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 要:課堂是教師授課和學生學習的主要陣地,同時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教學目標的重要途徑,所以新課改的實施必須要從課堂入手。中小學英語教師要想建立起來高效課堂,就需要強化教學改革,加大課堂教學創新,積極轉變課堂教學方式。基于此,本文就將重點對其構建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小學英語;高校課堂;教學方式
引言:
在新課改發展下,給所有教師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式都提出了一定要求,因此各個中小學校都將轉變課堂教學方式納入到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之中。在這樣的形勢下高效課應運而生,高效課堂就是在有效的課堂基礎上完成教學任務和目標,最終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將高效課堂融入到中小學英語教學中,對于推進課程改革有著極大的現實意義。
一、豐富教學模式,激發學習熱情
傳統教學模式下關注最多的就是教師講述、學生接受,而很多教師在上課時甚至都不讓學生說話。事實上課堂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師生之間能否形成良好的交流。倘若課堂只是教師單方面的灌輸,那么這完全就是不高效的。教學過程本身就是師生互動實現共同發展的過程。在這之中教師教學不再單純地傳授知識,而是要一起理解和分享,雙方角色要平等,并加強互動,實現從教轉學的目標。豐富的教學模式可以強化師生溝通,良好的氛圍可以激發學生熱情,這些對于教學效率的提升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授課之中還必須要考慮到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起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活動。為了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整體教學活動設置必須要保證生活化和易參與性,然后通過實踐方式強化學生們的課堂參與感。
比如在教授“face”“body”“nose”“foot”“head”等表示身體部位的單詞時,就可以設計出一個猜詞游戲。如讓學生們自由配對形成競技小組,一個學生們在座位上猜,另一個在黑板上畫,或者是通過肢體語言去描述。這種活動可以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提升學習效率,并能夠促使學生依照自身的學習進度去調整學習計劃。又或者在導入新課“What should I do?”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直接安排兩位學生表演情景劇:兩個同學在路上碰到了,其中一位無精打采,神情沮喪,詢問之后才知道原來是和朋友吵了一架。因此另外一位同學就幫其出主意,使他們之間可以和解。這樣就可以將本課的新句型引出來:You should…/You could...。這種方式要比教師直接進行句型講解學生們的積極性更高,當有了高漲的聽課熱情,課堂效率自然會得到一定提升。
二、通過多媒體拓寬視野
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下,教學輔助工具也變得越來越現代化,其中多媒體教學設備目前已經被廣泛應用在了課堂教學之中。多媒體就是集圖片、視頻、音頻和文字等多項功能為一身的教學輔助設備。由于中小學英語當中經常有很多對話情境,教學任務通常也都是要求大家流利地朗讀出來這些內容。這時候教師就可以直接通過該設備的圖片和音視頻功能給大家直接地將其對話情境展現出來,使大家在形象化的學習之中快速掌握相應的學習知識。比如在“What’s your name ?”這個情境之中,教師就可以通過給大家播放對話視頻,讓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跟讀和模仿,使其在趣味化的模仿之中學會基本的英語對話。另外教師還可以播放一些適合大家觀看的美劇片段,讓其直觀地感受到通過英語流利對話是一件多么神奇的事,從而拓寬其英語視野,漸漸產生英語學習動力,提升學習效率。
三、設計出多樣性的課堂反饋
反饋能夠促進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同時也是檢測高效課堂實施質量的關鍵。教師在檢測課堂教學情況時,主要針對的是學生的學習情況,另外通過反饋還可以幫助自身糾正錯誤,形成正確的教學認識。因此教師在課堂評價之中必須要先從自身的不足入手,不斷改進教學質量。在反饋的時候教師必須要把握好反饋時機,可以具體根據教學內容變動。比如在訓練英語技能時,如果學生出現錯誤也都要將其放在訓練之后指正,先給予肯定,然后再提出問題。另外對于那些需要靈活運用的句型,教師還可以直接通過小游戲去檢驗具體的掌握程度,但是反饋并不能泛泛而談,一定要有針對性。比如有學生將“He is my brother”說成了“She is my brother”,這時候教師不能只將其錯誤指出來,而是要讓他明白he和she之間的區別,以及具體應該要怎么用。另外還可以通過學生特點,因材施教,比如學習差的多給機會,只要進步就鼓勵;學習優秀的就多設置一些有難度的問題,幫助他們拓展知識面。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中小學的英語教師要想構建起高效性教學模式,就必須要轉變教學思想和自身角色,并把傳統的灌輸式學習轉變成學生自主學習模式,進而變被動為主動,讓大家在良好的氛圍中體會到英語學習的樂趣。這樣才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效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羅傳會. 小學英語高效課堂的構建淺析[J]. 東西南北:教育,2018(3):361-361.
[2] 胡愛珠. 中小學英語高效課堂實踐分析[J]. 校園英語,20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