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元平
摘 要:數學是高中階段的基礎學科,高中數學教學效率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和高考成績。而只有對高考題進行形式、特點、內容的全面分析,并以此為基礎展開針對性的高中數學教學,才能保證學生順利通過高考考試。本文從借助集合教學,滲透數形結合思想;指導把握重點,提高數學復習效率;完善解答反思,幫助完善提升能力三個方面出發,分析和探究基于高考題開展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途徑與策略,以期為一線高中數學教師提供有益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新高考;高中;數學
隨著高中數學課程內容與教學目標的變化,高考所考查的重點也有了一定的改變。高考數學題更加注重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數學應用意識、數學思想方法方面的考查,而這些數學能力和素養都必須通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來培養和提升。因此,切實提高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應用意識和思想方法,就必須要從高考題出發,做出數學教學模式和方法的調整與創新,從而提升高中數學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經驗展開一番具體的研究與論述。
一、借助集合教學,滲透數形結合思想
在集合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韋恩圖的形式開展教學,進而讓學生借助圖形的形式清晰、高效的解決數學問題。具體而言,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集合范圍,可以借助韋恩圖進行教學,通過“以形助數,以數解形”的方式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集合所要表示的含義,使復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具體化。所以說,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將眾多的數組以韋恩圖的形式進行呈現。這樣一來,學生將一些集合變抽象為形象,有助于把握數學問題的本質,進而有效推進集合的課堂教學。
例如,在教學《集合間的基本關系》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了解集合之間包含與相等的含義,并讓學生能使用圖形表達集合間的關系,體會直觀圖示對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首先,筆者向學生說道:“同學們,為了更好地理解集合間的關系,我們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來表示呢?試著用封閉曲線的方式進行分類,學習一下吧!”這時,學生開始結合教材內容就用矩形表示全集,并利用矩形里的圓或橢圓表示集合,進而使交、并、子、補關系一目了然。可見,借助韋恩圖進行集合教學,更加易于學生理解這部分知識。
二、指導把握重點,提高數學復習效率
數學憑借其特有的抽象性和縝密性,被學生視為難點學科,但也是學生學習的基礎性和重點性學科。在高中數學復習教學中,教師應在學生遇見困難性問題時應充分發揮自身引導者身份,及時指導和輔助,幫助學生突破難點,提高數學復習效率。
例如,函數是學生進入高中學習以后遇見的第一大難題,也是重點內容。在復習中,筆者選出試題組織學生應用函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學生能夠有效結合已知條件,得出基本不等式,這時學生的學習短板逐漸顯現出來。隨即,筆者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在學生思維的碰撞下,筆者指導學生,學生立即陷入思考,最終證明出結果。新高考模式下,教師應有效認識自身和學生的課堂地位,在學生遇見困難時及時有效地引導,幫助學生找到解題的突破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復習效率。
三、完善解答反思,幫助提升能力
很多學生認為當自己將數學問題的答案解答出來就夠了,至于結果如何都不重要。其實不然,數學問題的解答步驟固然重要,但是解答結束后的總結和提高才是提高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關鍵所在。學生在解題結束的反思過程中,需要找出自己知識的漏洞、總結解題過程中的錯誤,并積極探索其他的解題方法。
例如,在教學《不等關系與不等式》這一課時,筆者通過典型例題的解答和探究,幫助學生掌握不等關系的比較方法。然后,筆者要求學生自主進行問題解答的反思。學生在思考后表示,在相關問題的解題過程中,可以通過作差法比較代數式的大小,但在判斷差的符號時,需要仔細判斷。最終,學生在解題、思考、總結、提高這一解答、反思的學習過程中,實現了不等關系相關知識的掌握和解題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說,僅僅會解答問題是不夠的,教師還應該培養學生的反思能力,并通過問題解答的反思,進而反作用于學生解題能力的提升的數學學習水平的進步。
總之,從高考數學題出發進行高中數學教學的優化不僅是課程改革的必然要求。所以,每一位高中數學教師都應該從高考所考查的內容和重點出發,通過借助集合教學、指導把握重點、完善解答反思等途徑來作出數學教學模式的調整和創新,使數學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科學性和有效性,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能,進而為學生取得良好的高考數學成績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參考文獻:
[1]張彩霞.新高考背景下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研究[J].才智,2019(30):128.
[2]李善仁.新高考模式下高中數學的有效教學策略探究[J].名師在線,2018(2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