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鑫
摘要:2019年4月26日,住建部印發《關于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在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等46個重點城市先行先試基礎上,決定自2019年起在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本文以浙江金華, 山西景區,四川成都,山東泰安,湖南德陽為例,探索垃圾分類的創新舉措.
關鍵詞:垃圾分類;創新
浙江金華垃圾分類寓教于樂
在金華婺城區政府機關大院,一套“垃圾分類腦力大作戰”互動卡片成為垃圾分類知識學習“神器”。機關干部們每到午休時間圍著互動卡片闖關挑戰,垃圾分類“玩”得不亦樂乎。把卡片投放進紅、綠、藍、灰四色迷你垃圾桶后,只要通過對照手冊就可以知道是否正確,不僅分類知識覆蓋面廣,而且非常有效。這種寓教于樂、寓學于樂的形式,可以在短時間內學習到不同垃圾的分類方法,贏得了機關干部的認可。
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為生活垃圾量身定制了整套108張的“垃圾分類腦力大作戰”互動卡片,幾乎涵蓋了所有生活垃圾。區政府南北樓電梯出口共設有28處互動點,區政府食堂設置有2處,確保機關干部充分掌握垃圾分類知識。與此同時,垃圾分類桶在區政府機關大院因地制宜的配齊、配足,“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類桶,每層配置“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及廚余垃圾”分類桶在每個辦公室都有配備,并統一在二樓設置了“有害垃圾”分類桶,機關食堂設置“廚余垃圾及其他垃圾”分類桶;并在醒目處張貼分類標志牌、提醒牌,安排分類指導員,確保垃圾分類新時尚之風吹遍機關大院各角落。
山西垃圾分類景區在行動
山西皇城相府景區成立了環境整治檢查小組,隨機對景區隱蔽處、垃圾桶清理進行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在景區里到處可見“垃圾不落地,景區更美麗”的宣傳標語,景區LED屏幕上滾動播出文明旅游公約,指導游客將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分類投入垃圾箱中。此外,景區還專門配備了自己的清運垃圾車和清運人員,保證垃圾一日一倒,當天處理垃圾。綿山風景區為進一步推廣垃圾分類、無害化處理的工作,特別定制了垃圾分類宣傳手冊2000余份、圖畫1000張,并設立垃圾分類宣傳欄;定制宣傳條幅30條在景區內廣泛投放,充分利用景區廣播系統、LED大屏幕、景區觀光車內廣播、內部OA系統、微博、微信公眾號等自媒體廣泛宣傳,讓垃圾分類的理念深入人心,還充分利用景區窗口工作人員、導游、講解員、環衛保潔工等對旅客投放垃圾進行指導教育,宣傳“垃圾不落地”的知識和意義,打造濃厚的垃圾分類工作氛圍。
成都垃圾分類遇上“互聯網+”
在成都的眾多居民小區有各式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也有很多居民參與到這種垃圾分類模式中來?!盎ヂ摼W+垃圾分類”已經是垃圾分類的一個熱點,為成都居民帶來便捷、高效、環保的垃圾分類新體驗。使用“實名注冊、二維碼掃描、積分兌換”等技術手段,很多街道、社區主動探索垃圾分類,以物品或者現金鼓勵居民參與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遍布眾多小區。而青白江區城區垃圾分類回收步入“O2O”模式,居民能在微信公眾號“廢寶網”上點擊“預約收廢”,預約時間,上門回收。
這樣的便利方式,引起了居民的興趣。掃描二維碼就可以分類,很便捷,而且可以兌換日用品。而此模式實施半年以來,童子庭苑小區的居民們兌換了2萬多元。要使用此類智能回收箱投放、兌換或者提現,通常需要下載相應的APP、小程序等,在這里面就會有一些垃圾分類的科普知識,小游戲或小測試,此類方法更靈活,便于市民了解,可以起到非常好的宣傳教育作用,鼓勵更多市民自覺參與到垃圾分類行動中來。垃圾分類的習慣難以一夜養成,在垃圾分類意識尚未全面深入普及的現階段,“互聯網+垃圾分類”值得鼓勵。
泰安垃圾分類免費發放定制分類垃圾桶
在泰山區岱廟街道五馬社區章家花園小區,社區免費發放的分類垃圾桶,成了每個居民家中的標配。垃圾怎么分,桶上都印有說明,市民在家里實行垃圾分類后,再投入四色垃圾桶中,大大減少了環衛工人二次分揀的工作量。目前,泰安已有580多戶居民領到這份垃圾分類“禮包”。
居民領到的分類垃圾桶只有藍綠兩個顏色,藍色的桶上寫著“餐廚垃圾”,綠色的桶上寫著“其他垃圾”。垃圾桶十分小巧,采用了腳踩可自動開蓋的設計,使用起來很方便。居民家中的分類垃圾桶是社區專門定做、免費發放給居民的。居民家中以餐廚垃圾和其他垃圾居多,有害垃圾平時產生的較少,也就是電池、藥瓶之類的小物件,直接放到社區的四色垃圾桶就行了??苫厥绽忻衿饺绽镆话銜羝饋?。通過這一舉措,能讓居民盡快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把垃圾從源頭分開。
章家花園小區一共有15棟樓,580多戶居民。根據小區規模,目前四分類的垃圾投放點一共設置了兩處,垃圾每天清晨集中清運一次。經過居民在家中的初檢分類,大大縮短了二次分揀的時間。目前,岱廟街道五馬社區的章家花園小區正在陸續發放家庭分類垃圾桶。此外,社區也為沿街商戶定做了分類垃圾桶,其容量是居民用分類垃圾桶的2倍。下一步,五馬社區將繼續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完善各項相關工作,或推出積分兌換禮品等舉措鼓勵居民進行垃圾分類。
德陽安裝垃圾分類亭
德陽市結合自身條件和2020年底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的目標,重點抓好基礎設施建設。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建設示范片區將安裝500組垃圾分類亭,正在穩步推進逐一安裝。
垃圾分類亭采取統一樣式:為橙紅色漆面鋼框架亭結構,設有擋雨棚,配備垃圾分類投放指示欄、宣傳海報欄、信息欄,進行地面硬化。各垃圾分類亭均配備有害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餐廚垃圾四分類垃圾桶,分別用紅色、藍色、灰色、綠色四個垃圾桶收納,并在對應垃圾桶身印制統一標識,垃圾桶對應上方指示欄里標明分類投放類別。
同時,新一批垃圾分類智能回收箱先期在南塔社區10個點位陸續上線,將在10月底正式投入使用。新一批智能回收箱主要針對可回收物及有害垃圾兩類垃圾進行先端分類投放。將可回收物分為紙類、塑料、金屬、玻璃、紡織物五大類進行收集,市民可以通過免費辦卡、手機掃描二維碼兩種方式進行登錄投放。每份垃圾將可收到專屬二維碼,市民將智能箱打印的二維碼貼在所扔物品上,投入智能箱中,完成投放登記并獲取相應積分,所得積分可兌換豐富的生活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