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摘 ?要:在現代社會中,數學知識的實際應用渠道廣泛。教師講述數學知識時要講究正確的方式方法,依據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具體策劃,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而一定程度上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本文針對小學教學實行德育教育的教學方式,從三個方面探討德育教育的實際應用方向和效果。
關鍵詞:德育教學;數學;渠道
教師教書育人一直需要秉持的原則是育人先育德。因此小學數學教育中進行德育教育就顯得有必要。作為小學階段重要的一門課程,數學教學是進行德育教育便捷的渠道。在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學生不僅要掌握課堂知識,更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因此,作為教書育人的媒介,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教學態度,將德智教育貫穿整個教學計劃。那么如何更好的進行德育教育的滲透? 一、德智教育需要建立在課本的基礎上 小學階段的課本中,十分重視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因此教師需要從教材中找到德育教學內容,并運用恰當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中展示。在小學六年級的數學教材中,有一個是實踐模板是關于量一量、算一算。在學生充分理解題意的基礎上,接著讓學生進入實踐,進入學校接著觀察學校,這道題目的目的就是激發學生要熱愛珍惜校園的情,從而讓他們理解今日的生活來之不易。在環境友好的校園里,學生更加懂得認真聽課,為將來成才而加倍努力學習。在課本中有一章講述數學圓周率的來源,教師將數學家祖沖之引入到課堂中,讓學生知道他是世界上第一位將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七位數的人。可以介紹祖沖之是我國的一位偉大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的值精確計算到小數點后7位小數的人,同時介紹關于祖沖之的故事。如此一來的好處就是不僅達到了教學課標的要求,同時也能將古代文化傳播給學生,又滲透了思想品質的教育,培養了學生不斷向祖沖之學習的積極精神。 二、德育教育貫穿教學整個過程
作為數學教師,應該明白數學教學是區別思想教育課的。數學課程有數學課程的目標,它僅僅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搭配德育教育。通過圖片、事例、生動化而非機械化的滲透。舉個例子,在數學課本中有應用題的部分,數學教師就該部分靈活的優點,選擇典型的實踐;珍惜用水、發善心、撿垃圾等。在這一系列的尋找問題答案的過程中,學生自然會接受到影響。關于數學教學中認識“元、角、分”的課,教師可以適當講述一些關于人民幣的概念和用處,形成學生關于人民幣的正確態度。那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因材施教,不可生搬硬套他人的教學方式。通過合作小組管理的模式,促進學生間積極討論,尋找學生認為最優的答案。然后,教師作為點評人員做最后的總結。合作小組學習模式最大的優點就是加強了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思想。 三、嚴格正規教學訓練? 在小學階段的數學教材中,數學是一門嚴謹的課程。因此教師教學數學的過程中,需要帶著嚴謹態度教學,讓學生養成學會動手思考的良好習慣,同時培養學生科學的學習態度以及一絲不茍的學習方法。這是新課標的要求,也是學生成長的基礎態度。在數學課堂的教學中,我最大的感悟就是一個優秀的學習習慣的養成是通過不斷的訓練來完成的。在不斷的訓練中,學生會自覺養成獨立的思考、認真的學習以及科學的學習態度等優秀的個人品質。教師做為教學園丁,要正確引導學生往正確的方向行進。從小事做起,漸漸引入觀點卻又堅持貫穿始終。在講到計算題時,我通常會要求學生以嚴謹的態度對待。因為一旦失誤,有時造成的后果是嚴重的。接著通過對題目的全面解讀,達到形成學生良好思維習慣和勇于創新的目的。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選擇德育方面的知識與學生共享。譬如,數學課程中關于認識“分”“秒”的知識點時,教師可以換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展示中國載人飛船升空的畫面,讓學生根據呈現的畫面說出飛船升空時的時間是幾分幾秒。教師引出相關課題要與學生的興趣以及社會熱點結合起來。這樣既能讓學生準確了解社會概況又能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德育教育,即愛國精神、愛探索精神。數學教學中,教師拓展學生思維又能達到提升思想品德的目的課程內容在教學統計知識再次得到應用,統計家庭消費量、國家隊伍獲得獎牌數、學校的總體人數。如此的聯系實際情況。學生自然會了解國家的發展狀況,自然的激發他們努力學習成為國家棟梁的熱情。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德育教育是課堂必不可少的內容。德育教育擁有豐富的課程資料運用。老師可以根據每一章節的內容聯系實際情況,讓學生不僅學習到課堂知識,更能讓學生了解社會問題與國家發展狀況。在數學教學中的德育教育讓學生擁有家國意識、善心意識、勤奮意識。德育教育的滲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高度,這也是國家的愿望。少年強則國強,從小學抓起進行德育教育刻不容緩。
參考文獻:
[1]黃紹剛.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C]//0.
[2]姜艷.談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現代交際,2017(1):14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