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青
化學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它不僅影響著經濟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程,在多個學科領域的研究也發揮著重要作用,而高中是學生深入了解化學的重要階段。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課程改革的推進,一些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落后。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滲透新鮮元素,創新教學形式,以構建高效的化學課堂。本文將從以下幾點闡述高中化學創新型高效課堂的構建策略。
一、創設動畫,豐富直觀感受
化學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轉化及其應用的一門學科,而分子、原子等組成物質的微觀粒子是我們無法用肉眼看到的,這就使化學知識顯得抽象而復雜。并且,高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以形象思維為主,在接觸微觀化學時很難僅僅通過學術性文字的描述理解物質的組成和變化,進而消磨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弱化了教學效果。為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動畫情境教學法。即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將抽象復雜的化學知識以動畫的形式展示出來,借助動畫演示微觀粒子的運動和物質的變化。從而豐富學生對學習內容的直觀感受,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在學習《電解池》一課時,因為實驗中涉及溶液中離子的運動,而這些又是肉眼不可見的,難免給學生理解電解原理造成困擾,所以我便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展示電解池工作原理的動畫視頻。該動畫中在闡述電解原理時,以藍色小球代表銅離子、綠色小球代表氯離子,并演示兩種離子在溶液中通電前后的自由運動和定向運動,并通過得失電子的演示來解釋陰陽兩極石墨棒上發生的變化。通過這種方式,可以使化學知識變得生動、直觀、具體,并為課堂增加活力,從而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二、先猜后講,鍛煉推理能力
證據推理是化學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習化學的必備技能。但是推理能力必定在思考和探索的過程中形成。然而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中一味注重知識的灌輸,忽略了學生思考的過程,阻礙了學生化學能力的發展。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妨創新教學形式,采取先猜后講的教學策略。即通過給學生展示實驗現象、元素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等線索讓學生猜測物質的性質,或者通過說明物質的性質讓學生猜測該物質的化學反應現象,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猜測結果進行補充式講解。
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性質》一課時,我先給學生展示鈉、鎂、鋁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然后讓學生推測這三種金屬的化學性質。這時學生便得出“與O2反應”“與酸反應”“與水反應”等答案,之后我逐個進行教學。比如針對“鈉”, 我先用小刀切下一小片鈉,并將其放入滴有酚酞的水中,讓學生觀察現象,讓學生根據整個實驗過程推測金屬鈉的性質。這時學生便根據這些現象,從顏色、硬度方面說明鈉的物理性質;而后又從其他現象推測出鈉與水反應后的化學特征。通過這一過程,可以有效鍛煉學生的推理思維,培養學生的證據推理能力,并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從而促進學生化學綜合素養的提升。
三、合作探究,強化學習效果
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學環境的改善,引導學生自主探究成為各學科教學的重要手段。但是,高中化學具有較強的復雜性,學生很難獨立完成學習任務。為此,教師可以選取合適的內容,根據教學目標設置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學習任務,進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讓學生在合作過程中激發思維碰撞,集思廣益,共同解決復雜問題,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并增進學生的友誼。
例如:在學習《化學反應的速率和限度》一課時,我便組織學生合作探究。首先我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思維:“夏天的時候,我們為什么要把食物保存在冰箱中?這說明什么因素在影響化學反應的速率?”可以得出“溫度影響化學反應速率”這一答案。而后我讓各組學生猜想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其他因素,并設計實驗進行驗證,或者利用理論知識進行說明。最后讓各組代表說明本組的猜想和實驗過程以及結果,和其他小組一起討論。通過這一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動力,強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能力。
四、融合生活,促進知識理解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并且化學領域研究成果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所以化學教學要體現時代性,要貼合生活。并且對于學業繁重的高中生而言,多姿多彩的生活圖景自然比嚴肅枯燥的化學課堂更具有魅力。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生活實物闡明化學知識,引發學生的對學習內容的思考,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理解,從而提高化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如:在學習《金屬的化學腐蝕與防護》一課時,我先借助多媒體展示一些生活中金屬腐蝕現象的圖片,比如:生銹的鐵鏈、生成銅綠的銅獅子、被酸雨腐蝕的鐵建筑等。然后讓學生判斷金屬腐蝕所需的條件以及金屬腐蝕過程中的化學原理。之后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加以解釋。比如:“為什么用于連接銅板的鐵螺絲容易生銹?”通過這一過程,可以建立學生和化學學科之間的熟悉感,引導學生借助生活常識來理解化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實踐能力。
五、結合游戲,優化學習體驗
熱愛游戲是學生的天性,并且在游戲中,學生更愿意釋放熱情、發揮才智。但是高中生學業繁重,且面臨著高考的重壓,在生活中很少能接觸到游戲。所以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妨根據教學內容合理結合趣味游戲,借助游戲來說明化學知識,用游戲的趣味性中和化學課堂的枯燥,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元素周期表》時,組織學生開展“你說我猜”的游戲:三名學生一組,一名學生面向大屏幕,兩名學生背對大屏幕。而后我在屏幕上展示某一化學元素的符號或原子序數,面向屏幕的學生各方面對其進行描述,另兩名學生猜,先猜出者為勝。這種方式可以使化學課堂趣味十足,有效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并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優化學生的學習體驗,從而保護學生對化學的學習熱情。
六、結語
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不能拘泥于傳統,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積極創新教學策略,努力構建高效課堂,從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化學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更好地實現高中化學的教學價值。
(責編 ?楊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