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蔡佩瑤 邢黎平













:隨著我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其融資需求不斷增加,本文在我國努力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時代背景下,通過對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實地調研,了解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經營發展現狀、影響融資需求的不同因素,進而在問卷調研數據基礎上運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加以深入分析。最后基于實證結論,本文從科技型中小企業自身、金融機構、政府政策三個層面為其未來發展與融資決策提出若干建議。
: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因子分析
2011年,國家科技部、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印發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實施方案的通知》,在全國各省市、地區所提出促進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方案的基礎上,選定包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武漢市在內的16個地區為首批試點地區。武漢市政府在推進該專項工作的過程中,陸續出臺了《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試點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業務的意見》《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武漢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引導基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武漢市科技型企業保證保險貸款業務操作辦法》《武漢市專利權質押貸款業務操作辦法》等相關鼓勵政策。在結合武漢市自貿區建設工作的基礎上,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武漢的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不足、融資瓶頸的存在、生存環境的差異、社會服務體系的不健全等多方面問題,導致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滯后,從而阻礙了武漢市科技產業體系的升級改造,制約了科技創新水平的提升。本文以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為調研對象,基于所得數據運用實證方法分析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
截至2018年12月,已有逾11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落戶武漢市自貿區,由6個地稅局進行監督管理。隨著武漢市自貿區的不斷建設發展,企業數量仍在不斷攀升。根據武漢市自貿區地稅局和工商局對2017年自貿區科技型企業年度銷售收入和行業分布信息的統計結果可知,從企業年度銷售收入情況來看,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企業的發展態勢較為均衡,且以小規模企業為主體。另外,目前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行業分布差距不大,各個行業均有部分企業從事經營活動,分布最集中的屬于電子信息、新材料和生物醫藥三個行業。據武漢市知識產權局統計數據表明,2017年武漢市全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23243件,全年發明專利授權量達8444件,其中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申請比例達17.3%,授權比例達18.7%。由于武漢市自貿區剛剛起步,并且還在不斷擴張階段,以目前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武漢市自貿區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將逐步成為武漢市科技創新能力發展的中堅力量,而自貿區也將成長為體現武漢市科技創新水平的標志地域。
1.融資渠道狹窄
武漢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最主要的兩種融資渠道是外源性融資和內源性融資。內源性融資主要是企業留存收益、企業創始人個人財產投入以及企業員工集資等,而外源性融資則是外界資金以直接或間接等一切企業能獲得資金的方式流入企業。由于內源性融資成本較低,所以很多處于初創期以及成長期的武漢市自貿區科技中小企業的內源性融資比重更高。但科技型中小企業在提升技術創新水平時仍需投入大量資金,因此外源性融資就顯得尤其重要。目前,多數科技型中小企業仍屬于高風險企業,發展過程中的死亡率很高,擴張外源性融資總量與渠道比較困難。
2.?政府支持力度不夠
武漢市自貿區現在還處于搭建框架的發展過程中,很多針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政策優惠還未釋放,社會化服務體系也尚未完善。目前自貿區內科技型中小企業暫時只能享受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以及“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稅收優惠政策,政府當前對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扶持力度仍顯不夠。
3.?積極探索融資新模式
目前武漢市自貿區掛牌剛滿兩年,根據自貿區的建設目標,未來將逐步推進實施科技金融創新、增強金融服務功能等4類措施共50項事項。具體措施有支持融資租賃、商業保理、信貸資產證券化,發展金融新業態;開展投貸聯動、投保聯動和專利保險,創新科技金融產品;建設光谷智慧金融服務平臺,打造光谷“資本網店”,促進投融資信息對接;發布“光谷科技金融指數”,提升光谷科技金融影響力等等。這些舉措的規劃與逐步實施正是武漢市自貿區的獨特優勢所在,它能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積極探索融資新模式,減緩其融資壓力。
本文調查問卷的標題為“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影響因素調查問卷”,調查對象鎖定為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調查問卷的內容分為企業發展現狀、企業經營狀況、企業融資方式選擇、企業對融資機構的態度與看法共四個板塊,以便受訪者迅速知道問卷題目的調研目的。問卷所設計的問題簡明扼要,能讓受訪者迅速理解問卷調研的內容,避免了因不清楚問卷題目而產生排斥或拒答的現象。
此次調研采用簡單隨機抽樣和實地采訪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在較小成本約束條件下能夠獲得具有代表性的樣本群體,符合本文的調研目的。在本次調研中,目標問卷發放量300份,實際發放問卷297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268份,有效率大于90%,在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選擇上沒有嚴格要求,這使得本文的調查數據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本次調研實地走訪了32家企業,通過自貿區地稅局的企業群線上發放問卷265份。
1. 企業發展現狀
(1)企業的發展階段情況
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處在成熟期發展階段的占比為13%,處在創業期階段的占比為38%,處于成長期發展階段的占比接近一半,這說明目前發展階段處于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偏少,大多數企業仍處在創業期以及成長期。創業期以及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自身資金短缺的問題,存在著較強的潛在融資需求。
(2)目前企業資金狀況
目前武漢市自貿區大多數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緊張,資金寬裕的企業數量不足10%,通過走訪發現,資金緊張的企業基本上集中在創業期和成長期的企業,而即使是處于成熟期的企業也有少部分存在資金緊張的問題。
(3)企業近三年融資情況
武漢市自貿區92%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近三年都有過融資經歷,這說明融資已成為助力企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手段。同時通過數據對比可知,近三年沒有過融資經歷的企業都集中在成熟期發展階段,這說明處于創業期以及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有更大的融資需求。
2. 企業經營狀況
(1)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比例
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研發投入比例在51%~75%之間的有四成以上,26%~50%之間的有三成以上,76%~100%之間的企業數量近兩成,而技術研發投入比例在25%以下的企業僅占8%。由此可見,大多數企業的融資所得主要用于技術研發。
(2)企業的管理成本比例
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管理成本比例在26%~50%左右的最多,企業數量接近一半,其次是51%~75%、0~25%之間的各接近三成,51%~75%區間的企業數量居多。從數據可知,管理成本比例在25%以上的企業數量達到78%,這說明除技術投入以外,企業的管理成本也占據了相當一部分企業資金。
(3)企業年度銷售回款率
近五成的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年度銷售回款率處在51%~75%之間,能達到年度銷售回款率在76%~100%之間的有四成,通過實地走訪發現,企業的融資壓力很大程度上來源于銷售回款的不及時,這是上半年和下半年回款率的較大差異導致的,回款率越低就代表企業的經營狀況越差,由此可見,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需要提高銷售回款率,從而緩解融資壓力。
(4)企業年度資產負債率
七成左右的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資產負債率在25%以下,近三成的企業資產負債率在25%~50%區間,而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上的企業僅有2%,這說明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可抵押資產少的情況。
3. 企業融資渠道選擇
據調研數據顯示,58%的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選擇了銀行貸款,32%的企業選擇了私人借貸,其他融資渠道占比極低。這說明科技型中小企的融資渠道選擇比較保守,對現在新興的融資方式缺乏了解,其融資渠道選擇過于依賴銀行貸款等傳統金融方式。
4. 企業對融資機構的態度與看法
(1)企業對目前銀行貸款利率的看法
據調研數據顯示,39%的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認為目前銀行貸款利率雖然較高,但可承受,而37%的企業則認為目前銀行貸款利率貸款利率明顯偏高,很難承受,只有約兩成的企業認為水平適宜,可以承受。而通過數據對比發現,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大小、不同行業門檻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對利率的承受能力不同。因此,雖然七成多的企業都認為銀行貸款利率偏高,但承受結果有較大差異。
(2)企業能夠接受的貸款利率范圍
據調研數據顯示,八成的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夠接受的貸款利率范圍在5.1% ~?10%之間,12%的企業能接受貸款利率范圍在10.1% ~15%之間,由此可見企業能接受的貸款利率臨界值在15%左右。
(3)企業最看重融資機構的優勢
企業普遍看重融資機構的利率、資金到位及時性、抵押擔保要求、手續簡化程度四個優勢。調研數據表明,將近七成的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最看重融資機構的利率,20%的企業最看資金劃撥的速度。
(4)企業貸款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難
據調研數據顯示,貸款利率和費用高,無法承受、手續繁瑣、資金到位不及時是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貸款過程中最為普遍的困難,有四成以上的企業選擇了這三點,其中選擇資金到位不及時的企業最多,為47%。另外銀行貸款額度不足、抵押不足、找不到擔保人也是企業貸款過程中較為普遍遇到的困難,分別占21%、27%、13%。
為了進一步深挖數據,以分析影響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準確因素,本文基于問卷描述性分析結果,建立包括企業發展階段、資產負債率、銷售回款率、資金流動率、技術研發投入比例、企業管理成本比例、政府政策法規、市場競爭壓力、企業行業背景、融資渠道、貸款利率、金融服務便捷性共12個影響因素在內的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型。
為了盡可能保留原來的數據信息,在諸多變量中選出典型性因子,為減少變量的個數,達到降維目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將聯系比較密切的變量歸為一個因子,最后得到的少數幾個潛在因子能反映大部分的原始信息。
本文根據調查問卷的數據統計結果結合采訪手記的內容,確定了12個“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影響因素的解釋變量,這使得分析的復雜性有所增加,為了簡明扼要地分析觀察指標,我們對12個變量做探索性因子分析,對應表達式如下:

其中,
代表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總評估,
為12個公共因子,也是12個自變量,
代表因子載荷,
則是特殊因子(包括隨機誤差)。
從表1可以看出,“貸款利率”、“資產負債率”、“技術研發投入”均值較低,均在6.0以下,而其他變量的均值均在6.0-8.0之間波動,且較高。“企業發展階段”、“企業行業背景”標準差分別為1.342、1.263,相對較大,其余指標的標準差均在0.2到0.5之間浮動,由此可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波動,且波動幅度較小。
在正式進入因子分析前,本文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篩選整理,將最后的統計結果輸入SPSS系統。首先需要對其做出效度分析,即有效性分析,從而判斷原有變量是否適合用于因子分析。
選擇進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Bartlett-Meyer-Olkin)和KMO檢驗(Kaiser-Mey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KMO的統計量取[0,1]之間的值,變量間存在越強的相關性,則KMO的值越接近于1,其原有變量越符合做因子分析的條件;變量間存在越弱的相關性,則KMO的值越接近于0,意味著其原有變量越不適合進行因子分析。檢驗結果見表2。
由表2可以看出,KMO的取值是0.682,大于0.5,較為接近1,說明數據結果能進行因子分析,只是其質量還有待加強。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的值是262.086,其自由度為66,且sig值是0.000,說明顯著性概率小于0.01,即結果顯著,從而也證明了數據之間相互聯系,有共性影響,符合做因子分析的條件。
3.信度分析
數據的可靠性可以通過信度系數進行檢驗,本文對調查問卷以及采訪手記的統計數據進行α信度檢驗,從而通過信度檢驗結果進一步判斷數據是否可靠。分析結果見表3。
據表3顯示,觀察到信度系數是0.732,接近于1,說明所有指標的信度結果較好,數據較為可靠,因此可以正式對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因子分析。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將聯系比較緊密的因子進行歸類,從而可以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進行計算。由于未旋轉的成分或因子的因子載荷量誤差比較大,為了提高因子載荷效果,本文采用最大方差法(varimax)對成分或因子進行旋轉。
因子的數目沒有精確的定量方法,但是根據表4和表5,可以清楚地看到通過主成分分析,最后產生了3個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主因子,有73.071%的載荷被這三個主因子所解釋。可以看作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12個指標,線性組合了上述的三個提取的主因子。
而從表6可以看到所有指標在三個提取的主因子上的載荷。未旋轉的成分矩陣顯示出了未旋轉成分或因子中的每個變量的因子負載量。每行表示作為3個主成分的線性組合的系數(比例)的獨立變量。
從圖2旋轉空間中的成分圖可以觀察到,主因子一包含有5個變量,分別是“資產負債率”、“銷售回款率”、“資金流動率”、“技術研發投入比例”和“企業管理成本比例”。根據5個因子的共性聯系,可以將第一個主因子命名為“企業生產經營因子”。主因子二包含有3個變量,分別是“政府政策法規”、“市場競爭壓力”和“企業行業背景”,根據3個因子的共性聯系,可以將第二個主因子命名為“企業外在環境因子”。主因子三包含有4個變量,分別是“企業發展階段”、“融資渠道”、“貸款利率”和“金融服務便捷性”,根據4個因子的共性聯系,可以將第三個主因子命名為“企業融資決策因子”。

對三個提取的主因子再次進行信度分析,從而判斷結果是否可靠。從表7可以看到企業生產經營因子、企業外在環境因子、企業融資決策因子的信度系數都在0.5之上,這說明三個主因子內部相容性較好,主成分分析結果可靠。
通過表8中因子及題項得分情況可以觀察到,企業融資決策因子、企業外在環境因子、企業生產經營因子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且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越差,企業融資需求越大;企業外在環境越惡劣,企業融資需求越大;企業融資決策越困難,企業融資需求越大。而在三個提取的主因子中,企業生產經營因子貢獻值最高。由最后的因子得分結果可以表明,科技型中小企業對企業生產經營因子、企業融資決策因子這兩項的要求最高。本文認為,這是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制于自身內在條件的約束以及融資決策是否順利開展,大部分科技型中小企業處于升級和轉型階段,故其融資需求對企業生產經營因子和企業融資決策因子較高。
由于指標較多,本文把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影響情況的12個解釋變量指標通過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三個主因子,分別是“企業生產經營因子”、“企業外在環境因子”、“企業融資決策因子”。這說明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因素主要是這三個因子,且從碎石圖等圖表中可以觀察到12個解釋變量的特征值表現,其距離相差不遠,即12個解釋變量指標都會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產生一定影響。再由上述分析可知,在這三個因子中,“企業生產經營因子”的分值最高,平均分值為4.34816,表明這是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需求的最主要影響因素,也就是說即便科技型中小企業外在環境較好、融資決策較便利,但其融資需求仍然對相應的企業生產經營要求較高。這也說明了科技型中小企業的一般性融資需求主要來源于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在實際的調研走訪過程中,影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主要是技術研發投入比例和銷售回款率,這兩者相應地在得分中也顯示最高,分值分別為4.7896、4.8926。
其次是“企業融資決策因子”,平均分值為4.1984,說明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受企業融資決策的困難程度較大影響。該因子包含企業發展階段、融資渠道、貸款利率、金融服務便捷性4個題項,其中企業發展階段的得分最高,分值達到了4.6728。這說明企業處在創業期、成長期還是成熟期對其融資決策影響最大,從而相較另外三個題項,在更大程度上影響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需求。
再次是“企業外在環境因子”,分值為3.9373,其所包含的3個題項中市場競爭壓力得分最高,分值為4.1432,說明市場競爭壓力對企業外在環境的影響最大,市場競爭壓力越大,企業的融資需求越迫切。另兩個題項也在較大程度上影響著企業外在環境,這說明一個良好的外在環境能緩解企業融資壓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企業的融資需求。
綜上,探索性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解釋了各個因素之間的聯系,為本文提出解決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對策建議提供了一定的借鑒、支撐作用。
1.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
技術創新能力是科技型中小企業安身立命之本,企業成長與收益回報都是以其具有競爭優勢的自主知識產權為支撐。從調研數據來看,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技術研發能力仍需進一步加強,首先,當前自貿區內多數科技型中小企業管理層級較為扁平化,這使得企業內部信息流動速度很快,有利于提升管理效率,但主要領導層要么是技術人員出身欠缺管理能力,要么是以管理能力見長而對技術理解不足,對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長遠規劃缺乏全面考量,優化管理層人員結構勢在必行;其次,企業應在可獲取融資的支持下,將資金經費盡可能向研發部門投入,豐富研發方向,增強研發人員實力,以使其能不斷跟進全行業技術創新的前沿水平。
2.加強人力支撐體系建設
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打造企業專屬的人才發展平臺,加快人才隊伍建設。目前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存在高科技人才短缺、尖端人才流失率居高不下的問題。企業應通過提升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員工激勵制度、落實員工知識技能的培訓、建立標準化的績效考核流程等舉措,從而傾力加強人力支撐體系的建設。該體系的建設能減少企業對外部人才和技術引進的投入,從而有助于減少企業的技術研發投入,減輕融資瓶頸。
3.完善企業內部管理
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是衡量企業發展風險的重要因素,優化企業管理制度結構在降低經營風險的同時,有利于吸引外部投資,助力企業發展。而優化企業管理制度結構的本質就是實現產權制度的多元化和社會化。目前在武漢市自貿區中,相當一部分企業的管理制度受困于傳統僵化的家族式理念,不能滿足市場經濟發展的趨勢,進而形成了種種獲取融資的障礙。這些企業應著力推動管理制度不斷向現代化、專業化的方向轉型,逐漸將企業實際經營管理由家族成員轉向職業經理人團隊。通過構建完整的現代企業管理體系,以股東會、董事會與監事會形成相互制約的分權架構,以此提升企業經營事項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建立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科學管理制度,就能大大提高內部資金運轉效率,節省部分管理成本,一定程度上緩解企業的融資壓力。
4.加強企業品牌建設
目前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大多數處于創業期和成長期,這兩個階段是企業打造自身品牌的黃金時期,品牌的成功塑造有利于企業在社會上建立良好的美譽度,增強與周邊上下游供應商之間的互信程度。通過加強企業品牌建設,企業自身與產業鏈中的各供應商可向規模化的方向發展。在產業聯盟中,企業的銷售回款率會有效提高,資金回籠能力增強,企業資金使用效率大大提升,并且在產業聯盟規模化的發展中,企業在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實力會穩步上升,市場競爭壓力得到緩解。
基于本調研所發現的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中存在的種種問題,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應著力創新服務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的模式與途徑,近年來“投貸聯動”作為一種新型融資模式在國內不同地區的試點工作中已經取得一定成效。武漢市應在所出臺《武漢市人民政府關于支持試點銀行開展投貸聯動業務的意見》的基礎上,深化與強化構建銀行機構與科技產業園區結合的投貸聯動體系,鼓勵國家開發銀行湖北省分行、中國銀行湖北省分行、漢口銀行等試點銀行在該項業務上的創新嘗試。
1.模式設計
基于武漢市自貿區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現狀及我國《商業銀行法》相關規定,本文建議“投貸聯動”模式的最優設計方案為,自貿區內各科技園區以建立科技發展基金為紐帶,先從銀行機構獲得政策貸款,而后在對園區內優質企業予以遴選的基礎上,對其進行股權投資。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需要銀行對項目申報企業的內部與外部情況、財務數據做全面深入的調查,所遴選出的企業作為平臺發展基金的支持對象。在構建園區平臺發展基金的形式上,建議以科技產業園為發起人建立有限合伙制度。此外,科技發展基金還可以武漢市政府作為另一主要融資渠道,積極爭取政府資金,并將其與社會資本聚攏起來。這一模式能有效地將政府資金、銀行貸款、園區平臺與社會資本聯動起來,聚力為一體。同時,在科技基金的運作過程中,園區平臺還可請求政府下屬企業為其提供擔保增信功能。
2.產品設計
銀行機構需要結合目標企業現階段的發展狀況,充分組織行內相關業務部門,為企業量身打造定制化金融產品,以涵蓋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不同階段。通常來說,科技型企業會在初創期、成長期和穩定期的不同階段中呈現出不同的發展特征,為了更好地服務與企業的融資活動,銀行需要視不同階段的不同特征而設計更加合理與有針對性的融資產品。
企業初創期中融資需求相對較大,在經營的方方面面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例如產品生產、廣告營銷、市場開拓等等。在該階段中銀行可采用分期投資的方式注入投貸聯動資金。
成長期中企業已初步在市場中站穩腳跟,積累了一定的客戶資源,相當一部分該階段企業已表現出一定的盈利能力,但同時這一階段中企業融資需求通常會進一步增加。該階段中,產業園區與銀行應緊抓機遇,篩選優質潛力企業,加大資金注入力度,以期獲取豐厚盈利。
穩定期中企業已在市場和行業中具有了較強的競爭優勢,經營活動已能保持在較為穩定的狀態下,企業資產規模較大,盈利能力較強,在這一階段中,無論是園區投貸聯動項目,還是私募與風投資本都已漸漸退出。
1.加大稅收政策優惠力度
在上述分析的企業發展各個階段,目前初創期和成長期企業所能享受的優惠政策遠少于穩定期企業。基于政府的角度來看,現行所得稅政策規定下,縱使初創期和成長期的科技型中小企業能維持相對穩定的發展,但其盈利能力還未凸顯,稅額貢獻比例也并不高。因此,對于前兩個發展階段中的中小企業,武漢市政府可以考慮進一步加大以免收或減收為代表的稅收政策優惠力度。對于穩定期科技型中小企業,可更側重關注優化調整其稅收結構,進而為企業經營與發展帶來更強的激勵效應。例如,科技型企業發展的中堅力量是擁有技術能力的研發人員,企業往往會通過對其提供科研成果分紅加以激勵,可考慮將分紅收入的部分予以更優惠的個人所得稅。
2.提升稅收政策精準性
科技型中小企業處于具有極為鮮明行業特征的行業領域,近年來整個產業的發展受到高度關注與大力扶持,武漢市相關部門應針對此類企業制定個性化的稅收政策,政策內容應能將科技型中小企業與其他類型企業形成明確分類,避免“政策借用”對企業發展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相關部門應保證相關稅收優惠政策能“常用常新”,確保政策連續性,使得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安心發展。
3.增加稅收優惠稅種
由于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依靠技術創新來推動發展,企業無形資產占比較高,其能從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上所得裨益不大。在現行稅制規定下,企業所得稅是一種直接性稅種,通常是企業經營出現獲利之后而計收。武漢市政府應考慮為間接性稅種提供更多優惠措施,特別在企業經營活動發生應稅行為后計收的增值稅,目前的增值稅政策是憑發票抵扣制度,智力投入一般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因此可允許企業的智力投入按一定比例扣除,以降低企業的稅收負擔。
[1] 岳宇君,胡漢輝.科技型中小企業支持政策傳導機制及博弈分析[J].科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7,(4):105-116.
[2] 張英杰.科技型中小企業互聯網眾籌融資現狀及對策——基于浙江省的實證分析[J].中國科技論壇,2017,(1):82-87.
[3] 陳燕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模式的研究[D].南寧:廣西大學,2017.
[4] 孔海文.中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困境問題研究[J].北方經貿,2017,(2):136-137.
[5]?李莉,呂晨,高洪利.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融資平臺建設[J].中國流通經濟,2015,(12):99-105.
[6]?劉霞,嚴莉萍,姚勇,余建國,吳田.湖北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問題和發展對策[J].科技創業月刊,2015,(20):33-34.
[7]?徐滇慶.后危機時代科技型小微企業的生存發展之本[J].會計之友,2014,(8):56-57.
[8] 董彥玲.基于財務視角的小微企業面臨的若干問題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4,(30):23-25.
[9]?朱未萍,許偉.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能力影響因素研究[J].財會通訊,2013,(11):11-12.
[10] 曹鳳崎.國內創新型小微企業研究述評[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3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