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秋
摘 ?要:就影響力和價值而言,再沒有什么能夠與傳統文化相比擬,其貫穿于中華民族發展始終,極具研究和發揚價值。隨著時間的發展,傳統文化好像與我們越行越遠,這并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結果。弘揚傳統文化滲透于學科教學這一口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的。和其他學科相比,語文學科具有獨特文化氣息,能夠與傳統文化很好地融合。基于此情況,教師要加大研究,實現兩者完美融合,讓學生深切感受傳統文化魅力,獲得相應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中語文教學;策略分析
引言:
新生一代學生不應僅學習基礎文化知識,應當學習更有深度的文化,讓自己變得更有內涵。這是國家教育部門對學生提出的新要求,然而因為學生片面學習教材知識,無法受優秀文化熏陶獲得成長。當前教育情況很不樂觀,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具有緊迫性。學生始終是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習的,讓學生良性發展這一根本任務落到教師肩上。教師應當進行課程安排,保質保量完成這一工作。
一、高中語文教學傳統文化滲透的現狀
(一)在古文閱讀分析過程中過分依賴工具書
高中教材編寫者極具文化素養,能夠充分認識到傳統文化的優越性,也懂得傳統文化已經慢慢脫離了人們的視野。其有意識讓學生接觸到傳統文化,思想使然,行動會與之相呼應。就這樣教材編寫者專門進行了傳統文化模塊劃分。這一結果是可喜的,學生若深入研究必定會有所得。但是當前實際情況與預想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在以往應試教育下產生了本本主義,對教師和工具書產生了依賴心理。市面上出版了很多參考書,學生人手一本,學生遇到古文不加思考就翻看查閱工具書。沒有投入個體注意力分配的學習毫無價值而言,學生看似已經讀懂吃透,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如此。文言文中所蘊藏的傳統文化精髓是需要個體發現與體會的,沒有經歷一定的學習過程是無法體會傳統文化的魅力。正是學生這一壞習慣耽誤了學生,嚴重情況下甚至不利于學生對傳統文化理解和感悟實力的提升。
(二)盲目強調知識積累,忽視精神熏陶感染
我國在很長一段時間進行應試教育,大多數教師還沒有從舊思想中脫離出來,教師將傳統文化滲透工作當作與以往無二的教學任務。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重要性,為了應付檢查工作教師更多的是給學生布置硬性任務,要求學生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背誦大量難懂的例如名人警句和唐詩宋詞等。看似該項工作開展的如火如荼,實則不然,都是一些假把式檢驗不得。機械記憶下學生的知識一日一日積累,但是那并沒有什么意義和價值。學生內心沒有與各類傳統文化精神產生激烈的碰撞,就無法產生思想上的升華,也就不會端正態度認真對待。就拿文言文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探究,逐步積累字詞翻譯等技巧,在學習的過程中無形中受到精神熏陶感染。這會導致現實與預想之間的差距不斷拉大。
二、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傳統文化滲透的措施
以往不好的學習反饋導致學生對傳統文化趨之若鶩,產生了規避、厭惡等內心傾向性。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當明白傳統文化滲透不能夠操之過急,不能過于盲目,應當循序漸進,給學生一個接收的時間。教師應當以研究者的身份置于其中,保證所提出的策略能夠獲得學生的認同。
(一)不斷強化高中生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力度
學生生活在多元時代,國外文化引入我國對學生的影響力較大。一些高中生錯誤認為學習國外文化是一種時尚,盲目推崇國外文化,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置之不理。傳統文化土氣、不符合時代這一想法在部分學生的大腦中根深蒂固,普及滲透傳統文化之路行之艱難。我們要將改變學生認知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想方設法進行傳統文化知識合理性滲透。教師在滲透前要對學生進行興趣和心理特征研究,從學生的興趣點出發來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另外教師要制作傳統文化宣傳視頻,帶領學生近距離接觸。聲像結合在一起極具吸引力,學生相當于開啟了一段良好的心路旅程。視頻播放結束后學生會改變以往的錯誤認知,開始自覺成為傳統文化的代言人和宣傳者,在學習傳統文化時也能夠認真對待。
(二)結合背景幫助學生理解記憶
對我們來說,傳統文化是先人的饋贈,蘊藏著文化內涵。然而對生活在特定背景的傳統文化創造者來說其知識有感之發,借助作品來抒發自己的情感。學生沒有生活在特定時代無法引起內心情感共鳴,難以認知理解傳統文化元素。教師為了讓學生有效學習,可以進行課前導入,為學生介紹作者的個人生活背景和一生事跡。例如在講授《秋興八首(其一)》時教緊密結合詩人杜甫生活,將文獻中記錄的詩人生平用故事講述的方式呈現出來。這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想象,讓學生進行角色代入。學生仿佛自身就置身于作者所處的背景,相信這樣的方式下學生具有了文化縱深感,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容易。
三、結束語
學生群體綜合性素質狀態不甚理想,在多元文化交織的時代我們要守護好自己的文化,將傳統文化切實引入到高中語文學科教學中來,提高教學工作文化含量,向學生推送優質的學習內容。為了保證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提高學生的自覺性、主動性,使提高學生的綜合性文化修養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盧俊程.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J]. 新課程(下),2017(1):10-10.
[2]高原. 探析傳統文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滲透[J]. 中國校外教育,2017(1):13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