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杰
高中美術課程是重要的學習課程之一,為了使美術課程發揮應有的作用,尤其是提升學生的繪畫技巧,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升學生的藝術綜合素養水平等,教師需要利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來增強教學效果,而興趣教學法在高中美術課程中的實施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程度,利用學生的興趣特點進行教學是實施教育改革的關鍵一步,對高中生的美術學習以及今后的藝術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情境體驗中激發學習興趣
高中美術的學習過程中具有很多趣味性的學習內容,很多關鍵內容都可以通過構建良好的教學情景方式幫助學生更好理解,這對打造高效的高中美術課堂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同時情境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以親身體驗的方式增加對美術知識的深入理解,并對美術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并主動參與到美術學習過程中,提升美術教學效果。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相應的美術教學情境,借助這一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情境參與中更好地感受美術學習的魅力與趣味性,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帶著激情與興趣參與美術學習,從而培養審美意識與鑒賞能力。
二、開展生活化的美術課堂
美術作為十分重要的藝術學科之一,具有十分豐富的藝術文化知識。因此美術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加強美術與生活實際的聯系,讓學生在生活中體會到美術的價值和內涵,在生活化的美術課堂中實現有效的美術教學任務,將機械化的教學過程轉變為具有趣味性的學習環境,通過生活化的美術教學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例如在欣賞世界名畫《向日葵》時,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向學生介紹作者凡[?]高的生平經歷和創作《向日葵》的時代背景,學生很難有什么深刻的體會,藝術鑒賞就失去了意義。向日葵對大部分同學并不陌生,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搜集一些關于向日葵的視頻或者圖片,吸引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學生可以在課堂上談論自己眼中的向日葵,可以是關于向日葵的自身經歷或者向日葵的寓意等。待學生分享完自己的觀點后,教師則帶領學生一起鑒賞作品,這時學生再觀察這幅畫時就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三、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與其他科目的學習相比,美術學習的時間十分有限,學校為學生安排的美術課程很少,這就為高中美術教師的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讓學生得到更好的學習體驗,成為美術教師首要克服的困難,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拓寬學習視野,豐富學生的美術學習內容,要利用科學的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美術知識和繪畫技巧。比如,教師在為學生講授基本的繪畫技巧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先從生活中的物體進行練習,簡單的桌椅板凳、籃球足球等體育用品都可以成為學生繪畫的對象。當學生對這些基本的繪畫內容掌握得比較熟練時,教師可以幫助他們進行一些略有難度的繪畫訓練,一些比較復雜的物體可以成為教師為學生拓展學習內容的對象。
四、組織課外實踐活動
實現課內和課外共同教育美術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單單依靠課堂上的理論學習是不夠的,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突出教學的實踐性,讓學生能夠將美術運用于實際生活中。在進行美術實踐活動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通過創建相應的情景對學生加以引導,情景交融,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例如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到公園去素描寫生,讓學生置身于大自然中,親身體會大自然的魅力,為繪畫奠定基礎。高中生對課外實踐活動的參與熱情很高,這與他們的個性特點有關。
美術是一門重要的藝術學科,通過對美術的學習能有效提升學生的藝術水平,增強他們的藝術素養。在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使用興趣教學法能有效增強美術課程的教學效果,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增強學生的藝術創新能力,為高中生今后藝術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責編? 張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