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曉洋 劉青
摘要: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及,越來越多的網民通過各種網絡平臺、新興媒體行使著自己的話語權。網絡輿情是社會輿情的一種體現,反映了大批網民對現實事件的態度和觀點,反映了社會民眾的廣泛意志。網絡輿情傳播速度快,對政府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凈化網絡環境,給網民提供一個和諧的網絡生態環境成為當務之急。本文從構建網絡生態環境出發,提出從加強網絡信息監控、凈化網絡環境,占領輿論高地,培養正能量文化氛圍,培養網絡意見領袖、引領社會主流價值觀念三個方面入手改善網絡環境。
關鍵詞:網絡輿情、社會環境、措施
1.研究背景:
據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最新《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報告中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8.29億,普及率達到59.6%。互聯網使用人數已經達到空前規模?;ヂ摼W的普及,促使了網絡信息的快速傳播,網絡輿情也隨之擴散。網絡輿情與社會輿情有所不同,網絡輿情的產生與傳播都是在虛擬的網絡空間內產生和發展的。雖然傳播形態有所不同,但網絡輿情究其根本,是社會輿情的一種體現。網絡安全關乎社會穩定,網絡安全已被國家提到了安全層面進行監管。2018年,習書記在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睆闹锌梢钥闯?,加強網絡輿情監管,網絡輿情社會生態環境構建相關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研究必要性:
2.1網絡環境魚龍混雜,網絡信息良莠不齊。
新興媒體、網絡平臺大量出現,網絡上各種思想觀念交流碰撞。許多錯誤信息進行偽裝,通過各種網絡手段,不斷的推送給網民。由于傳播速度快,途徑廣,在政府來不及了解的情況下,不良言論可能已經迅速彌漫,發展成網絡輿情事件。
2.2網絡行為監管不到位。
互聯網具有低準入性和大規模性。網民匿名就可以自由參與網絡評論、轉發,人們在網絡上暢所欲言,無所顧忌。國家有關網絡輿論管理制度有待完善,網絡虛假言論制造者造謠代價低,無所畏忌。網絡監管力度不足。
3.網絡輿情社會生態環境構建措施
3.1加強網絡信息監控,凈化網絡環境。
3.1.1規范網絡行為,加大懲處力度。
網絡活動多為匿名性,網絡虛假信息散布代價低,懲處力度不夠導致網絡虛假信息屢禁不止。凈化網絡環境首先要把好入口,規范網民的網絡行為。政府應及時出臺網絡規范制度,對那些在網絡上散布謠言,不懷好意煽動群體事件的網絡蛀蟲堅決懲處。引導網民規范有序的發表網絡觀點,進行網絡活動。
3.1.2加強對網絡信息的監管
加強網絡信息的監管應從信息發布源頭、信息監測、跟蹤管理等方面入手。首先,把好源頭關。對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網絡信息及時隔離刪除,嚴格信息發布的審核。其次,加強對網絡信息質量的監測。定期評估網絡平臺發布的各類信息,監測網絡言論,及時消除虛假信息及反動言論。最后,加強對網絡信息的跟蹤管理。對網絡不良分子進行跟蹤管理,一旦出現謠言散布、煽動民眾,立刻采取措施,避免引起群體效應。
3.2占領輿論高地,培養正能量文化氛圍。
3.2.1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導,開展網絡生態文明建設。
網絡普及為人們提供了了解社會、擴展視野的機會,眾多網絡平臺為網民提供了發聲的窗口。網絡虛擬社會成了各種社會思潮競相爭斗的戰場,國內外多元化的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著人們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新媒體時代下,微信、微博、抖音等新興媒體的興起對網絡信息進行著不停歇的推波助瀾。人們開始利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和發聲,對傳統媒體帶來了巨大挑戰。國家引導思想主流意思的任務變得更加艱巨和困難。要想構建正能量的網絡平臺,提高社會主流思想的影響力。一方面要對網絡信息進行嚴格的監管和審查,有效清除網絡垃圾信息和不良信息,對網絡信息張羅保護傘。另一方面,不斷適應新的媒體傳播方式,緊跟時代技術發展腳步,將積極的宣傳內容及時的推送到官方媒體,激發網民興趣,潛意識對網民進行正面影響。
3.2.2注重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相結合,發揮媒體積極作用。
微博、微信、抖音、頭條等新興媒體是深受網民喜愛的社交平臺,也是網民勇于發表個人觀點、最容易引發網絡輿情事件的媒介。發生網絡輿情事件,短時間內網絡空間內形成正面的主流聲音對于網民認清事情本質具有重要的意義。政府加強政府網站建設,強化政務微博、微信公眾號的吸引力。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相結合,通過網絡直播、視頻等民眾喜愛的形式宣傳工作,在民眾關注高的平臺發表主流聲音,及時發現錯誤取向,扼殺極端苗頭,弘揚正能量,營造文明健康的網絡環境。
3.3培養網絡意見領袖、引領社會主流價值觀念。
3.3.1高度重視網絡意見領袖的積極作用。
網絡意見領袖可以理解為網絡言論活躍度高,言論權威性高,言論轉發頻率高,言論影響力廣的網絡人物。其往往具有較高的現實社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主導著網絡輿情的走向。網絡意見領袖一般具有較強的號召力,在輿情傳播過程中起著正面導向作用。國家主流媒體的大咖人物就充分發揮了意見劉秀的積極作用,不斷向民眾宣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社會負面信息進行及時辟謠,發現問題及時化解,在社會教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3.3.2完善政府發言人制度,及時做好信息公開與交流。
依托政府官方渠道(網站、微博等),建立信息共享交流平臺,開設專欄,及時回應公眾關注熱點話題,保持與公眾溝通渠道暢通。遇到突發事件,政府新聞發言人第一時間從正面進行回應。通過網絡媒體發布、召開新聞發布會等方式,及時將事件最新進展進行共享,消除輿論質疑,第一時間給予公眾正面的輿論評價,勇于發聲,占領話語主導權,有效引導輿情走向。
4.結語:
網絡環境不同于現實中的社會環境,其具有虛擬性、隱蔽性、多樣性。良好的網絡環境,可以給網民提供一個了解社會、發表言論的安全場所。突發事件在和諧的網絡生態環境下難以形成網絡輿情事件,凈化網絡環境對于網絡輿情監管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武裝.大數據時代的網絡輿情分析[M].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18
[2]王國華.突發事件網絡輿情的動力要素及其治理[M].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7
[3]王靈芝.網絡輿情引導與政府治理創新[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