是說經濟法是將社會整體利益作為首要法律訴求標準的,在經濟法滿足社會整體利益的需求下,實際上實現的也是對于個人利益的切實維護,這促使利益結構在本質上獲得更穩定的支持,更有利于社會整體利益的增進。
2社會整體利益與我國經濟法的關系
2.1在經濟法的調整目的方面
市場的變化是無常的,在整個市場的運行中總會有一些突發情況出現或者市場調控無力的情況出現,這個時候就需要經濟法的調控和管理。市場調控的無力或者失靈的情況是整個市場在發展運行中最不理想的情況,一般這種情況主要是由于某些個人由于自己想要謀取非法利益從而對整個社會利益造成傷害,而經濟法的落腳點和出發點就是保障維護整個社會利益,從而達到穩定秩序的效果。
2.2在經濟法的調整對象方面
宏觀調控以及市場規則都是經濟法需要調整的對象,當市場失去了其本身的調控作用,就需要國家干預來進行調整和維護,從而保障整個市場可以在理想狀態下進行;從另一方面來說,當市場中的某些規則出現了問題或者弊端,就會導致政府或國家的調控力下降或者失靈,這個時候經濟法就要對市場的規則進行調整,對畸形的競爭關系和惡意的壟斷經營做出改變等。
2.3在經濟法的調整特征方面
經濟性、政策性、綜合性和行政性等都屬于經濟法的特征,但是對于經濟法來說最重要的仍然是在市場經濟的整個秩序中把握住整體的經濟效益,并且要立足于社會整體利益。
3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維護的路徑分析
3.1完善立法制度
經濟法要發揮其在市場經濟發展中的調節作用,國家及相關管理部門需要對經濟法進行不斷完善,不斷提升經濟法的有效性。國家要想保證經濟法的有效性,則需要立足于國內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結合各區域的基本現狀,不斷對經濟方面的專業法律進行完善。只有做到以上方面的工作,才能夠充分發揮出經濟法的應用優勢,進而有效的維護社會整體利益。此外,國家要根據實際經濟情況,制定經濟干預的相關標準,防止部分人員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而作出影響社會整體利益的行為。與此同時,國家要制定出完善的法律法規,加強對政府監管、合理規范政府干預市場的行為,盡最大程度化發揮市場經濟主體的自主性。
3.2完善司法制度
國家能否對經濟法進行完善,并且確保其能夠落實到實處。不但對完善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影響,而且還有助于維護社會整體利益。基于此情況下,需要不斷完善社會整體利益訴訟制度,建立健全社會整體利益訴訟體系。為維護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在市場經濟活動的利益發揮其作用,并為社會整體利益的保護提供重要的制度保障基礎。但是,在上述類似事件的處理過程當中,必須按照法律法規的規定范圍,嚴格執行相關法律程序進行管理,不得將個人情感等因素混為一談,而造成具體的裁決結果有失公允。此外,司法機關在對相關案件進行司法裁決過程中,在保證對整個案件掌握與了解的基礎上,樹立科學公正的裁決態度,一切按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辦事,進而全面維護社會整體利益與個人利益。
3.3加強完善執法制度
完善的經濟執法制度,能夠有效的實現對經濟活動進行約束,為規范市場經濟活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國家要加大對市場經濟的管理力度,加強完善經濟執法保障機制。為經濟法的落實提供重要的法律依據,確保經濟法能夠科學的落實,進而最大程度上發揮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的調節效能。此外,在執法制度的完善過程當中,國家要想保證經濟法的有效性,就必須加強對各地區經濟的發展情況,市場運行的現狀等進行全面分析與綜合考量,只有做好整體上的把控,才能夠做好全方位的管理。與此同時,國家還需要對經濟法的相關法律進行完善。例如,產業法、財稅法、以及競爭法等。以此來為相關執法人員提供重要的執法依據,進而促進經濟法的執法能力達到全面提升。
結語
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科技不斷進步,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更顯得重要,這與我們每個人的切身利益都密不可分。經濟法不同于其他法律體系,經濟法必須結合社會實際經濟狀況,平衡經濟與發展之間的關系。經濟法的不斷完善,要以市場經濟為基礎,結合實際情況才能更好地保護社會大眾整體的利益,才能更好地促進市場經濟穩定運行,才能更好地促進社會整體的利益健康穩定。這需要國家及各級政府的積極參與保障,強有力地開展經濟建設,讓國民經濟發展有法可依,有效提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從而實現對社會整體的利益維護。
參考文獻
[1]張智慧.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J].現代經濟信息,2018(01).
[2]王薪其.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途徑[J].納稅,2018(32).
[3]胡屹霄.淺談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影響[J].中外企業家,2018(15).
[4]趙倩倩.論經濟法在金融危機下的新發展[J].今日財富(中知識產權),2018(09).
[5]張智慧.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J].現代經濟信息,2018(01).
[6]牛壯.經濟法對社會整體利益的維護分析[J].法制博覽,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