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起
我從參加工作至今,一直擔任班主任,已有33年。我熱愛自己的工作,如同熱愛自己的生命。我把滿腔的熱情獻給了我摯愛的孩子們,把勤勞和智慧融入這小小的三尺講臺。
用愛的目光注視學生,用愛的微笑面對學生,用愛的關懷感染學生,用愛的懲罰約束學生,用愛的言行鼓勵學生——這是我的教育理念。而愛學生,就要賞識他們。
在實際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是促進學生自我發展的最好方法,是促使學生形成自信、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徑,其所能達到的教育效果往往出乎我們的意料。在課堂教學中,我會用這樣的話激勵學生:“我們班的小小朗誦家越來越多了,今天誰愿意在老師和同學們面前展示自己的才華?”學生們在這樣的激勵下,自然會大聲地讀,快樂地讀,向老師、同學們展現“我能行”。由于賞識教育,孩子們課上“活”而不“亂”,發言積極,思維活躍,并且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受到家長們的好評。
除了堅持做好常規工作,我還大膽創新,努力探索具有特色的班級管理之路。
首先,創新班級管理模式,因人設崗。我讓每個孩子都成為管理者,都有自己的崗位,就連勞動工具的擺放、電燈的開關等工作都有專人負責。這樣,每個孩子的能力都能得到鍛煉,得到提升,孩子們的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也得到了培養。
其次,構建班級文化,促進學生成長。只有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一個班集體才有了“魂”。只有當孩子們處在一個積極向上、充滿友愛的文化環境中,他們才會融入群體,樂于奉獻。因此建好班級文化環境,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和諧健康地發展和成長。我結合班級特點,和班干部協商,在墻的左側張貼班訓。班訓是同學們利用班隊會時間,針對班級現狀一起制定的。如學生們升入五年級時,我發現有些孩子承諾的事情做不到,還出現了不完成作業的現象。于是,我和學生們一起制定的班訓是“言必信,行必果”“今日事今日畢”。學生們升入六年級時,將要面臨人生的第一次抉擇——小升初,為了鼓勵學生們自強不息,發奮圖強,我用清華大學的校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作為班訓。在班訓的引領下,良好的班風也形成了。
在班訓下方,同學們還設計了以小組為單位的評比表。按照共同制定的評分標準,每周一由大隊委和班長公布每組得分,第一名的小組在評比表上貼5面紅旗,以此類推。課堂發言、聽講情況、樓道紀律、考試成績、環境衛生等,都是加分項。這種評價方式不僅讓同學們的團隊意識增強,也讓他們更加嚴格要求自己,時刻提醒自己不能拖小組后腿。教室的后方貼的是同學們歷年來獲得的獎狀,每當孩子們看到這些榮譽,都感到特別自豪和驕傲!
身為教師,一定要確立這樣的信念:沒有不可造就的學生。不是學生身上缺少美,而是教師缺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這就是我的賞識教育心得。
責任編輯:樊效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