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尚瓊
摘要: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我們通過發掘繪本閱讀元素,激發幼兒主動表達的興趣;通過引導幼兒觀察精美的畫面,為他們創設豐富的表達空間;在繪本閱讀過程中傳授給他們閱讀的方法,不斷提高他們表達的技能。繪本閱讀有利于幼兒語言能力的發展,對于繪本閱讀如何促進幼兒語言發展的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
關鍵詞:繪本閱讀;幼兒;語言能力;策略
我們獲取信息、認識世界有時需要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實現。一個人閱讀能力與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幼兒時期開始。繪本閱讀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符合他們的身心發育水平,有利于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語言能力。繪本具有美文美圖的特點,不但有利于引導孩子們閱讀,還有一定的娛樂與教育功能。因此,在幼兒園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是非常有價值的。本文結合教育實踐,對如何引導孩子們走進繪本世界,如何激發他們表達的欲望、為他們創造想說的機會、怎樣提高他們會說的技能等進行詳細探討。
一、發掘繪本閱讀元素,激發表達興趣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孩子們通常都非常關注正文內容,而對于繪本的其他閱讀元素視而不見。像繪本的封面、扉頁、環襯、正文、封底等都是繪本閱讀的元素,這些閱讀元素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能夠進行有效閱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閱讀效果,從而使孩子們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會有話想說。
有些繪本的封面非常具有吸引力,通過封面閱讀可以有效導入講述活動。像《想吃蘋果的鼠小弟》的封面就非常適合進行故事導入,這個封面的圖畫內容預示著繪本中究竟會講述怎樣一個故事,當然這里的題目、作者等也都能夠成為故事導入的切入點。有些繪本的前后環襯也是進行故事導入有效載體。如《我爸爸》《我媽媽》這兩本繪本的環襯是用爸爸媽媽的睡衣來做的,雖然是睡衣的一個局部,但卻能夠有效激活孩子們的已有經驗,如果以這個環襯為話題讓幼兒猜一猜這是誰的睡衣,一定能夠引發孩子們愉快地講述。雖然有的環襯可能只是一張白紙或者有顏色的紙,并沒有什么具體的畫面內容,但是這些顏色給我們帶來的感覺常常跟繪本所要講述的故事的基調是吻合的。扉頁、封底等也有非常值得我們去挖掘的閱讀元素,教師應該認真研究繪本積累繪本閱讀教學經驗,不斷引發孩子們表達的欲望。
二、引領幼兒學會觀察,豐富表達空間
繪本中圖片以及文字雖然簡單,但是卻包含著大量的信息,教師應該幫助幼兒確定重點閱讀的畫面,培養他們認真觀察圖片或文字細節的良好閱讀習慣,從而使他們在討論交流中可以有話可說。
為了使孩子們的觀察更有目的性,我們應該引導他們學會區分主次。拿到一本優秀的繪本,我們會看到豐富的人物、鮮明的色彩、精巧的構圖、有趣的文字,雖然有這么多豐富的內容,但是總會有形象突出、占據重要位置的人物,而故事情節也常常會圍繞著這些重要人物來展開。然而孩子們卻總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擾,因此會出現找不出主人公的情況,此時就要引導孩子們在觀察中注意區分主次,通過認真觀察發現圖畫中人物的變化和具體都經歷了哪些事以及周圍的環境是怎樣的,等等,從而借助眾多元素去推斷哪個是主人公,進而理解故事內容。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會選擇優秀的繪本,每本繪本的文字與圖畫里都隱藏著一張張“神秘地圖”,是作者獨具匠心的有效體現。在繪本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孩子發現細節,如繪本中人物的穿衣打扮、情緒變化、所處的自然環境,繪本獨特的色彩美、構圖方面有哪些特點等,當孩子們有了新發現時,教師要給予及時的肯定,從而使他們可以帶著愉悅的心情進行大膽地講述。
三、教給幼兒閱讀方法,提高表達技能
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我們不但要激發孩子們想說的愿望,提供可說的話題,還要教給他們“會說”的本領,這就需要我們在繪本閱讀中教給他們閱讀的方法,培養他們能說會道的能力。
幼兒閱讀的繪本常常會有一些非常有規律的結構,雖然簡單卻非常符合幼兒的閱讀品味。以反復模式來推進的故事為例,《逃家小兔》等繪本就屬于此類,其始終以“兔寶寶逃—兔媽媽發現—兔寶寶逃—兔媽媽發現……”將故事情節向前推進。為了培養孩子們的表達能力,提高他們的技能,教師可以按照這個反復的模式,搭建“兔寶寶逃”和“兔媽媽發現”的支架,引導孩子們練說。又如《如果你給老鼠吃餅干》是以層進模式向前推進的,“給老鼠餅干,它會要牛奶,給它牛奶,它會要吸管……”為了讓孩子們學會使用這種模式,教師可以引導他們繼續推測新的故事情節。
幼兒時期是人一生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努力培養和提高孩子們的語言表達能力。繪本閱讀在促進幼兒語言發展方面具有積極的意義。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有效引導幼兒,促使他們努力表達、積極思維、大膽想象。讓繪本閱讀成為孩子們閱讀生涯的起點,讓美輪美奐、圖文并茂的繪本為他們開啟閱讀之旅。
參考文獻
[1]周慧.3~6歲幼兒語言發展特點、影響因素、策略[J].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8,31(06):84-87+92.
[2]李永芳.師幼共讀,激發幼兒主動閱讀繪本——以《好餓的小蛇》為例[J].中國校外教育,2018(30):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