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曉華
摘要:物理是學生學習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門學科,物理學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訓,和對其提高理解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物理是近代才有的一門學科,相比較于其他的文科類科目,物理學應為其復雜性和較強的專業性,一直是初中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對于學生來說物理特別是一些復雜的物理實驗,由于實驗場地和實驗經費的限制,學生們很難單純的從思維角度理解這些知識,面臨著只能想不能見這一重大難題。同時物理實驗有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占據著很重大一環,讓學生們僅僅依靠模擬來進行這這種教學顯然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因此在進行初中生物理實驗室要采用全新的方法,讓學生學的明白,學的細致。
關鍵詞:初中物理;力學實驗;微信
隨著大家思想的改變,越來越多的新的教學方法融入到了我們的日常教學當中,傳統的板書形式已經漸漸地被各種,能吸引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注意力,加深學生理解的新方法新方式所代替。傳統教學固然有其所處的必要性,但是在一些特殊形式的教學互動中如:實驗,參觀等需要細致的教學場景愈發的顯得有些蒼白。隨著新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產物走到了我們的視野里,這種智能化產物依托其數據化時代的有利條件,帶給我們教學的極大幫助,促進我們過去一些概念化教學轉變到實際的,能讓學生親生經歷的可觸摸式教學。微信是我們日常生活所常常使用的一種app,同時也是深受學生喜歡的一款應用,同時微信上可以隨時隨地的同教師聯系,并且觀看課程視頻,因此微信輔助初中物理力學實驗教學有極大的作用。
1 微信輔助初中物理力學實驗教學的意義
傳統的物理教學,學生們總是哀聲哉道,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同學總會說聽不懂,或者還沒有聽明白老師就開始講下一章節了,導致學習差的同學,學習越來越差,對于物理學習的愿望越來越低,進而產生了一種厭學情緒加之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很容易做出過激行為,危害個人和社會的安全,同時給廣大中學生帶來不好的影響;而一些老師為了照顧較差的同學,有意降低講課速度,對每個知識點重復并且極慢的講解,這種情況確實照顧了班級差生的學習需要,但是同時極大的拉低了班級的學習進度,拉低了班級整體的課程情況。并且有的一些課程,如實驗等,由于自身場地,和物料需求。不純在細講的可能,當堂課程必須當堂結束,如果在學生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不明白,不了解的問題,很難咨詢到老師。就算咨詢到老師由于沒有相關的實驗材料,也很難靠理解復原出當時的實驗情況,很容易造成學生不懂的進一步加深,產生各加嚴重危害。但是通過微信輔助初中物理力學實驗教學,可以把課程錄像進行保留,方便學生們隨時觀看當時的實驗情況,和具體的實驗方法,方便學生們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通過1+1+1的方法來達到課程教學的最大化發展,讓學生們學的明白,老師教的安心。同時微信特有的即時通訊功能,更能加深學生和老師的進一步共同,達到發現疑問,解答疑問的無銜接交流,更便捷的教導學生。
2 微信輔助初中物理力學實驗教學具體策略
2.1 提升專業技能,保證教學質量
教師作為施教者,是任何科目教育的源頭,想要貫徹初中物理教學的深刻含義,必須從教師抓起。學校可以對物理教師開展微信配合實驗這種先進方式的培訓,并且定期進行討論研究。物理教學中的互動較多,只有掌握了系統培養方式,才能教育出好的學生。增加師生的溝通,物理老師要通過溝通和觀察學生的狀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的教育每個學生。每個學生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都具有其獨特的個性特點。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自身學習素質可能較強,那么在培養其的時候便可適當提升難度;有些學生的學習能力或者自身學習素質較差,那么就需要教師多花時間進行相應的引導。因此,在進行微信教學的時候,老師要更加有出發點的為不用學生設置相應的問題,通過問題難度的不同來達到因材施教這種個性化教學,同時老師積極接觸各種先進的文化和網絡信息,現如今網絡化年代,學生不同于以往,每個學生面對的都是龐大的互聯網,他們自己接觸到知識和各種文化的機會是前所未有的,作為老師我們更應該努力的提升自己的素質和文化水平,來起到帶頭作用。
2.2 利用微信各種新穎功能
內容依舊是教學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善的內容才會吸引學生們的興趣,讓學生們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當中,我們實驗配合微信使用,那么就需要我們積極的采用各種微信功能來達到一種教學的豐富,例如我們可以采用微信小程序等內置功能,設置一些物理力學小實驗,讓學生在家閑暇時間,像玩游戲一樣學習實驗的做法。寓教于樂,增強教育效果。同時老師積極接觸各種先進的文化和網絡信息,現如今網絡化年代,學生不同于以往,每個學生面對的都是龐大的互聯網,他們自己接觸到知識和各種文化的機會是前所未有的,作為老師我們更應該努力的發掘新的教學方式和功能,來起到豐富課堂的作用。
3 結語
通過微信輔助初中物理力學實驗教學符合時代的飛速發展,借用了互聯網的先進功能,拉近了教育和網絡之間的聯系,是教育工作順應時代變化做出的重要改變,邁出了物理實驗課程在互聯網+這一背景下堅實的一步,為以后各種教育需求提供了新的積極方向,我們需要通過這種新的方式總結經驗,更好的完善我們的教學體系,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徐小雅.微信公眾平臺輔助課堂教學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15(03).
[2] 李戰.淺談初中物理實驗與信息技術融合教學[J].新課程(下),2018(08).
(作者單位:廣東省化州市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