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輝
摘要:為了讓高中新課程目標得到全面落實,物理教師需要關注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并據此創設更加多元化的物理課堂形式,且從情境創設、觀念培養以及學生體驗等方面做出努力,從而真正突出學生的主體特點,提升其綜合素質,保證科學思維與物理觀念的全面貫徹,現對這幾方面問題進行先后闡述。
關鍵詞:核心素養;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優化設計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之中,良好的課堂教學優化設計,能夠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物理觀念,使其科學思維得到發展,核心素養得到培養,可是因為時代的發展,傳統教育模式已經很顯然不能適應學生自我發展需求,所以教師一定要進行更加主動的變革,讓課堂教學形式更加多元,且從情境創設、觀念培養以及學生體驗等方面做出努力,給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提供機會。
一、對于物理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的認識
隨著教育理論的發展,各學科教育者均普遍關注本學科核心素養內涵方面的研究,對于高中物理學科來講,核心素養即是學生在接受物理教育時所形成的個人終身發展、社會進步所需要的品格及能力,這些品格及能力具有典型的物理學科特點,可細化為物質觀念和應用、科學思想和創新、科學態度和責任、科學探究和溝通等項內容。核心素養并非單一素養,其綜合性很強。為了保證學生順利接受學科核心素養內涵的引導,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同時關注自身教書和育人的雙重功能,而不能有所偏廢。
二、高中物理課堂教學的多形式分析
為了讓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更順利地接納核心素養要求,教師需要讓課堂教學形式變得多元化,以多種形式融納學科核心素養要求,避免單一形式所造成的內容容納不全面、學生心理厭倦感問題的出現。實際操作中,可供選擇的形式有很多,現舉幾個例子簡要說明。
(一)三段式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時,教師利用常規三段式教學模式,能夠引導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效果,逐步養成其獨立分析問題與處理問題的能力,并進入到自覺總結核心素養要求的狀態。例如,當接觸到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內容時,教師便可以充分借助此常規三段式形式,首先要求學生進行自主閱讀,讓大家以5分鐘為基準,思考具體的問題,在此引導之下,熟知課程內容、感受基礎知識。其次進入到理解點評環節,教師分別詢問學生在上一環節所遇到的問題,并督促其進行自我解答或者互助解答,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來,產生良好的師生交互關系。讓學生接受恰當的習題訓練,提升知識的理解與應用能力。
(二)辯論式
高中物理教師以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給學生安排辯論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可通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討論與辯論,促進教學過程的順利發展,舉例來說,當接觸到圓周運動物體速度的比較內容時,如果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比較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論。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按照問題配合有關實例的做法,讓學生進行彼此的辯論,使之通過不同角度認知與判斷教學的內容。同樣可以成為判斷的標準,在對比辯論之中,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感受線速度、角速度、頻率、周期等物理量的內涵,對本部分知識形成比較深刻的印象。
(三)實驗式
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教師需要充分借助物理學科與實驗的密切聯系,讓學生在實驗中發現問題,啟迪自我思維,特別是考慮到核心素養培養要求時,這種實驗式教學方法的作用將更加明顯。舉例來講,當教學至向心力有關內容時,教師便可以借助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入到實驗狀態,完成向心力大小測量任務,并且分析哪些因素同向心力之間會有較為緊密的聯系?在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之后,有些學生的觀點是:向心力的大小會受到小球質量的影響;還有些學生的觀點是:向心力的大小會受到系小球線的長度影響;另有部分學生會思考:小球轉動速度快慢則是重要的向心力影響因素。幾種觀點分別在實驗過程中進行驗證,將充分證明實驗式教學模式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重要價值。
三、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優化策略
無論哪種課堂教學模式,如果將其放在核心素養視域之下,那么教學策略也應當進行相應的調整,使其進一步凸顯出知識、能力、情感等多個方面的核心素養細節,為此高中物理教師應當做好下述幾方面工作。
(一)情境創設
典型物理過程以及經典物理規律均從生活中來,是對生活實際的抽象與再現,因此若出現物理過程與物理規律不容易被學生所理解的情況,教師便可以利用情境創設的手段,使學生的認知規律得到尊重,幫助其構建物理模型、生成高效課堂,并順利接納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舉例來講,當接觸到自由落體運動有關內容時,如何使學生順利理解物體進行自由落體運動時的條件是個難點,此時教師便可以創設有利的物理情境,包括:鋼球下落、乒乓球下落以及羽毛下落等,使大家分析,從而在課堂上直接生成接近于正確理論的認知:物體下落速度同物體質量無關,同空氣阻力有關。在此情境之下,基于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讓學生因情境的創設而更加配合教師的思考,并主動思考深層次的問題。
(二)觀念培養
物理觀念強調的是基于物理學的角度而產生的、與物質、運動、能量等有關的認識,它是核心素養概念中與學科內容聯系較緊密的內容。舉例來說,高一物理教材中有關于運動的描述,教材的這種安排,符合人類接觸自然世界、研究自然世界的一般規律,能夠讓學生基于物理學的源頭而做出相應的探索,高中物理教師應當順應教材思路,給學生提供觀念培養的機會,讓學生牢牢把握住物理學如何描述運動的主題,繼而明確物理學如何描述物體空間位置。只有這樣,學生才能主動完成質點模型建立、參考系和坐標系設置、速度和加速度確認等任務,并在此過程中將物理觀念在頭腦中鞏固下來。能夠讓學生從物理學的角度,對物理概念與物理規律進行比較獨立的分析,從而讓核心素養的多個方面要求得到同時訓練。
(三)學生體驗
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優化策略的又一要點是對學生體驗的關注,也就是無論采取前面所提及的哪種教學形式,均應注意學生在教學中的主動參與、深入合作,以便保證核心素養培養不致淪為空談。
首先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與處理問題,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之中,需要不斷發現與解決問題,而若想讓學生發現更多有價值的問題,則需要強調教師對于學生情況的準確判斷與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科學預測,通過體驗驅動達到新問題生成的效果,讓學生思維能夠促進課堂教學平穩有序的向前發展。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之中,有些小組則可以肩負起臺前演示的任務。在問題引導實驗探究體驗的過程之中,教師和學生共同進行猜想,完成實驗操作,做好數據分析和處理,得到接近于真實的結論,最終能夠水到渠成般的了解到磁場強弱同方向的物理量。利用行之有效的實驗活動,以及與之相對應的探究平臺,保證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取得較大的收獲。
總結:
總而言之,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優化設計,應當注意到教書和育人的雙重功能發揮,充分借助本學科的優勢特點,融知識性和趣味性為一爐,不斷調整思維方法,讓物理課堂在充滿激情的同時,能夠引導學生走向科學精神的探究之路,全面提升其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崔軍.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導向作用的發揮策略[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2):27-28.
[2] 喬紅霞.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學實踐與反思[J].中學物理教學參考,2019(2):48-49.
[3] 吳銀仙.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方略思考[J].名師在線,2019,2:25.
[4] 趙學齊;孔紅艷.當翻轉課堂遇上物理核心素養——以《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學為例[J].智庫時代,2019,2: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