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暢
摘要:本文介紹利用心率這一運動生理學指標來監控籃球訓練,以期對控制運動強度,科學安排訓練和預防過度訓練起到積極作用。
關鍵詞:籃球;心率;監控
現代籃球運動向著高速度、高空優勢、高超技巧、全面激烈對抗的方向發展。“快”、“高”、“準”、“全”、“變”和“女籃男性化”,技戰術運用“技藝化”反映了今后籃球運動總的發展趨[1]
。籃球運動科學化訓練問題,是我國籃球運動進入世界強隊行列必走之路。那么,如何確保科學化訓練的科學性? 實際上,在籃球運動訓練實踐中,隨著訓練監控的介入,將大幅度提高了運動訓練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從而加快了運動訓練科學化進程。為了使訓練監控在促進籃球運動訓練科學化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從籃球訓練整個過程出發,構建籃球訓練監控體系并使其運用到實踐之中。
1.心率指標概述
1.1心率指標概述
心率即心臟每分鐘跳動的次數,是評價心血管系統功能狀況的重要生理學指標之一. 基礎心率即清晨起床前,清醒、空腹、靜臥時的心率[2].
1. 2 心率指標在體育訓練中的應用
心率是運動生理學中最常用又簡單易測的一項指標. 在運動訓練、健身鍛煉或者體療康復中,都需要制定合適的運動強度. 心率是用來表示運動強度的有價值的指標,直接用最大心率百分比,或者結合安靜時心率和心率儲備進行推算. 美國運動醫學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 建議制定運動處方在確定運動強度時采用最大心率百分比. 在一定范圍內,心率與機體的能量消耗、心血管系統負荷或應激的關系是已知的,并且具有可預測性和可重復性. 因此,心率可被用來比較和評價不同運動強度,衡量心血管系統的最大負荷,進一步評價心血管系統的風險. 心率也可以作為平均心血管系統應激來評價活動負荷的可承受度、能量的消耗和取得不同訓練效果的閾值,用來監測、評價和調整訓練強度,確保訓練的效果和預防運動損傷.心率指標對運動的刺激反應非常敏感,能快速的對身體所承受負荷做出反應,操作簡便,可以應用在實時測定中,及時對測試的結果進行實時比較做出評價. 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心率和運動強度存在著顯著正相關的關系,運動時的強度越大,心率就越高[3]. 在運動中應用心率變化監控運動強度,在運動性傷病恢復的過程中通過心率監測運動強度防止出現再次受傷,能夠促進恢復,還能使運動員的訓練效果更佳并且預防過度訓練.1982 年,便攜無線心率表研發出來以后,實驗表明,使用心電圖儀( ECG) 監測的心率數值和便攜無線心率表測得的心率數據具有良好的相關性. 因此,通過便攜無線心率系統對運動員的訓練過程進行跟蹤測試和分析評價,能夠快速及時的反饋訓練信息,可以為提高訓練效率和訓練質量提供一定的數據支持和理論依據. 現階段,心率作為一個無創傷、簡便可操作的運動生理學指標,己經廣泛應用于體育的各個項目領域,包括自行車、足球、長跑、滑雪、乒乓球和定向越野等項目. 對運動生理指標在運動訓練、運動員的選材、健身鍛煉以及進行醫務監督等方面的實踐應用研究是科學指導體育運動的理論儲備[4].
2 心率指標在籃球訓練中的應用
在籃球訓練中,了解運動員身體狀態,評定運動強度,反映訓練水平等對保證運動員科學訓練、防止過度疲勞、預防運動損傷具有重要的意義。心率是綜合反映體內各種生理變化的一扇“窗口”,也是評價運動負荷的大小、監測和調整訓練強度的客觀指標. 心率指標和其它指標相比,具有操作簡便、易攜帶、能夠及時反饋的優點,因此,它在籃球訓練中是常用指標之一. 經過對籃球訓練專項特點和心率監測功能的綜合分析,將心率監測工作分為對基礎心率的監控、對籃球技術訓練、籃球教學比賽的心率監測.
2. 1 對籃球運動員基礎心率的監控
基礎心率是一項易于測量、評價效果清晰的指標,適用于評價運動員訓練后的疲勞恢復情況. 正常情況下,基礎心率應該是穩定的,并且在一段時間訓練之后,隨著運動水平的提高會有平穩下降的趨勢,反映身體機能能力在提高,機體對訓練負荷的適應程度. 在大強度訓練后,基礎心率加快或減慢超出一定范圍,提示有過度疲勞或疾病的存在. 當運動量適當加大時,基礎心率略有加快,但變化的幅度一般不超過 6 次/分鐘,這反映機體逐漸適應的過程. 運動后心率恢復的速度和程度,能夠反映運動員對訓練負荷的適應或身體的機能狀況. 身體的機能狀況越好,運動后的心率恢復所需時間就越短; 當訓練中運動量和運動強度越大,心率恢復所需的時間就越長. 通過對運動員基礎心率的監測,可以了解運動員的疲勞情況和恢復能力,教練員根據基礎心率的變化及時調整訓練量,從而預防過度訓練,防止運動損傷.利用first beat運動監控系統對運動員進行每日疲勞恢復測試,當恢復值處于35%以上時表示為身體機能恢復處于正常狀態,當恢復值小35%則反映之前的運動強度過大,身體機能出現疲勞,應適當調整訓練內容,防止過度訓練。
2. 2 籃球技術訓練中的心率監控
心率監測的一個最重要作用是用來指導運動員高強度訓練并且防止運動員訓練強度過高而出現過度疲勞或者出現運動損傷. 在訓練期間,心率能夠被用來制定運動強度,訓練結束后可以用已測得的心率數據來評定運動強度. 如果在比賽或訓練中記錄了運動員的心率,就可以回顧分析運動強度. 在訓練或者比賽中,心率監測儀可以被用來幫助確定合適的強度策略.根據籃球運動員的訓練安排,對籃球運動員技術訓練課進行心率監測工作,并向教練員及運動員反饋測試報告,報告內容包括訓練心率變化圖、各訓練內容心率—運動強度變
化圖以及訓練心率分布表,反映運動員訓練中的心率變化、各項訓練內容的強度以及整堂訓練課中心率的分布情況.采用first beat運動監控系統對高水平籃球運動員在技術訓練中進行心率監測. 測試結果如下圖:
圖一? 技戰術訓練中個人心率區間
由上圖可以看出,在做不同的技術訓練時,心率水平是不一樣的,表明訓練中不同技術動作的運動強度是不一樣的,無對抗的戰術練習環節的心率水平較低,基本保持在個人最大心率的50%-60%之間。而在全場攻防轉換環節強度最大,心率水平達到或者接近個人最大心率的80%以上。 該運動員在短暫的訓練變化間歇有較快的心率恢復.
技戰術訓練課總時間? ? ? ? ? ? ? ? ? ? ? ? 150分鐘
最高心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180次/分
平均心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次/分
中高強度訓練時間? ? ? ? ? ? ? ? ? ? ? ? ? ? 31分鐘
中高強度訓練時間百分比? ? ? ? ? ? ? ? 20.6%
高強度訓練時間? ? ? ? ? ? ? ? ? ? ? ? ? ? ? ? 30分鐘
高強度訓練時間百分比? ? ? ? ? ? ? ? ? 20%
由籃球隊運動員在進行技戰術訓練時心率分布可以看出,最高心率 180 次/分,平均心率 121 次/分,中高強度的訓練時間為31 分鐘,占總訓練時間的20.6 ,高強度訓練時間與中高強度訓練時間接近,占總訓練時間的20% ,所以判斷該次訓練課是以中高等強度為主的訓練課.
2. 3 籃球教學比賽中的心率監控
目前,籃球教學比賽是大學生或者籃球運動員經常進行的一種學習和訓練形式,其負荷特征對為大學生和運動員制定籃球運動處方和訓練計劃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因此對籃球運動員在教學比賽中實施科學的負荷監測,了解網球教學比賽中的負荷特征具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根據籃球運動員的訓練安排,對籃球運動員的練習賽進行心率監測工作,并向教練員及運動員反饋測試報告,報告內容主要包括練習賽每節最大心率變化圖,反映運動員在練習賽中的心率變化情況.
圖二? ? ? 教學賽中隊員心率變化區間
由此可以看出,該運動員教學比賽中運動強度主要在179 - 193 次 / 分之間,屬于 80% - 90% 以上最大心率,明顯高于訓練時的運動強度,教學比賽心率強弱的節奏變化幅度較技戰術訓練過程更明顯.
其原因可能是: 第一,運動員在教學比賽中投入度更高,比賽形式主要為全場高強度攻防轉換,隊員長時間處于高強度連續運動狀態,包括沖刺急停跳投等; 第二,比賽雙方心理壓力因素( 一般來講,心理壓力越大,心理負荷越大,最終要影響生理負荷,使血壓、心率上升) . 從監測中發現技戰術練習中相對間歇次數較多,多以發現問題講解問題和強化細節為主,故在這一環節心率刺激相對較低。在實戰訓練環節負荷強度有所提升,但每一回合時間不長,故達到高強度負荷次數較少。
3 結論與建議
籃球運動是一項對抗激烈,對技戰術要求很高的運動項目,在籃球訓練中,利用心率監測、評價和調整訓練強度,確保訓練的效果和預防運動損傷具有重要意義.從事心率監控的相關科研保障人員應加強運動生理學、運動訓練學等相關學科知識的學習,結合籃球項目特點,從訓練和比賽過程的心率變化特征入手,深入探索和研究籃球的有效訓練方法,為進一步提高籃球水平提供理論支持.
參考文獻
[1]譚朕斌.籃球運動基本理論與實踐研究[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7,182.
[2]鄧樹勛,洪泰田,曹志發.運動生理學[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120 -136.
[3]蘇志雄,郝選明.心率監測在運動訓練中的作用及影響因素[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2,28( 02) : 89-91.
[4]邱丹,池瑜忠.基于運動實踐的運動生理學教學模式的改革與構建[J].陰山學刊 (自然科學版) ,2016,30( 04) : 13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