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忠瓊
現代社會中,由于生活節奏加快,人們越來越不在乎飲食健康。越來越多的人患上了慢性結腸炎,這種疾病是一種腸道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最主要的發病部位在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屬于肛腸病。基于此,本文整理了有關慢性結腸炎的基本常識和表現癥狀,希望對各位患者朋友有所幫助。
一、慢性結腸炎的病因
慢性結腸炎是一種慢性的肛腸疾病,它具有反復性、多發性。并且,它的發病部位位于患者的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部位。慢性結腸炎的臨床癥狀表現為:左下腹部出現疼痛感、伴有腹瀉現象、里急后重、糞便伴有黏液產生、便秘和泄瀉現象的產生。并且泄瀉狀況還會交替著進行,狀況有時好有時壞,還會反復發作。
1、病因一:過敏所導致的慢性結腸炎。不少患者會由于過敏,從而出現過敏性病變的情況。但是,這種現象的發展程度,會因為患者的個體體質差異性而有著不同的表現。過敏的表現形式主要是腸道性過敏,但是也有少部分患者會出現皮膚過敏的情況。一般情況下,患者會由于魚類、蝦、蟹、牛乳等,類似的高蛋白食物而出現過敏情況。這種情況的發生是由于這些高蛋白物質當中的異體蛋白成分進入人體當中,會產生大量的組織胺物質,從而導致患者出現過敏反應。
當然,每個人的過敏反應都會有這不同程度上的差異性,正是由于每個個體之間的生活、飲食習慣的不同所導致的。所以個體的差異性也是造成消化過敏的主要原因。
2、病因二:感染所導致的慢性結腸炎。由感染所引發的慢性結腸炎,是造成結腸炎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不能在慢性結腸炎患者的糞便中檢測出致病菌、病毒或者真菌的存在。但是,根據臨床經驗看來,每一次慢性結腸炎患者發病之后,服用抗生素都能在不同程度上控制病情的發展,并且有著良好的治療效果,可減輕臨床癥狀。所以,醫生才會認為慢性結腸炎和跟感染有關系。
人吃五谷雜糧,難免會吃進去一些不干凈或者變質的食物。這種情況下,就有大概率會出現腸道病變的情況。所以,在臨床上,普遍認為導致慢性結腸炎的原因是感染。
3、病因三:由自身免疫問題所導致的慢性結腸炎。社會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隨著醫療體系的進步和醫療設備的更新,人體免疫學有著十分快速的發展。對于以前很多不明病因所造成的疾病,現在對很多疾病都有著不同程度上的探明。現目前階段,由于免疫系統所造成的疾病的發病率還比較高,并且針對此類疾病的治療程序非常困難且復雜,這一點已經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所以,現目前階段,想要治愈慢性結腸炎還是非常困難的。
二、慢性結腸炎的癥狀
1、慢性結腸炎患者會出現消化道不適癥狀
慢性結腸炎患者,在發病期間通常都會出現間斷性的腹部隱痛現象,還有的患者會出現腹脹、腹痛的情況。這些表現都是腸炎的主要臨床特征。在患者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的時候,或者患者出現情緒波動較大、勞累過度的情況時,這種臨床癥狀還會加重。在種情況下,患者的大便次數不僅會增加,每天不僅排泄幾次甚至十幾次,還會出現肛門下墜和大便不爽的情況。當慢性腸炎出現急性發作的情況時,患者還會出現發高燒、腹部產生絞痛、惡心想嘔吐和大便急迫如水或粘凍血便的情況。
2、慢性結腸炎患者會出現腹瀉
慢性結腸炎患者最常見的癥狀就是腹瀉了。每當患者出現腹瀉情況時,糞便就會出現異常情況:多有粘液性血便、水樣便、粘液便、稀便等現象。癥狀較為輕的患者,排便頻率為每1~2小時一次,甚至有的時候糞便會呈現粘液膿血狀或者水樣便而無糞質的情況。對于潰瘍性結腸炎的患者來說,只有5%的患者會出現便秘的情況。通常這種情況,都會被認為是痣出血,而不會聯想到腸炎型病理。
3、慢性結腸炎患者會出現便秘
患有結腸炎、直腸炎的患者,一般都會出現便秘的癥狀。而導致他們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多半是由于患者出現全身性代謝紊亂、神經系統疾患等病況。這些病情的發作,導致了肛門局部出現了細小肛裂的發生。
4、慢性結腸炎患者會出現腸出血
慢性結腸炎患者出現腸出血情況,這也是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在發病初期最主要的癥狀表現之一。腸出血情況的發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患者的血液混合著液體糞便,一般情況下,血液會附著在糞便外部。
5、慢性結腸炎患者會出現腸炎體征
多數的慢性結腸炎患者,都會出現長期腹部不舒適或者少部位的腹部出現隱痛感。這種情況的產生,是由于患者的腹部、肚臍周圍、少腹部區域,出現有輕度的壓痛感、腸鳴音亢進現象以及脫肛現象等。
6、慢性結腸炎患者會出現腹痛
慢性結腸炎患者常常會出現有腹痛的癥狀。輕度和中度發作的患者,一般為痙攣性腹痛,發作部位主要在腹部的左下方或者腹部的左側,痛感是陣發的,時間較為短暫,疼痛比較輕微,在腹瀉發作的時候痛感更加強烈。
7、慢性結腸炎患者的全身表現
慢性結腸炎患者在病情發作之后,面色不佳,萎靡不振,不愛說話,四肢無力。在發病期間,不喜歡冷,喜歡溫暖的事物。在患者發作急性炎癥期間,不僅會出現發燒的情況,還會出現失水、酸中毒或休克出血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