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景燕
摘要:從古至今,無論是哪個國家對于“美”的定義都存在著一定的復雜性特征。而美學則是研究人與世界審美關系的一門十分重要的學科,換言之,美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審美活動。所謂審美活動,主要指的是對意向世界作為主要的對象,進而進行人生體驗的重要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十分豐富的精神文化類活動。美在人的心中所激發的喜悅就可以看作是審美。通過發現生活中存在的美學,對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積極影響。
關鍵詞:生活美學;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積極意義
引言
生活中有關美的現象隨處可見,并且愛美的人心也到處都是。對于人來說,創造美與發現美可以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目標。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不僅要對自身具備高水平的要求,還要擁有相對高眼光與高層次的積累。我們對于美的感受能力可以說是十分強烈的。另外,審美可以說是人認識世界與參與創造世界的有效手段。
一、生活美學與心理健康
對于大學生來說,他們脫離式教學環境之下,由于人際關系逐漸變復雜以及校園學習生活的改變,隨之而來是各種各樣的社會誘惑。重視金錢與利益,審美以及情趣的墮落也可以看作是現代社會精神發展以及物質發展未實現同步的一種重要體現。因此,只有擁有健全與正常人格的大學生才會具備抵御外來影響的力量,進而逐漸形成相對正確成熟的三觀。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建設需要具備積極準確的引導,促使學生的心理能量逐漸變得更加強大,可以使用更加強大的智慧對大學生與自己的沖突進行靈活的處理。而在這背后都是一種發現美的力量。
(一)人體美與心理健康
我們的身體受之父母,同時也是上天賜予我們的一份十分重要的禮物。大學生要進行心理建設,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對自己的身體進行愛護與接納,這可以說是學生進行心理建設的重要起點。大學生要進行心理健康建設,主要包含的內容有對自己身體極限的尋找,挑戰軀干的極限、愉悅與愛的極限等等,這些內容都是大學生開展自我挑戰的重要內容。在進行大學生人體審美觀的培養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整體和諧美”的追求。人體審美觀的重要核心內容是健康活力美。這些人體審美觀額可以有效的幫助大學生進行自我悅納,幫助大學生進行正確的自我接納,靈活的善待自己,最重要的學會自尊與自愛。
(二)衣之美與心理健康
所謂服飾,它并不是單純的一種物質,而是人類精神的一種延續,或者可以將其看作是一種生活態度以及生活方式的別樣表達。對于大學生來說,在進行美的尋找以及表達過程中,首先需要對服飾美的基本原則進行深入的理解與掌握。服飾美主要包括款式要大方、配色要協調、尺寸要合適等等。在色彩美學領域,相對適當的服飾搭配以及儀容儀態,會幫助學生對自我進行更好的表現與展示,不僅如此,在進行人際交往的過程中也會促使學生逐漸變得更加的自信。另一方面,對服飾的自信展示,可以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自我肯定。
(三)食之美與心理健康
民以食為天,中國的美食可以說是無窮無盡,不可計量的。中國的美食綜藝“舌尖上的中國”極大地滿足了我們對于美食的想象。飲食的美感所帶來的構圖,主要是人類對于色香味的一種非常大的回憶以及追逐。大學生對于食物這種東西的珍惜與勞動的珍惜,可以說是對自身審美感受的珍惜。
(四)住之美與心理健康
房屋是人們的棲居之所,對居室的美化可以促使人們實現心靈凈化。對大學生的寢室文化進行優化,可以保證學生擁有安心的居所,進而擁有安頓心靈的優質場所。
二、生活美學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積極意義
(一)幫助學生完善適應現實生活
生活美學的表現層面相對比較廣,大體表現在自身的要求以及自信方面。對于大學生來說,在保證自身的溫飽得到滿足的前提下,重視對美感的講究以及審美的提升。一定要避免隨波逐流現象的發生。要對環境進行積極的適應以及盡可能的改善。對于大學生來說,需要格外重視對自身心動力以及認知視域的提升。
(二)培養學生的意志力
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一直都處于應試教育的高壓之下,而一旦進入大學之后,多數學生都會出現不適應的現象。甚至是衣食住行方面都要依靠自身的本能以及家長的經驗傳授,要尋求生活美學,需要大學生重視對生活美感力的培養,其中也包括對學生自己的美感的提升。將其落實到具體生活中,大概就是學生積極尋求生活的美,并且注意美的展示。在不斷的積累過程中及逆行摸索與思考。另一方面,在進行美感的追尋過程中,需要大學生充分克服自身的本性以及惰性,進而逐漸實現對學生生活認知以及生活體驗的豐富與延伸,最終逐漸實現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建設。
(三)培養學生和諧人際關系
生活的美學主要體現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生活美學需要學生之間進行相對深入的交流與交往,彼此之間進行深入的理解與認知,同時還要注意學生之間的合作,進行相互之間的提升。在這種條件背景下,需要大學生不斷建立相對和諧以及完善的人際關系,盡可能地走出相對舒適地生活環境,逐漸打破相互之間地隔閡與距離,通過相互之間地交流與分享,共同創造與提升,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收獲新生,大家要在相互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共同進步與彼此尊重。
(四)培養學生人格魅力
對于一個具備美感力的大學生來說,會不自覺地發散出極強地人格魅力。生活美學會促使大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不自覺地散發出人格魅力。對于可以在衣食住行中發現美的大學生來說,他們的人格可以說是十分健全的,不僅如此,也會對周邊的同學以及朋友都具有很大的積極影響。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人的心理健康的衡量,可以從生活中發現美的能力作為主要標準。對于心理健康的大學生來說,他們可以用美的態度來對待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各種事物。而他們所具備的美學方面的能力主要是從日常生活中的瑣事中逐漸培養起來的。對大學生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美學進行有效的培養,可以對其心理健康建設發揮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悅笛.從“美是生活”到“生活美學”:當代中國美學發展的一條主流線索[J].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05):59-66.
[2]陳夢瑤,桓京菁.集農場、花店、花園于一體,打造田園生活美學模式[J].綠化與生活,2019(08):32-35.
[3]周美艷,楊佳穎,章婷.淺析日用陶瓷器皿中蘊含的生活美學價值[J].大眾文藝,2019(13):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