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麗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變革,社會各界對于幼兒園的教育要求也在不斷地變革和提升。幼兒園作為幼兒學前教育的重要時期,教師要對幼兒起到積極和正確的引導作用。在環境創設的背景下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激發幼兒熱愛自然,建設美好家園的情感意識。基于此,本文針對環境創設中開展幼兒環保教育進行研究。
關鍵詞:環境創設;環保教育;研究
引 言:
幼兒園作為學生步入小學學習階段之前重要的學前教育時期,這一時期幼兒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學習水平等都處在一個急需教師培養的時期,因此教師要為幼兒做一個正確的引導,根據幼兒的成長需求等為幼兒進行環保教育,促使幼兒能夠在這一階段形成基本的價值觀念和道德素質。縱觀當前環境發展中不斷出現的惡化問題,幼兒也在其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只有將環保教育做到位,在環境創設的前提下給幼兒帶來積極有效的影響,才能促使幼兒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貢獻一份力量。因此在幼兒園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重環境教育和素質教育的結合,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一、注重自然環境的創設
俗話說“大自然是幼兒最好的老師”,而且一切教育的內容都是來自于生活并服務于生活,因此在環境創設的背景下對于幼兒環保教育的研究首先要注重自然環境創設的重要性,并且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觸發自然環境的有效創設。幼兒園要在室外留出一定的空間,來給幼兒開設一片自然的土地,給幼兒提供自然化的活動區域。比如開辟草地、菜地、果園、花園等,促使幼兒能夠有一個充分的空間和場地來進行自然的研究,幼兒在這些大自然的環境中能夠產生直觀的感受,并且將環境保護的意識初步滲透于幼兒的內心中。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在春季播撒種子,之后每天要去照料自己種下的植物,一步步陪伴植物成長,給幼兒滲透環保的教育。
二、注重外在裝飾環境的創設
為了對幼兒進行正確的環保教育,除卻自然環境的創設,對于幼兒經常生活的班級內裝飾環境的創設也同樣重要。首先,教師可以帶領幼兒共同制作“綠色家園”的主題墻,帶領幼兒共同從生活中收集一些常見物品,比如礦泉水瓶、舊水彩筆、彩紙等,來共同完成主題墻的布置,其中包括大樹、小草、鮮花等,激發學生對于環保學習的意識;其次,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設計“環保作品欄”,進一步滲透學生的環保教育,比如讓幼兒根據一些生活廢品來制作一些精美的作品,比如用報紙來制作花瓶、用舊毛線制作晴天娃娃等,讓幼兒認識到廢物利用的重大價值,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最后,教師要在班級內設置一個“環保信息墻”,在這一墻面上張貼一些環保小知識,環保小繪畫等,并且將幼兒照料自己植物的過程照片張貼到墻上,不斷鼓勵幼兒的正確醒悟,對幼兒進行環保教育。
三、注重文字環境的創設
在環境創設的背景下針對于文字環境的創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通過文字的形式向家長宣傳環保知識,促使家長能夠在幼兒的環保教育中起到積極的幫助,教師可以通過班級網站多向家長滲透一些環保知識、宣傳一些重要的環保節日,比如植樹節、愛鳥周、地球保護日等,將其的內涵和價值滲透給家長。另一方面是通過文字的形式向幼兒滲透環保教育的重要作用,在幼兒園內多張貼一些簡單的文字標語來提醒幼兒節約資源、低碳環保的重要性,在這些文字標語的選擇上,要符合幼兒的認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時可以配合一些插畫,來吸引幼兒的關注,比如說“隨手關燈”“洗完手及時關閉水龍頭”等。
四、注重多媒體環境的創設
當今時代是信息化、無紙化、全球化的社會,因此教師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對于幼兒環保教育的滲透,一定要充分借助信息技術的優勢,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環保環境的創設,將多媒體的優勢充分認識并且應用,也可以為環保宣傳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例如教師可以通過音頻來播放一些大自然的聲音,加強幼兒與大自然之間的聯系;也可以通過視頻為幼兒播放一些環保的宣傳視頻、講解一些環保小故事等,從而給幼兒一個趣味性的學習環境,促使幼兒通過多重感官來增強幼兒的環保教育質量。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教育形勢的發展趨勢下,教師必須要注重幼兒的學前教育質量,跟隨社會發展和趨勢來更新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模式,使其能夠符合幼兒園發展綱要的教育要求,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在日益惡劣的環境氛圍下,幼兒必須要從小認識到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環境的正確價值觀念,因此在各種環境創設的條件下,教師一定要認識到它的重要價值,并且采取科學的策略為幼兒創設多元化的環境,促使幼兒樹立環保的意識,同時推動幼兒環保教育質量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曉艷. 在環境創設中開展幼兒環保教育的研究[J]. 時代教育,2012(6):158-158.
[2]高慧琴. 淺談幼兒環保教育滲透于環境創設中[J]. 課程教育研究,2013(36):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