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軍
隨著新高考的推進,繼上海、浙江等省份之后,天津、北京等省市作為第二批高考改革試點,“選課走班教學”成為高中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我校高一下學期開始“六選三”走班教學,隨著走班的進行難免出現一些問題,本文通過整理問題出現原因,總結反思自己班主任工作,將學校活動、班主任日常管理、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較好地解決了選課走班過程中出現的部分問題。新高考實施的“六選三”使學生自主選擇權增加,我校以生為本的辦校理念,班級管理的德育尤為重要,選課走班的進行,行政班和教學班兩個班集體并存成為常態,造成行政班的班級管理效率明顯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行政班職能弱化、教學班集體觀念淡薄的現象,這使兩類班集體的幾率考勤、作業、輔導都變得困難,尤其是教學班。學生的流動,使行政班班主任對于學生的德育是間斷性的,而教學班的教師則主要是抓學生的學科學習,對于德育則相對管理薄弱,使學生的德育問題出現“空白期”。
一、針對考勤問題的方法嘗試
隨著走班的開始,學生的課表開始“私人定制”,行政班的概念被淡化,首當其沖的問題就是學生的考勤問題,班主任不能第一時間在固定班看到自己學生的到校情況,而任課教師面對八個班學生,短時間內很難了解每個學生,如果像大學一樣每節課點名,又浪費了課堂正常的上課時間。針對該問題,最初嘗試的方法是調整到校時間,按照我校要求是7:45到校晨讀,改為7:35到行政班坐好,把自己的學習用的教材以及作業進行整理,班長進行人數的統計,對班主任進行反饋,后經過嘗試摸索,引入了一種非常實用的工具:釘釘打卡機,如下圖2所示,可以利用這一工具把學生的指紋錄入,放到班級門口,學生進教室之前先按指紋,教師就可以在手機終端看到學生的出勤情況,這樣就較好地解決了學生的考勤問題。另外一種方法則需更高技術支持,到高二我校創建智慧學校,引入電子班牌這一技術工具,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進行考勤統計,即學生在班級坐好后,進行人臉識別,然后統計的結果會顯示到班級的電子班牌上面,班主任可以在教師門口的班牌上看到學生的出勤情況,這樣就更好地解決了該問題。此外,電子班牌還可以展示班級特色、班級課表等等功能。
二、針對作業問題的方法嘗試
走班隨之而來的就是作業的收取和發放困難問題,因為不同的學生屬于不同的行政班,教師要收取作業需要每個行政班有一個課代表,而發放作業則更是麻煩,這在一開始使得我校教師非常苦惱。針對這一問題,我們班通過一個小書架的使用,較好地解決了該問題。每個學科的教師有一個專屬的書架,上面寫著這個教師所教班級的名字,如生物2班,還附著這個班級的花名冊,這樣學生到校第一件事情,就是把自己的作業放到屬于自己走班教師的書架上面,然后學生在自己名字前面畫一個對勾,這樣教師只需要到書架那里核實花名冊,然后取走作業即可,這樣教師不僅第一時間了解作業的收取情況,還避免了每個班單獨收作業的苦惱。當然學生到中午或者大課間就可以到書架取走自己的作業。一個小小的嘗試雖然很簡單,但是非常實用,小書架的使用只是拋磚引玉,相信其他學校都會有屬于自己的更好的方法。
三、針對德育問題的方法嘗試
(一)利用好每一次班會的時間
每周一次的班會都進行充足的準備。每句話、每個小問題、每個小活動都要有意義,時間本短暫,一定要珍惜。比如以管理時間為主題的《匆匆少年時》班會活動,課前向心理教師以及各科教師、不同的學生進行了充分調研,將學生出現的拖延、懶散等問題進行了整理歸納,然后斟酌每一句話,每一個小環節,班會課后,很多學生反饋說通過這節班會課,不僅僅了解了更多自己班的同學,更重要的是學會了珍惜并規劃自己的學習時間。
(二)利用好每一次集體活動的時間
我校高一學期有學農、軍訓、愛心義賣、趣聞運動會等活動,充分利用好每一次活動,都能對學生德育工作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我校的愛心義賣活動,從班委會商討,成立了愛心義賣委員會,進行分工。然后利用午休時間,全班進行討論,最后確定義賣方案,有負責宣傳、有負責收取物品、有負責賣物品、有負責收錢等等,對每個細節都進行了詳細討論,然后通過QQ群進行不定期的溝通,最后我班愛心義賣籌的款項全校第一,而這個過程的進行使班級的凝聚力大大提升。
(三)利用中午休息的時間
學生午休和午餐時間是回到行政班的,此時,班主任就要利用好這些機會,增加學生之間相互的了解以及對于班級的認同感。新高考的到來,無論行政班還是教學班不免會有一些問題出現,班主任教師一定要珍惜并充分利用好全班同學在一起的時間,進行德育的滲透和班級同學的認同感的培養。要走進學生的內心,聆聽學生的心聲、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只有讓學生慢慢認同這個班級,認同班主任這個大家長,責任感感才會油然而生,才會為了班級的榮譽會慢慢改掉自己不好習慣,培養出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四、結語
總之,只要我們將教師的智慧、學校的活動、信息技術的工具等資源有效地結合起來,就一定能解決出現的問題。就可以使我們的學生真正適應新高考帶來的改變,新高考帶來的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責編? 侯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