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霞
說到癌癥,我們往往是“談癌色變”。在醫療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癌癥仍然是尚未攻克的難題。但是,有一種癌癥,因為它有漫長的、可逆轉的癌前病變期,使它成為了一種可以預防,可以治愈的疾病,這就是——宮頸癌。第18屆百花獎最佳女配角得主李媛媛,香港藝壇一代巨星梅艷芳以及她的姐姐梅愛芳,都是被宮頸癌奪去了年輕的生命。
宮頸是女性子宮的一部分,宮頸病變是女性最常見的疾患之一。宮頸癌是最嚴重的宮頸病變,在婦女癌瘤中的發生率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受益于完善的篩查系統,宮頸癌前病變得到早期診斷和治療,其發生率已經明顯下降。在發展中國家,宮頸癌的發生率為發達國家的6倍,并且其中80%患者確診時已經是浸潤癌。近年來,年輕宮頸癌患者有明顯上升趨勢。全球每年有近50萬宮頸癌新發病例和25萬死亡病例,中國每年10萬新發病例,占五分之一。
宮頸癌雖然可怕,卻可以通過無創的篩查被早期發現和處理。對女性朋友而言,宮頸癌防治的第一步,就是做好宮頸癌篩查,這是非常重要的。
一、宮頸癌篩查的重要性
宮頸癌早期可沒有任何癥狀,或表現為少量血性白帶及接觸性陰道出血,病人常因性交或排便后有少量陰道流血來就診。年輕患者可表現為經期延長、周期縮短、經量增多等。老年患者常表現為絕經后陰道流血。早期發現宮頸癌前病變和早期宮頸癌,及時恰當處理,效果非常好。即使是晚期宮頸癌仍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目前已經明確了宮頸癌的發病與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有明確關系,99.7%的宮頸癌中檢測出了HPV。持續的高危型HPV感染是致癌關鍵!HPV目前已分離出130多種(有近30種致癌型-高危型和超過70種非致癌型)。不同的型別引起不同的臨床表現,其中HPV-16具有最強的致癌能力,全世界55.60%的宮頸癌和它有關。HPV-18是第二常見的致癌類型并且和10-15%的宮頸癌相關。在中國,84.5%的宮頸鱗癌與HPV16/18相關。除16/18外,其他部分高危亞型(31、33、45、52、58)致病性也很強,不能夠忽視。所以,HPV檢測極具臨床篩查意義。
女性宮頸位于陰道頂端,可方便地通過窺陰器進行觀察取樣;異常細胞更易脫落。宮頸的解剖學特點為宮頸癌篩查提供了條件和便利。宮頸病變在使用任何一種方法治療前,都應先完善相關檢查,確定沒有宮頸癌或可疑惡性變,才能進行治療,以免漏診宮頸惡性病變,耽誤治療時機。
二、宮頸癌篩查的內容
對于宮頸癌篩查技術的發展,是圍繞著宮頸細胞學和HPV檢測兩個方面分別展開的。細胞學是一種病理檢查手段。傳統巴氏涂片是過去50年來最有效的子宮頸癌的篩查方法,自從被發明以來,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在過去的50年內,幾乎沒有什么改進。它的大多數細胞被丟棄,涂片中細胞不一定具有代表性,細胞重疊結果不清,雜質污染影響閱片效果。TCT(膜式液基細胞學)主要是通過液基薄層細胞試劑盒采集宮頸口的脫落細胞,將大多數細胞留存于保存液瓶中,再經全自動薄層細胞制片機制片,制片的細胞均勻化有代表性,細胞單層平鋪利于閱片,檢測人員依據細胞形態及細胞學專業知識閱片判斷是否存在癌變的情況,使宮頸癌被檢測出的準確率達到了98%以上。HPV檢測也是從宮頸口采樣。HPV檢查的目的則是確定是不是感染了HPV病毒,一般通過染色鏡、血清學試驗等方法來檢測。
以上兩種方法對宮頸癌的篩查有明顯的區別。TCT是檢查當前宮頸細胞是否有異常改變,HPV重點是檢測有沒有導致宮頸癌的高危病毒感染,即一個是對結果的檢查,另一個是對病因的檢查。從技術層面上兩者互補,細胞學明確病變情況但受主觀因素影響,HPV檢測結果客觀但不能明確病變。HPV與TCT聯合篩查有著極大的益處及優越性的,可全面評估女性宮頸情況,既明確現今是否有病變(細胞學結果),又可預測未來是否具有患病風險(HPV結果)。
三、宮頸癌篩查的方法
根據中國癌癥基金會《子宮頸癌防治指南》推薦,宮頸癌篩查對象為任何有三年以上性行為或21歲以上有性行為的婦女。最佳篩查起始和終止年齡:25-30歲開始篩查,經濟欠發達地區最遲不超過35-40歲,高危婦女篩查需提前,65歲以上可停止篩查。篩查間隔:每年1次,連續2次細胞學篩查陰性,可延長至3年;若連續2次細胞學聯合HC2 HPV篩查均為陰性,可延長5-8年。免疫功能低下者篩查間隔應縮短。
女性在進行宮頸癌篩查的時候,要避開月經期,最好是在月經干凈了3-7天內去檢查。取樣前3天禁止性生活,檢查的前一天也不要沖洗陰道、使用陰道栓劑等。如果有炎癥那就要等炎癥治愈之后再去檢查,否則可能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不管是TCT還是HPV檢查,采樣過程都只需幾十秒,無疼痛,一般無或僅有少量出血,我們在做婦科檢查的同時就可以輕松完成了,不用擔心。
四、宮頸癌篩查報告解讀
TCT報告中一般有以下幾種提示:未見異常,ASCUS,ASC-H,CIN1-3(LSIL,HSIL),癌等。需婦科醫生結合病情具體分析和處理,或隨訪,或做陰道鏡下宮頸活檢進一步明確診斷,或其它手術治療。需要說明的是,CIN(宮頸上皮細胞內瘤變)3是癌前病變。CIN發展為原位癌的風險為正常婦女的20倍,發展為浸潤癌為正常的7倍。在CIN-早期浸潤癌-浸潤癌的連續發展過程中,可通過治療加以阻斷。HPV檢測陽性,只提示有HPV病毒感染,不是疾病,不需治療。CIN才是病,通過治療CIN,可達到排除病毒的效果。
五、宮頸癌篩查與宮頸癌疫苗接種
宮頸癌是目前唯一可以通過疫苗預防的癌癥。目前我國HPV疫苗屬于自費接種疫苗的范圍,尚未納入國家計劃免疫。HPV疫苗并不是保險箱,只能起到預防作用,并不是100%。無論是否接種HPV疫苗的女性均需進行規律的宮頸癌篩查。因此,對于經濟條件允許者,可以接種HPV疫苗;對于經濟條件不允許者,仍可依靠常規宮頸癌篩查進行宮頸癌預防。
WHO建議將9~14歲未發生性行為的女孩作為首要接種對象,這是因為對未發生性生活的女孩進行接種,將獲得最佳的預防效果。結合國情,中華預防醫學會(CPMA)在《子宮頸癌綜合防控指南》中也建議將13~15歲的女孩作為優先保護對象。
綜上所述,宮頸癌是目前所有癌癥中唯一病因明確、唯一可以早期預防和治療,唯一可以徹底根除的癌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做到不吸毒、不吸煙和不酗酒,少熬夜,多吃水果蔬菜,加強運動鍛煉身體。注意外陰、內褲的清潔以及經期衛生,避免不潔的性生活,不和多個性伴侶在一起等。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按時進行宮頸癌的篩查。早檢查早發現早治療,遠離宮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