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
摘 要:課程游戲化的轉化,讓幼兒課程更加生動有趣,幼兒在課程的參與中興趣十足,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地拓展幼兒的游戲空間,為幼兒創建更豐富的游戲場景,讓游戲的施行具有新鮮感。幼兒經常被游戲吸引,沉浸在游戲當中,建構團隊意識,能夠彼此之間互相幫助與鼓勵,通過游戲讓幼兒收獲快樂,汲取生活與活動技巧,強化幼兒的表現力。
關鍵詞:課程游戲化;幼兒;體育教學
引 言:
游戲化的教學形式更加符合幼兒教育要求,寓教于樂,游戲形式滿足了幼兒的成長需求,同時順應了幼兒的成長規律,讓教育更加張弛有度。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幼兒的身體發育情況,還應關注幼兒的思維活動、心理活動,提升幼兒在課程中的幸福感。體育游戲具有高趣味性,教師可帶領學生盡快進入角色游戲,激發幼兒對游戲的好奇心,促使幼兒在游戲中敢于表現,大膽闡述,夯實體育的基礎,讓學生在體育游戲參與中提高綜合能力。
一、角色游戲,夯實基礎
游戲的互動中,教師應幫助學生盡快進入角色,感受不同角色的魅力。在多個角色中,學生們也能夠準確地找到自己的定位,期間教師只要創建出良好的角色交流環境,允許學生在一定角色設定下自由地談笑,就可以鼓勵幼兒獨立地去訴說、活動,如較為傳統的 “過家家”游戲中,讓幼兒來挑選角色,在每次的“過家家”游戲中都飾演不同的角色,教師創設一個情境,如早上剛起床,會發生什么呢?幼兒扮演媽媽起來做早餐,還有的幼兒扮演睡懶覺的孩子,還有的幼兒扮演走路顫顫巍巍的老人。教師還可以參與其中,扮演調皮的幼兒,假設自己總是挑食,讓其他的幼兒轉換角色,來勸勸教師(扮演的孩子)不要挑食,感受家庭的溫暖,與互相之間的責任感。在這樣的游戲中,幼兒更加懂得換位思考,理解了父母的艱辛,在游戲中每個幼兒都有不同的角色,使得游戲內容更加豐富。
二、數學游戲,開拓思維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特征,導致幼兒學習起來較為費勁。但如若將數學知識學習與游戲巧妙結合起來,不僅能減少幼兒的學習疲勞,還能滿足幼兒對游戲的欲望,進而通過課程游戲化讓幼兒真正學習到知識。以“2的認識”實踐教學為例,為了讓幼兒主動、積極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之中,我就設計了“參觀動物園”游戲,即:出示各種動物的圖片,并讓幼兒觀察:“有幾只小動物?”“小動物有幾只腳?”“小動物有幾只耳朵?”。看誰答得又快又準確,就可以獲得一朵小紅花。這樣一來,不僅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還讓幼兒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游戲之中,進而讓幼兒不知不覺中認識了數字“2”,并調動了幼兒創新思維積極性,喚起了幼兒親近數學的情感,使幼兒感覺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三、主題教學活動
幼兒園要使主題活動開展的過程成為游戲活動展開的過程。如在小班“小小蛋兒把門開”主題活動中,教師和孩子及家長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蛋和蛋的圖片、畫冊,把各種蛋的圖片布置在活動室四周,形成一個蛋的小世界,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可隨時觀察、討論。圓溜溜的蛋惹人喜愛,會滾,會轉;薄薄的蛋殼一不小心就會破碎;圓圓的蛋里還會孵出小雞、小鴨……一只只蛋就是一個個秘密,等待著孩子們去探索它的神秘。由此,教師還可以組織幼兒設想各種游戲,比如:科學游戲——滾蛋比賽,體育游戲——我是小雞蛋,感官游戲——真假蛋寶寶…… 根據彩蛋鮮艷的色彩、美麗的花紋、圖案,教師可以設計美工活動“制作蛋殼畫”和親子游戲——歡樂蛋蛋碰。在此基礎上,也可以投放一些材料,讓幼兒在游戲中探索、學習、制作蛋娃娃等,比如按數量讓幼兒做數學游戲——生蛋比賽。根據幼兒的興趣、能力不斷展開主題探究活動,及時調整、更換活動材料,使教學活動和游戲活動密切結合并相互影響,在主題活動的展開過程中,生活活動、教學活動、游戲活動就有機整合在了一起。
四、競爭游戲培養個性
幼兒年齡小,做事缺少思維,但好勝心卻較強。如若幼兒教師不加以引導,很有可能讓幼兒養成不好的個性,難以與眾多小朋友和諧相處。例如,幼兒在玩“石頭、剪刀、布”游戲中,有的幼兒在獲得勝利后就心花怒放,在失敗后就悶悶不樂。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幼兒教師就要及時開導,采用鼓勵、肯定的態度對待幼兒游戲表現。待幼兒情緒平穩后,再讓幼兒找到自身不足,并改變游戲應對方法。由此,通過競爭游戲不僅培養了幼兒良好的個性,還讓幼兒樹立了對待競爭游戲的正確態度,進而促使幼兒身心健康和諧發展。
五、游戲化教學需注意的問題
經實踐得知,促成課程游戲化無論對于幼兒學習還是教師教學均有重要促進作用。但如若教師不能合理科學地應用游戲化教學,很有可能將其教學價值流于形式。那么,這就需要我們教師著重注意以下幾點。其一,選擇恰當的游戲形式。由于不用的教學內容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與側重點,這就需要教師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游戲活動,進而真正發揮游戲的教育教學功能。其二,控制游戲活動時長。據了解得知,小班幼兒注意力一般在2~4分鐘,中班幼兒注意力在3~8分鐘,大班幼兒注意力在5~10分鐘。那么,幼兒教師在構建游戲活動時就根據這一理論為基礎,利用“最佳時間”讓幼兒掌握關鍵內容,最終實現游戲化教學目標。
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愛玩的天性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游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事,因為在游戲中幼兒是快樂的、輕松的。我們作為新時代背景下的幼兒教師,應認清游戲化教學對幼兒成長的重要性,并充分發揮游戲教學,以期讓幼兒感受到游戲的樂趣,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成長,充分享受游戲學習的幸福感。
參考文獻:
[1]江振梅.淺探幼兒園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策略的運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9(02):152-153.
[2]彭珊珊.游戲教學趣味橫生試論幼兒音樂教學游戲元素的融入[J].中國校外教育,2019(01):159-160.
[3]楊愛榮. 淺談課程游戲化與幼兒體育教學讓游戲伴幼兒成長[J].讀寫算教研版,2014,(12).
[4]吳瑞.淺談課程游戲化與幼兒體育教學傳統游戲精神促使幼兒園課程游戲化[J].教育教學論壇,2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