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和科教的進步,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加強體育健康管理至關重要。引導學生科學進行體育鍛煉,是對中學生身體素質培養的重要任務。體育教學活動,不僅可以強身健體,更主要的是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有利于激發同學們克服困難、堅持拼搏的頑強斗志,有效的體育鍛煉能夠幫助同學們提高學習效率,減輕學習負擔,是緩解學習壓力的重要手段。中學體育教學要重視學生的體育健康管理,為培養合格人才夯實身體素質方面的基礎。教師要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利用體育運動進行促進學生健康管理的探索。
關鍵詞:體育教學;健康管理;素質教育
1 強化體育運動與學生體質健康的契合
現代醫學和體育科學的研究表明,體育鍛煉對體質健康可起到重要作用。體育運動能夠促進大腦清醒,使思維敏捷。體育活動能促使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主導部分大腦皮層的興奮性增強,抑制能力加強,從而改善神經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提高大腦分析綜合能力。科學的體育活動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生命,人類的活動中體育鍛煉是貫穿于一個人始終有價值的活動。除了體育鍛煉本身的教育作用外,把身體素質與健康教育融合于中學體育教學改革活動中,就能發揮積極的增效作用。體育活動是集體性與獨立性結合的,有利于培養人的良好情緒的極好手段。在體育競賽的角色游戲中,中學生通過對活動主題的確立、角色的選擇、情節的發展等活動中,學會如何與同伴友好相處,自我意識的良好發展、合群情感的發展,社會化和個性化的協調發展,無疑是有意義的。在體育教學實踐中,我們認識到不是所有的體育活動對身體素質和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科學的體育鍛煉活動對每個人的身心健康永遠有意義。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活動是素質教育整體的有機組成部分,健康在什么時候都是第一位的,健康教育應該貫穿于體育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具有目標性和針對性。我們歸納為三個原則:科學實施體育活動的功能性原則;因材施教的適宜性原則;群體意識與個人意識的針對性原則。在體育教學活動中依據三大原則,靈活采用一些有利于強化身體素質和健康教育的體育活動項目。通過趣味性體育活動,讓中學生體驗科學體育鍛煉的愉悅,增強群體意識,培養合作精神。所以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是很重要的,體育鍛煉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中學生應該樹立自覺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多參加各種形式的體育鍛煉,用更好的體魄工作。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發展的基礎。沒有好的身體怎么去好好學習,回報父母的艱辛,回報社會,所以參加體育鍛煉非常重要。
2 重視體育運動與學生心理健康的培養
體育運動能增進心理健康,體育運動可以調節人的情緒,同學們可以通過參加體育運動來減輕學習壓力。體育運動有助于增強個體的自信心,體育鍛煉促進心境的積極變化,體育活動被認為是一種對于改善惡劣的心境非常適當的方法。有氧練習可以降低焦慮、抑郁;體育鍛煉對抑郁、焦慮、緊張等情緒有所改善,對長期性的輕微到中度的焦慮癥和抑郁癥有治療作用。體育運動有助于矯正某些心理缺陷,體育運動能促進人對環境的適應、促進人際關系、使人達到身心平衡,獲得身心健康。體育鍛煉能預防和治療心理疾病。體育運動可以為郁積的各種消極情緒提供一個發泄的機會,使遭受挫折后的沖動通過運動得以轉移和升華,避免心理障礙的產生。以上種種充分地展示出適當的體育鍛煉可以幫助我們找回那一顆安靜平和的心,靜靜的感受生活的種種,不管是喜是悲,是甜是苦,這樣我們就能有一個積極健康的心態,找到屬于我們的幸福。通過教學和訓練,能夠使學生達到壯內強外的健身效果。長期以來,相對于文化課,體育課就幾乎處于邊緣化狀態,這無疑會影響到我國學生體質的健康狀況。體育教師要以良好師德關愛每一個學生,以高度的責任感為孩子們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3 堅持體育鍛煉促進身體健康的探索研究
強化實施素質教育要從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開始,通過科學的體育鍛煉,培養中學生健康活潑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為同學們將來的學習、發展進行身體素質和健康教育方面的科學引導。把提高身體素質教育能力與教科研同步發展,體育教學實踐中,以科研帶教研,實施教研促科研策略。體育教學工作與研究同時進行,實施兩條腿走路,并找到了結合點。我們的身體素質與健康教育在目標具體化、科研課題化、管理規范化、責任指標化四個操作層面上展開。體育教師在教學之余要積極參與身體素質與健康方面的科研活動,密切地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與體育教學工作的結合,進行實踐與理論學習結合。將教科研融合起來。同時,培養一批教育科研能力的新時代體育教師群體,使教科研相融合,身體素質與健康教育與體育教學實踐相融合,達到較好的效果。中學生的身體素質與健康教育,是關系到人才培養的整體教育改革的大事。根據同學們身體素質上的個體差異,有針對性地實施因材施教式的體育教學輔導,需要教師付出更大的辛勞。體育教師在重視當代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把教學大綱的要求與學生的實際身體狀況聯系,探索最有效的科學鍛煉方法,對中學生的健康教育高度重視的同時,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身體素質的發展狀況,實施個別教育指導。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提高實際操作能力,從大量的案例中積累經驗,提出有規律性東西。對于存在著一些身體素質問題的中學生,一定要加強心理矯治指導,盡可能通過適宜的體育鍛煉,幫助其強化自身體質,以適應繁重的學習任務。
4 探索傳統武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文化的大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國夢正在一步步實現。“少年強則中國強。”把傳統武術引入校園,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加強體能訓練實效,是新時代體育教學改革與素質教育結合的新途徑,具有極其重要的時代意義。教學過程中要結合實際,既重視傳統武術技能的勵練,更要注重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把中華傳統武術精神與當代教育事業融合在一起,采取靈活教學方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和道德品質。發揚中華武術傳統體育文化,讓“武術進校園”活動常態化,是新世紀人才價值觀與新時代“中國夢”偉大構想的踐行之旅。為貫徹落實國家中小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進一步發展傳統體育事業,弘揚民族文化精神,使傳統武術進校園活動成為當代體育教學的持久項目,推進武術傳統文化與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強化青少年學生的身體素質。在積極參與和學習武術中強身健體,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讓武術精神在校園文化中健康發展,使同學們從根本上感受到武術文化的強大生命力,和武德精神的浩然正氣。武術是我國特有的一項民族傳統體育項目。隨著武術的不斷推廣,已成為了廣大群眾非常喜歡的一向體育運動。它具有強健體魄、磨練意志,培養人們正直的思想品質,同時武術也成為學校體育教學內容之一。
5 結束語
體育鍛煉與身體健康是密不可分的,科學適宜的體育鍛煉是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最有效的辦法,并且能夠起到防治疾病的作用。科學有效的體育鍛煉不僅有利于增強身體素質,還可以磨煉意志,陶冶情操,使同學們時刻保持積極健康樂觀的心態。適宜的體育鍛煉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個體的積極性,有利于提高自信心,強化身體素質和健康培養意識。
參考文獻:
[1] 曲云霞.現代體育運動對高校學生健康影響的研究.[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02-20.
[2] 畢芹海.提高健康意識 加強體育鍛煉. [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 2008-03-15.
[3] 鄒大亮.體育鍛煉對運動員身體的促進作用.[J]少年體育訓練》- 2011-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