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仕恒
摘 ?要:在教學中會存在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是無法避免的,關鍵在于我們要及時發現問題,并制定出有針對性的對策,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本文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來談一談小學低年級數學的有效性教學。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數學;有效性教學
小學低年級階段,是學生剛接觸數學學科的黃金時期,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教學將成為學生今后數學學習和生活的堅實基礎。那么,針對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該如何實現有效性教學呢?
一、巧用游戲教學,實現寓教于樂
小學低年級年齡還小,愛玩是他們的天性,如果數學課上能夠帶領學生做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小游戲,既能夠順應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又能夠讓學生感覺學數學是輕松的、有意思的,為有效性教學奠定基礎。那么,我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首先,選擇那些有助學習的游戲來做。避免使游戲教學流于形式,為了游戲而游戲;其次,充分凸顯學生的主體性,擴大參與度,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低年級學生呈現出來的差異性極小,不能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從“做游戲”開始;最后,教師要起到引導作用,保障游戲的順利進行。低年級學生自制力差,做游戲時很容易“放飛自我”,導致課堂一片混亂,這就違背了游戲教學的初衷了。每次游戲開始前,教師都要將游戲規則告知學生,并在游戲過程中充分引導,保障游戲能達到預期的效果。總之,游戲只是用來輔助教學的一種方法,而不是主要目的,切勿本末倒置。
例如,在講授《8、9的分與合》這節課時,我采用了溫故知新的導入方式,就前一節《8、9的知識》的相關內容進行提問,提問采用學生很喜歡的“快問快答”小游戲的方式進行。當我提出問題后,知道答案的學生不需要舉手就可以從座位上站起來搶答,比一比誰回答得迅速又準確。別看學生年齡小,但好勝心強,都想在這一環節中大顯身手,更好地表現自己,所以都踴躍參與。課后,還有很多學生表示今后一定要按時溫習學過的知識。我想,游戲雖然是一種手段,但卻起到了它應有的作用。
二、創設生活化情境
剛接觸數學這門學科時,學生會很自然地認為它是只屬于數學課上的東西,將學數學當做是一項任務去完成。其實,只要通過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辦法,就能夠于無形之中轉變學生的觀念,讓學生意識到其實生活中時時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降低學習難度;另一方面也能夠根本上引導學生明確學習數學是為了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也要求我們做到:首先,使用生活化的教學語言。為人師,就是要將復雜深奧的知識轉換成通俗易懂、生動形象的內容呈現給學生,特別是面對低年級的小學生,很多問題更是沒有必要上綱上線;其次,融入生活化的教學內容。學生閱歷有限,能夠引起他們強烈共鳴的話題無非是他們所熟悉的生活,將這部分元素與教學內容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后,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享受學以致用的成就感。
例如,在講授《認識人民幣》這節課時,我創設了“X班超市”的生活化情境,準備了一些面額不等的人民幣和就地取材的“商品”明碼標價,進行模擬購物。學生很愿意嘗試這個過程,并在付錢、找零、計算的過程中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及時的鞏固,也借此機會讓學生體驗到獨立的自己最棒!
三、成為學生的朋友
低年級小學生的世界很簡單,喜歡哪個老師,就會隨之喜歡這位老師所任教的學科。所以說,面對這樣的教學對象,在精心備課外,也要注意經營師生相處之道,成為他們的良師益友,才能讓學生更加信服。第一,要深入了解學生,特別是學生剛上一年級時,容易出現不適應等種種情況,這種時候提前做好功課,盡快熟悉學生,并記住他們的名字,會給學生一種親近感。第二,試著理解他們。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才會有我們的用武之地。所以無論何時何地,都不要以自己作為衡量標準去看待學生,否則無論他們怎樣說怎樣做都會令我們失望。只有設身處地地站在學生的角度想問題,才會知道學生的一些行為都事出有因。第三,平等相處,和諧共贏。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相處,教學這一雙邊活動會在快樂中順利進行,學生會品嘗到學習的快樂,教師也將充分享受職業幸福感。
例如,在學生做游戲時,我有時也會參與其中,這樣就不會讓學生產生“老師總是高高在上”的錯覺了,相反,學生會認為老師也是我們當中的一員,從無形中拉近師生的距離。其實,即使是低年級學生,同樣目明心亮,誰對他們好,他們都心中有數,并且會加倍地還給你。師生相處之道,未嘗不是將心比心呢!
總而言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立足教學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彌補,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創造更高的價值,帶給學生更多的收獲應該成為所有人思考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帶領學生去探求數學世界的更多奧秘!
參考文獻:
[1]齊云,小學低年級數學課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2(4).
[2]廖梓西,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情境創設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