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巍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工作的大力推進,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明確本學科的基本教學任務,通過引進多元的教學模式來優化課堂結構,同時關注學生的主體體驗,在授課過程中滲透各種趣味元素,以便不斷激活教學氣氛,輔助學生收獲豐富的知識信息,繼而順利提高教學質量。本文從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的角度出發,詳細分析了開展識字教學活動的具體策略,期望能夠喚醒學生興趣,提升教學成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有效策略
在小學低年級語文教育中,識字教學是一項十分基礎且重要的模塊,對學生之后開展各種學習活動起著奠基性的作用。為了進一步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低段教師需要結合新課改理念以及本班學生的特點來制定更為有效的授課方案,保證趣味性,以便不斷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語文教學工作充滿活力。同時要重視方法創新,通過有效引導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識字能力,有利于推動語文教學工作的高效開展。
一、趣味教學,增強識字教學的成效
(一)將漢字融入繪本中,輔助學生認字
小學語文老師在指導學生認字時,可以將其與生動的故事繪本結合起來,由此把漢字放在合適的語言環境中輔助學生學習,有利于在提高其識字興趣的同時不斷增強教學成效。如,語文老師可以提前下載好教學所需的繪本素材,然后結合需要講解和分析的漢字對其故事情節進行優化改良,以便突出識字教學的重點,使學生在閱讀繪本故事、分析繪本內容的過程中對相關漢字產生深刻的印象,了解其讀音、結構以及基本含義,進而實現寓教于樂的目的,從根本上提高教學的效率。
(二)組織各種識字游戲,指導學生學習
低段語文老師在課堂中還可以通過組織形式多樣的識字游戲來幫助學生認字,以便不斷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促使其在富有趣味的游戲活動中對所學漢字產生深刻印象,繼而順利提高他們的識字質量。例如,語文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到課下搜集字謎,然后在課堂中開展一個“猜字謎”的游戲,鼓勵他們互相考查,在活躍的交流氛圍中對課內外的漢字產生深刻印象;教師也可以根據所教漢字舉行書法比賽,以此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促使他們在競爭心理的驅使下努力寫好字、寫對字,并由此推動識字教學效果的不斷提升。
(三)在識字教學中滲透賞識教育策略
在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滲透賞識教育策略來引導學生,通過對他們進行肯定和鼓勵來強化其自信心和積極情感,從而輔助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切實提高其識字能力。比如,當學生們能夠工整地寫出所學漢字時,教師就要及時提出表揚,并將其書寫成果展示給其他同學看,要求他們以該名學生為榜樣,不斷規范自身的寫字方法。在此期間,教師的賞識可以增強被夸獎學生的學習自信,使其收獲更多成就感,同時還可以以此為引導觸發其他學生的學習動機,促使他們主動去規范自身的寫字方法,進而通過有效的賞識不斷增強識字教學的效果。
二、創新方法,提高識字教學有效性
(一)總結漢字規律,輔助學生學習
在為學生講解課本中的漢字時,低年級語文老師可以通過講解構字規律來幫助學生記憶,以此促使他們在日常學習中積累更多漢字,從而進一步提高他們的識字學習效果。如,教師在講解課本上“左右結構”的漢字時,可以為學生補充與該漢字偏旁相同的其他漢字,由此通過講解形近字引導他們觀察漢字的構成細節,掌握基本的規律,并要求其辨字組詞,在反復訓練和強化中增強學生的識字效果。
(二)關注學生差異,采取分層教學
由于小學生的學習水平各不相同,所以語文老師在組織識字教學活動時也要關注他們的個體差異性,采用分層指導的方式提高整體的教學成效。例如,教師可以讓識字能力、漢字書寫能力較差的學生多練習基本的筆畫、筆順,了解各個漢字的構成以及書寫方法;或是讓認字、寫字能力較強的學生多在課下搜集和積累各種漢字,同時堅持臨摹字帖來規范個人的書寫,以便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三)引進思維導圖進行識字教學
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還可以引進思維導圖模式開展識字教學活動。比如,教師可以根據課本中的漢字,以畫圖的方式將其讀音、含義、書寫筆順、結構名稱、可以組的詞分別展示出來,然后指導學生按照順序進行研究和分析,并嘗試選擇幾個詞語造句,以便在直觀的圖形上使其掌握漢字的重點內容。針對特殊的漢字,教師還可以在思維導圖上展示其另外的讀音和含義,以便通過拓展增加學生的漢字儲備,繼而凸顯識字教學的成效。
三、結束語
漢字作為傳統優秀文化的精華,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內涵,對于學生的良性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要想在低年級階段不斷增強識字教學的效果,小學語文老師必須關注學生的興趣愛好,采用受其歡迎的形式和內容指導他們學習,同時將各種先進的教學模式穿插于各個教學環節,以便從根本上喚醒學生的學習熱情,促使他們更加高效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進而輔助提升識字教學成效。
參考文獻:
[1]徐萍.興趣先行,方法跟上——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淺談[J].新課程(小學),2017(06).
[2]殷麗華.小學低年級語文識字教學方法初探[J].讀寫算:教師版,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