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人 楊堅飛
浙江省諸暨市職業教育中心是一所以普通中專為主體,集高職班、“3+2”五年一貫制大專班、成人高校和遠程教育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職校,是目前諸暨市規模最大、專業最齊、設施全、師資強、環境美的職業學校。學校實行學部制管理模式,秉承“求是、實干、團結、創新”的校風,遵循“以德修身,以技立業”的校訓,致力于加強“校校合作、校企聯合”辦學,實行學歷文憑和專業技能等級證書“雙證制”教育,并與多家大中型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固的實習、就業基地,真正實現了“教學與就業零距離”的高就業率目標。
主動謀變,只為精進
2009年,市委市政府高瞻遠矚,決定將紹興市農業學校和諸暨市中等專業學校合二為一,組建職教航母,諸暨市職教中心就此應運而生。10年來,學校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省級創建、課程改革、現代學徒制等都取得歷史性的突破。學校先后獲得國家級重點職校、浙江省中職教育改革發展示范學校等榮譽,師生在省級、國家級競賽中頻頻獲獎。
蔥蘢發展的背后,是學校決策者們的深謀遠慮:學校著力體現諸暨品牌特色,呈現專業發展優勢。一方面力舉開展校園文化建設,以“啟越”為校園文化主題,塑造職教中心的整體形象,打造優秀教師隊伍、培育學生核心素養,提升學校綜合競爭力;另一方面持續關注國家、省、市對職業教育的方向引導、政策扶持,力求從中尋找契機,多途徑提升學校綜合實力。
按照2016年浙江省教育廳辦公室印發的《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實施方案》要求,我們提出“搶抓發展機遇,全力創建浙江省中職名校”的目標。結合省文件精神和學校工作實際,我們提出2017年先期申報“浙江省中職名校”“浙江省中職特色優勢專業”和“浙江省‘中職名師’及‘名師工作室’”三個創建項目。其中,尤以“浙江省中職名?!睘橹刂兄?。經過200多個日夜的努力,中職名校建設方案終于塵埃落定:在未來三年乃至“十三五”期間,學校將深化各項改革,創新工作方法,把職教中心建設成為辦學實力有新提升,學校治理能力上新臺階,教育教學改革有新舉措,學生核心素養有新增強,校企合作育人模式有新拓展,信息化水平有新提高,省內一流、全國知名的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現代化中職名校。
創建信心,來自實力
宏大的目標源自師生們的壯志雄心。這幾年,在“啟越”精神的引領下,大家凝心聚力,開拓進取,學校各項工作得以良性循環,取得的成績和獲得的認同的確喜人。
示范專業實力超群? 學校建筑專業幾乎培育了諸暨支柱產業建筑業的大半行業老大;老字號園林專業煥發現代農業光彩,手提可控式園藝施肥槍等3項發明獲國家專利;汽修專業引企入校,為推進全省現代學徒制起到引領作用。
隊伍素質日益提升? 通過名師培養推薦、專業教師下企業實踐、分層培訓和技能競賽等五項措施,打造“精教育、精技能、精科研”的“三精”教師。目前,學校低調大氣、睿智果敢、業務精良的教師群體已然形成。
學生管理頻受肯定? 通過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制和德育學分制,加強學生行為規范教育;依托“學生社團”和“創業一條街”兩大發展平臺讓學生校內創業,個性化成長,這幾年先后涌現出多個創業創新的學子。
課程改革勇立潮頭? 學校率先在紹興市范圍內推進“職業素養+核心技能”的課程改革。目前共開設選修課104門,自主開發校本教材60多本,開設的選修課,除了專業延伸課程外,還引進舞龍、竹編、泥塑等非遺項目課程,開設茶藝、西點等生活型課程,嘗試引進競技空手道、戶外自行車等競技體育課程。
“非遺”傳承不遺余力? 學校2012年建舞龍隊,2014年開設剪紙選修課,2017年又引進竹編和泥塑,是諸暨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教學基地。《人民日報》《經濟日報》相繼對我校非遺入校、激活課堂進行了專訪。
有機融合,打響品牌
2017年初,浙江省教育廳公布了省“中職教育質量提升行動計劃”有關項目建設評審結果,我校被確認為省中職名校立項建設學校。這一申報項目的成功標志著我校從硬件建設上升為內涵提升。在后續名校建設中,學校將全面樹立“以人為本、多元選擇、全面發展、人人出彩”的現代職業教育理念,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確立“文化立校、質量強校、特色亮校、服務興?!钡膽鹇运悸罚瑢嵤叭椆こ獭保簩W校發展基礎保障工程、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工程、特色創新項目建設工程;完成十大建設任務:中職選擇性課改、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治理能力建設等,從而全面提升學?,F代職業教育水平,把我校打造成“諸暨特色、省內一流、國內知名”的職教品牌。
為達成這一目標,我校將加速硬件水平的提檔升級,新建建筑專業和香榧產業相關的實訓工場等;新設城市軌道運行管理、工業機器人技術等“智”化專業;修訂和完善學校章程和“十三五”發展規劃;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名師團隊;做大做強骨干專業,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全面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努力推進普職融通,增強服務社會能力。
我們相信,通過全校師生的不懈努力,朝氣蓬勃的職教中心必將“千錘百煉終成鋼,萬里征途坦蕩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