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夢婭
摘要:當代社會,伴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變化,我國的企業已經逐漸實現了長足的發展,然而在不斷發展和進步企業的背景之下,逐漸出現了許許多多的嚴峻性問題和現象。在社會經濟的市場上,關于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的過程之中,牽涉到的合同問題方面漸漸的變成了企業話題討論的焦點。在企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在知識產權運營方面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引起了一大部分人關于企業的合同問題的研究和探討。
關鍵詞:企業經營;知識產權;運營管理;合同問題
引言:
在本篇文章中,首先論述了關于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方面合同問題的主要背景情況,然后闡釋了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中合同方面的重要內容,主要是講述了截止到目前為止,企業已經出現的比較常見和集中的合同問題。最后,本文在認識到了解企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合同問題必要性的基礎之上,提出要抓緊時間制定能夠避免企業出現關于知識產權運營中合同問題發生的有效措施,同時也要注意,在某種程度上要盡量的降低這一情況發生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
一、總結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中合同問題研究的背景概況
在現代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和進步的社會大背景之下,不斷提升和變化的企業,日益完善和提高的科學技術水平,在這些綜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企業在先進技術開發方面和高新技術轉讓領域的合同數量與日俱增,但是目前的情況就是,企業還沒有形成一個關于在知識產權運營中合同問題上的清晰認識,對于已經牽涉到的技術合同,也沒有完全意識到在知識產權方面的各種問題。如果企業不能夠正確的理解和認識合同中所涉及到的知識產權問題,也就沒有辦法提出有效的應對措施來處理在知識產權運營中合同可能會發生的問題。截止到目前為止,我們國家在企業知識產權運營方面的發展情況尚且處在剛剛起步的初始階段,然而如果要探究造成當前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主要就是在之前歷史的發展時期,我們國家并沒有給予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這一領域應有的重視,沒有準確認識到產權運營問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除此以外,因為以前中國并沒有專門研究企業知識產權運營問題的機構,所以這個方面的發展速度比較慢,而且發展的程度也不那么成熟。
二、了解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中合同問題研究的主要內容
在當前的情況之下,企業在進行相關的技術產品研發的時候,因為一項技術產品的產生,往往會涉及到各種不同的資源配置和不同的技術分工,而且在技術投入方向方面,也是有所不同的。正是由于這樣的情況,所以在一般的情況之下,一家企業通常是無法完成全部的產品開發流程的。如果要舉個例子,就像是在手機制造的行業之中,手機的制造商們一般情況下并不具備設計和研發手機中各個部件的能力。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作為手機制造商,最為明智的一個做法就是選擇一家有著相對比較成熟技術水平的企業,與他合作,進行聯合的手機開發。在必要的情況之下,也可以根據自己企業開發產品的設計需求,選擇針對性的公司,委托該公司進行相關的手機開發工作。因此,在沒有辦法擁有與一項產品相關的所有研發技術的情況之下,企業就需要采取合作的方式完成對有關產品的設計和開發。聯合或者是委托擁有合適的研發技術水平和能力的企業,一起進行相關產品開發在目前的情況之下也已經變成了一種相當普遍的技術研發方法。然而在雙方企業一起共同投入人力和資源進行產品的技術設計和研發的背景下,這就需要通過簽訂與之相對應的技術開發合同來約定相關的產品開發問題[2]。對于技術合作開發,需要企業重點關注的是合作開發過程中所產生的知識產權問題,即合作開發中產生的專利及技術秘密等知識產權成果如何通過合同對其歸屬問題進行約定。
三、分析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中合同問題研究的未來發展
目前我們可以通過研究企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出現的有關合同的重要問題,以此來了解我國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方面的主要狀況。在通過多方面的了解和調查之后,發現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中所涉及到的合同,一般情況下主要是指企業之間就知識產權的問題所簽訂的合同。而且,談及到在企業合作開發或者是委托開發過程中所牽扯到的知識產權成果,如果簽訂合同的雙方企業已經在訂立合同中約定了知識產權成果的歸屬權,那么就以約定的產權歸屬結果作為標準,但是如果企業雙方沒有對知識產權結果的問題進行明確的約定,那么就按照規定劃分清楚知識產權成果的歸屬。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合同約定的企業雙方在產品研發和開發的過程中,需要對涉及到知識產權成果最終歸屬方面的問題給予高度重視[3]。因為是否存在企業關于知識產權成果的約定,會在一定的程度上決定著知識產權成果的最終歸屬者,綜上所述,參與到產品技術開發中的有關企業,應該在簽訂合同的最開始,就對在研發過程之中會涉及到的知識產權、專利技術或者是企業的商業機密作出明確的約定,從而可以有效的避免知識產權成果歸屬權不明確等一系列問題,盡量的減少后續的過程之中可能會出現的知識產權權屬糾紛問題,防止知識產權成果發生不必要的流失和損害。
四、結語
現在我們國家關于知識產權成果的保護工作已經邁入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階段,而企業,是我國實施知識產權成果保護發展戰略的主體,相信在這一保護性戰略逐步推進的基礎之上,會逐步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水平,同時也可以做到對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的嚴厲打擊。雖然企業在知識產權運營中可能會面臨著比較大的風險,但是企業可以先從與知識產權問題有關的合同協議方面出發,做好合同協議的重要工作,從而可以防止企業無形資產發生流失的嚴重現象,同時也可以避免出現侵犯他人知識產權成果問題的發生。總之,現如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之中,企業應該學會合理利用知識產權成果,以此來確立自己在市場競爭中的優勢地位,更重要的是,可以有效的防止在知識產權運營中可能會出現的合同問題,從而避免因此帶來的企業風險。
參考文獻:
[1]楊早立.我國知識產權管理系統協同發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6.
[2]張吉.企業知識產權運營中的合同問題研究[J].法制博覽,2019(27):129+131.
[3]宋曉陽.我國專利運營風險防控的法律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