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未
及時性原則是刑事訴訟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原則。及時性原則在刑事訴訟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對于訴訟期限的控制、訴訟程序的簡化以及訴訟節奏的加快等。及時性原則為世界上多數國家的刑事法律所認可,因為該原則能夠很好的結合公正與效率,能夠做到及時的懲罰犯罪和保障人權。在我們國家的刑事訴訟程序中,貫徹及時性原則能夠有效的規范訴訟程序拖延情況,能夠讓當事人得到及時的審判。但是當前我們國家刑事訴訟程序對于及時性原則的遵守和貫徹存在著一些不足,例如羈押期限較長、審判節奏拖延等,需要我們在今后的立法中進一步的完善。
一、刑事訴訟及時性原則概述
(一)及時性原則的內涵
刑事訴訟及時原則指的是,在刑事訴訟中,需要訴訟主體和訴訟參與者一同遵循的,要求訴訟工作在一定期間范圍內得到有效落實的法律原則。刑事訴訟的及時性原則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要求:第一,刑事訴訟整個過程要及時的進行,不能無故的拖延程序;第二,訴訟的過程也不能過快,容易導致草率和急促,這會影響程序的公正性。若是訴訟程序較為急促的話,司法工作者就沒有充分的時間進行案件的調查,以及聽取相關的意見,這樣作出的判決公正性有待考量。
(二)刑事訴訟貫徹及時性原則的重要意義
1.有利于保障刑罰目的的實現
眾所周知,在刑事訴訟中,司法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便是偵查與審判。司法機關貫徹及時性原則,能夠確保對案件進行及時的偵查,能夠及時的發現有助于證明案件事實的材料,對于那些具有時效性的證據能夠及時的獲得和保存。及時性原則的能夠確保偵查機關及時的進行調取證據的活動,確保刑罰目的的實現。
2.有利于刑訴案件審結效率的提高
在刑事訴訟程序中,處于被追訴方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當案件沒有審結的時候,其人身自由一般會受到限制或者剝奪。因此,若是刑事案件不能及時審結的話,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很容易因為長期的羈押受到侵犯。因此,刑事訴訟工作的有效落實能夠最大限度的確保犯罪分子被予以審判,并得到法律的嚴懲,加強對于其人身權利的保障。訴訟及時性原則的存在,主要是時間層面入手針對刑事訴訟程序予以嚴格要求,不得以任何借口來拖延。
3.有利于節約司法資源
每一次刑事訴訟活動的進行,都需要國家對司法資源的投入。刑事訴訟活動的順利進行離不開國家的財政支持,更離不開司法工作人員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司法資源是有限的,這就要求對于刑事案件的審理要遵循及時性原則,及時的審結案件,充分的考量投入和產出的關系。訴訟及時性原則,要求刑事訴訟在面對復雜案件的時候,既注重訴訟投入,又要對能夠簡化的部分及時的進行簡化處理,根據案件的實際情況做好區別對待。此舉對于司法資源的節約是十分有效的,而且對于訴訟的經濟效益具有提高作用。
二、刑事訴訟中及時性原則的現狀及存在的不足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及時性原則的立法體現
當前所推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下稱:《刑事訴訟法》)中對于及時性原則沒有給出明確的條款規定,但是訴訟及時性原則在《刑事訴訟法》中的相關條款中是有所體現的。比如現行的《刑事訴訟法》中第二條中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核心任務包括,充分確保能夠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合理運用相關法律……。”此處就表表達了刑事訴訟程序的及時性要求。此外,《刑事訴訟法》中有關訴訟期間的規定,訴訟行為的規定等,都體現了及時性原則的要求。
(二)刑事訴訟程序貫徹及時性原則存在的不足
1.檢察院獨立決定導致羈押期限較長
依據《刑事訴訟法》中有關偵查羈押期限的條文能夠看出,被告人在偵查過程中的羈押期限一般不能超過兩個月,考慮到案件的負責性又給出了例外規定,對于因案情較為復雜繁瑣而致使羈押期限屆滿無法及時終結的情況,在順利獲得上級檢察院批準之后可以適當的予以延長。這一例外規定,卻增加了檢察院延長羈押期限的權力,很明顯此種規定是有違及時性原則的。事實上,在刑事訴訟機構當中,檢察院需要最大限度的發揮其控訴職能,辯護人和犯罪嫌疑人作為辯護方和檢察院是對立的。在司法實踐中,的確會存在一些大案要案,需要較長的期限才能對其進行充分的調查,但是羈押期限的延長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的人身權利,不應該將延長的權利單純的交給檢察院來決定,而是應該由處于中立地位的法院來進行審查。所以,在今后的立法完善中,需要對羈押延長進行司法審查。
2.未貫徹集中審理原則致審判節奏拖延
對于法院的審判期間立法進行較為準確的規定,立法的明確規定能夠有效的督促法院盡快的審結案件,提高審判的效率。雖然立法的這一規定有違法律的合理性,但是,在當前我們國家司法體制以及法官素質現狀下,重點針對法院的審判活動進行規定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現實性的。在司法實踐中,即便是審理的時候已經超出了規定的期限,但是也必然需要及時將整個案件審理完,此種做法導致審理期限虛設。因此,對于確保案件及時的審結,僅僅依靠審理期限的規定是不夠的。這主要是因為當前我們國家的刑事訴訟法律中對于集中審理原則缺乏規定,導致法院在審理時候有拖延訴訟進程的情況。
3.簡易審判程序適用受限
我國的《刑事訴訟法》中對于許多程序上的規定體現了“簡易”的要求,例如牽連管轄制度以及追加起訴制度等。為了減少程序的繁瑣,促進簡單小額案件的解決,我國《刑事訴訟法》中專門針對建議程序作出了較為明晰的規定。從一定層面上來說,建議程序的規定有助于審判程序的進一步簡化,能夠充分的保障訴訟效率。但是,從司法實踐來看,簡易程序的實施沒有得到立法的初衷。由于簡易審判程序在類型上較為的單一,導致其處理各類案件的能力受到很大的削弱,而且立法規定的并不詳細,沒有具體的操作上的指導,導致建議程序的適用受到較多的限制。
由此可見,當前我們國家刑事訴訟對及時性原則的貫徹并不完美,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國家重實體、輕程序的思想的影響,導致在《刑事訴訟法》中沒有明確的規定及時性原則。另一方面,體制上的因素是司法活動沒有完全的獨立,當然,目前我們國家司法人員在素質上的參差不齊也是影響刑事訴訟及時性原則貫徹的原因之一。
三、完善刑事訴訟程序對及時性原則的貫徹建議
(一)明確刑事訴訟及時性原則的法律規定
第一,在《刑事訴訟法》中以條文的形式進一步規定訴訟及時性原則,并對于訴訟及時性原則的具體內容和相關要求予以規定,這樣對于及時性原則在刑事訴訟程序中的貫徹是極為有利的,能夠確保立法在整體上的一致性。其次,明確界定及時性原則的限度,
并向司法工作人員提供對訴訟活動的明確的指導,讓他們參加訴訟活動時,尤其是當有價值觀發生沖突時,司法工作人員能顧在利益權衡的時候多一項衡量的標準,確保刑事訴訟中價值取向的均衡化,進而最大限度的提升訴訟程序的實際效率,并且也有助于公安司法部門樹立優質形象。
(二)壓縮刑事訴訟期間
刑事訴訟及時性原則的觀測,需要對現行的《刑事訴訟法》中關于訴訟期間的規定進一步的完善,尤其要對相關的刑事訴訟期間進行規范和縮減。首先,要以我國刑事司法工作的各項環節為重要著力點,并適當的縮短每一個環節的適用期限。其次,在司法工作過程中,還應當努力縮短對于被訴人實施強制措施的時間。盡管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或許會對于某些法益造成一定程度的損害,然而其正當的權益與利益應當被予以合理保護。事實上,在刑事訴訟工作中,司法機關必須要合理使用強制措施,切實維護各方的正當權益。
(三)完善刑事訴訟的簡易程序
首先,應當具體從立法的層面入手,逐步提升簡易程序在刑事訴訟工作中的適用率以及其效率。就目前而言,盡管我國刑事訴訟法已經重點針對簡易程序進行了較為明晰的規定,然而其實際的適用率卻并不高。其次,在訴訟過程中,被告人應當具備形式簡易程序的選擇權。這里所提到的選擇權主要指的是,若被告感覺整個案件能夠適用于簡易程序,那么其就能夠要求法庭采用簡易程序。賦予被告自主選擇權,充分確保其具備選擇簡易程序的權力,這則是對于控辯平等原則的一種肯定,不僅能夠充分體現被告在刑事訴訟活動中的重要地位,與此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刑事訴訟的科學化進程。
參考文獻:
[1]郭晶. 訴訟不及時的三種模式與雙層認定標準——檢討刑事司法運轉速度妥當性的解釋性工具[J]. 東方法學, 2015, 1: 138-151.
[2]郭晶. 英美法系迅速審判權與歐陸法系訴訟及時原則之間的制度對話——比較法視野下的刑事訴訟 “合理期間”[J].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 2018 (2018 年 04): 97-107.
[3]方彬彬. 試論刑事訴訟中的公正與效率——從及時性原則角度入手[J]. 法制博覽, 2017 (7): 33.
[4]邱峰, 黃銀斌. 在公正與效率之間: 刑事被追訴人妥速審判權的實踐探索[J]. 東南法學, 2017 (1): 19.
[5]謝佑平、萬毅.法理視野中的刑事訴訟效率和期間:及時性原則研究.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51.
[6]肖榮榮.論刑事訴訟的及時性原則.河北大學2010年碩士學位論文.23.
[7]齊志杰.刑事訴訟法中及時性原則芻議.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年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