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鵬
摘要:本文介紹了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產生的背景和構成的因素。分析了它在促進語言學習方面的明顯優勢。指出它能夠為教學提供一套整體解決方案,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關鍵詞:立體化;英語教學;多媒體;解決方案
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產生的背景
大學英語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是我國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直接動力。現行大學英語課程設置難以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課程設置強調課堂教學,忽視課外自主學習;重視閱讀和寫作教學,輕視口語和聽力教學,從而導致學生語言技能發展的不平衡。為了滿足《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解決當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學面臨的嚴重問題,必須加強新型大學英語教材建設。新型的教材必須符合大學英語任務型交際教學大綱的要求,以“人的發展”為依據,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采用基于計算機和課堂的英語教學模式,創建立體化教材。使英語教學朝著個性化學習、不受時間和地點限制的學習、主動式學習的方向發展。大學英語教學在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完善教學手段,轉變教學模式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構建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是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一種趨勢
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的構成因素
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是以現代教育理論尤其是認知心理學派的建構主義理論,人本主義心理學派學習觀,現代新型學習方式為指導,以傳統紙質教材為基礎,多媒介、多層次、多形態、多用途的一整套教學解決方案。建構主義理論把我們的對教育的認識從“知識是一種產物”轉向了“學習是一種過程”(Jones & Brader-Araje,2002),因而,對學生學習的評估應分為形成性評估和終結性評估。該理論強調:“學習者要在完整的、真實的環境中,積極進行有意義的體驗活動。”(Piaget,1967) 通過計算機及網絡技術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環境,服務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開發立體化教材的重要目標。通常立體化教材包括紙質教材、網絡教程、電子課件、音像制品、教學資源庫、課程服務支撐平臺等組成要素。能從多角度、多方位、多層次配合教學過程,使教與學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得到了極大的延展。
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的優勢
立體化教材因采用了多媒體技術、網絡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相對于傳統單一紙質教材優勢明顯:一、交互性。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可通過網絡進行交流,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互動,并有利于建立協作型的學習模式。二、集成性。“多媒體技術可集合聲音、圖像和文字,創造出一個生動的、能夠實現‘人機交互’的語言環境,這既能提高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又可以幫助學生在比較真實的語言環境中習得準確、完整的語義,克服傳統教學難以提供真實語境的不足”。(莫錦國,2002)三、開放性。網絡課程信息存儲量大,內容可隨時更新,對于海量閱讀和吸收當代最新的語言有很大的幫助。四、超時空性。網絡使學習得以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從而有利于個性化的學習。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有望解決當前大學英語教學中師資不足,大班上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應用能力差等問題。
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旨在為教學提供一套整體解決方案
莊智象教授認為“立體化教材應該包括形式、內容和服務三方面,內容是主體,形式是手段,服務是保證”。(莊智象等,2003:11)一、內容上的立體化,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不是形式上簡單的一加一,而是內容上的相互交叉,相互補充,它們各有側重,相輔相成。在教學方案的統一計劃和安排下,組成立體化教材的各個元素通過不同的編寫方式,從不同的角度將教學內容呈現給師生。二、提供立體化服務,立體化教材應有配套的立體化服務。從時間上講,教材服務應從售前延續到售后。從教材應用服務上講,可提供教材售前咨詢、教材應用經驗分享、教材資源共建共享、作者與讀者交流的平臺等等;從服務對象上講,服務對象應由作者和發行商擴大到教師、學生以及其他一切能為教材提供有價值資料的用戶。三、體現新的教學理念,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在設計上應有利于促進教學觀念的轉變,即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而教師則從傳統教學中知識的傳播者轉變成為課堂的管理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建設應防止把各種新技術當作教學改革的噱頭,而學生卻無法在此基礎上進行自主的、探索式的學習,因此對于英語教學模式的轉變沒有任何幫助。從某種程度上說,要實現教材形式的立體化并不難,難的是如何將現代信息技術與ITILA教學模式相結合;“任何教材都基于若干對學習過程的假設而構建”, (Hedge, 2000) 要切實解決英語教學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應是今后立體化教材建設不斷努力的方向。
綜上所述,大學英語立體化教材是隨著信息技術的演進,應用而生的。它是教材形式的立體化、更是內容和服務的立體化。大學英語教材立體化建設并不是將已出版的紙介質教材和音像教材數字化或網絡化, 而是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把各種相互作用、相互聯系的媒體和資源有機整合,形成“立體化教材”, 為教師提供全面的授課資源和強大的教學管理系統,為高校教學提供一套整體解決方案,從而增強大學英語教學效率,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Jones M.G. & Brader-Araje L. The Impact of Constructivism on Education: Language, Discourse, and Meaning [J]. American Communication Journal, 2002, (5).
[2] Piaget J. Biology and Knowledge [M]. Paris: Gallimard, 1967.
[3] 莫錦國, 多媒體技術與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的結晶——介紹《大學英語· 精讀》多媒體助教型教學光盤[J], 外語電化教學,2002,(1)
[4] 莊智象,等. 試論大學英語教材立體化建設的理論與實踐[J]. 外語界,2003,(6).
[5] Hedge T.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